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 王 静
本题呈现方式简约,主要由圆和两条相等的弦(两条弦相交于点P)组成。虽然图形简洁,但考查的内容很丰富,如可用到的知识点:“等角对等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相似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式的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性质”等。考查的能力也很多,如逻辑推理能力、识图能力、构图能力、转化能力、直观想象能力、迁移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
由于图形本身简约,在解题时需要联想到一些基本图形,如可构造三角形、猫耳朵模型、飞镖模型、“8”字形、“A”字形、圆的内接四边形等,要用到这些基本图形,首先要思考,如何构造这些基本图形,再用构造出来的基本图形解答题目,这正体现了数学的直观想象素养。每一种构图方法,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这也体现了逻辑推理素养。本题图形之所以简洁,是因为其本身是不完整的基本图形,是由基本图形抽出部分元素形成,所以在解答的过程中,需要填补上相应的元素,命题者此种出题方式正是逆用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添加元素构造基本图形解决问题,更是体现了数学建模素养。由于版面关系,本文只呈现了部分结题思路。
解法1:构造三角形
如图2,联结BD,因为AB =CD,所以=AB=CD,
图2
所 以AB+BD =CD+CB, 即AD=CB,
所以∠C =∠A,所以PA =PC。
解法:2:构造半径和三角形
如 图3, 联 结AC、OA、OB、OC、OD,因为在⊙O 中,所以OA =OB=OC=OD,所以∠OAC=∠OCA。
图3
因 为∠OAB+ ∠OBA+ ∠AOB=180°,所以∠OCD+∠ODC+∠COD=180°。
所以2 ∠OAB+∠AOB=180°,2 ∠ OCD+ ∠ COD=1 8 0 °,所 以 ∠OAB= ∠OCD, 所 以∠OAC+∠OAB=∠OCA +∠OCD,所 以∠PAC= ∠PCA, 所 以PA =
PC。
解法3:构造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
如图4,联结AC、BC、AD,因为BD =BD,所以∠PAD = PCB。
图4
因为AB =CD,所以AB =CD,所以∠BCA =∠DAC。
因为∠PAD =∠PCB,∠BCA=∠DAC, 所 以∠PAD+∠DAC =∠PCB+ ∠BCA, 所 以 ∠PAC =∠PCA,所以PA=PC。
解法4:构造猫耳朵模型
如 图4,联结AC、BC、AD,因为AC =AC,所以∠ABC =∠CDA。因为AB =CD,所以AB =CD,所以∠BCA =∠DAC,因为在△ABC 与△CDA 中,
∠ABC =∠CDA,
∠BCA =∠DAC,
AC=CA
所 以△ABC ≌△CDA(AAS),所以∠BAC =∠DCA,所以PA=PC。
解法5:构造横向“A”字形和“8”字形
图5
本文的多种不同的解法,涉及到构造“猫耳朵”模型、“飞镖”模型、“8”字形、“A”字形、三角形、圆内接四边形等,这些构造法都很常见。在平时的教学中,课本的例题或是定理的探究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构图”才能解决,如在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时,需要另外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而有很多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逆定理时,直接告诉结论,导致很多学生对这种构造法毫不知晓。从本文所探究的中考题,可看出试题重在考查识图、构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一以贯之地落实知识的探究过程,积累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才能让这些方法成为解决新题的构图经验。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那么这种思维过程,也将成为一种构图经验,成为学生解题时的一种灵感顿悟。
基本图形在学业考试考查中主要围绕基本图形的叠加、隐藏的综合应用,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平时要做好基本图形的积累,加强分离、补形、构造的相关训练,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构造”即“构图”,指构造出基本图形,构图过程其实包括四个环节:储图、想图、构图、用图。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缺少任一环节都不能顺利地解决相关习题,但想图、构图的过程是整个构图过程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对于一些必须构图才能解答的习题,没有给学生想图、构图的时间,直接给出构图方法。以致学生碰到类似题型时,仍然不会构图。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这样经过思考后,即使没有构出图形,等到教师讲解时,也能加深对此题的印象,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便能调用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为何这样构图。如何想到的,这其实就是要引导学生知道构图的依据是原有的基本图形。每一种构图方法,其实都源于一种基本图形。因此解题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构图过程,并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构图的依据是什么,才能达到“解一题,同一类,会一片”的效果。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一题多“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由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构图方法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因此,教师应注重对一道习题采取多种构图方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内存,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更能促进了学生知识系统结构化。需要构图才能解决的习题,说明原图被抽出了部分元素,这正逆向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有些构图法在解决某些习题时可能比较烦琐,但是对别的题目,可能是简单的方法。因此,平时教学中注意“一题多构”能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系统,提升学生在新问题情境下准确把握核心知识、形成解题决策的能力。因此,构造多种基本图形解决问题,建立几何模型,实际上更是一种数学建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