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霜 刘卫军 星海音乐学院
体育场馆是发展体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不仅要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需要,同时,它因具有公共资源的性质,所以还应面向社会,承接社会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的需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69.46万个体育场地,且其中38.98%属于教育系统管理[1]。这些体育场馆肩负着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使命。2017 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出需要加快推动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步伐。许多学校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始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社会群众的涌入迫使传统的体育场馆管理发生改变。但与此同时,许多体育场馆,特别是大型体育场馆,还存在运营不佳、利用率不高、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场馆不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高于我国场馆的整体水平,如何使这些体育场既满足学校需求,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场馆发展的枷锁,必须与时俱进,构建长远发展机制,才能让体育馆永葆活力。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方式分为无偿使用和有偿使用。无偿使用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包括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以及师生课后的体育活动和校园活动;有偿使用是指在体育场馆资源闲置的情况下,对进入体育场馆的个人或团体提供场地进行体育活动或社会活动,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有偿共享一般是针对校外的社会群众或团体,如校外单位借助学校体育场馆进行体育比赛或者团建活动等。不管是何种使用类型都需要系统地对体育场馆进行管理,以免出现场馆使用者时间上的冲突和闲置时的资源浪费。另外,高校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导致压缩高校师生的自身锻炼时间和产生的校园安全稳定风险也是无法忽略的问题[2]。
高校的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式大多处于“人工”操作层面,存在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及时、服务随意性大、收费管理不规范和管理缺失等问题[3]。传统的现场预约耗费时间和精力,过于盲目,去了现场还不一定有场地预约。这种值班人员现场管理、人工验证等方式,没有打卡装置,对于锻炼人数、场馆即时闲置数量都没有具体的监控和相关信息的发布[4],使得许多学生去到体育场馆后才发现锻炼人数太多或者场地在组织其他活动而无法使用,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会丧失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电话预约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已预约的场地可能因客户的临时取消而造成资源浪费。再者,因为是公共资源,不免出现使用者有意无意地对场馆器械造成损坏,没有数据监管就无法挽回损失等等。多种管理上问题的出现,说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亟需新的管理模式。
当前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已深深嵌入各行各业。“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互联网+”场馆管理也成为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借助智能化的科学技术来推动体育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5]。体育场馆网络服务管理平台的构建对于管理者来说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可以轻松地监管场馆和客户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向客户提供完善的周边服务;对于客户来说也可以根据场馆的预约使用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锻炼时间和锻炼方式。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改造和维修费用一般来源专项款,陈旧的场地和设备会影响使用者运动的体验,但巨大的维护改造资金又是场馆正常运转的重要阻碍。“互联网+”下的体育场馆网络服务管理平台面向更多的使用者,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如个体的租金、大型活动租金、广告和兴趣班租金等等,也可以制定长远发展机制,让体育场馆具备营销功能,以实体力量为基础,以虚拟力量为拓展,形成线上线下的双重体验[6],形成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浙江大学提出了“智慧校园”,2018年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智慧校园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各种应用服务体系为载体,促进高校人与人以及人与资源之间的高效互动和交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和管理水平[7]。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如校园在线课堂、教室人脸识别签到、就餐支付、车辆入校识别等。智慧校园理念的兴起为体育场馆网络服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资源,学校拥有优越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能为体育场馆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另外,体育场馆网络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也不孤立存在,它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为校园智慧化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衍生出全新的体育发展模式。不少企业和商家也将体育作为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还收获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如近几年比较流行的KEEP运动软件圈粉无数,已经是众多运动爱好者的私人健身教练;另一方面,KEEP也有自己的线下门店、直播课程、运动商城等,并与天猫、京东等合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体育场馆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馆的发展只有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才能保证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强国梦。
1. PC用户端
本系统平台采用Browser/Server(B/S)模式,采用三层分布结构,即: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该平台的核心是Wed服务器,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浏览器的指令,并将指令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执行相应的操作,然后将处理结果通过Web服务器送回发出指令的浏览器(如图1)。B/S 模式结构简单,依托于后台性能卓越的Wed服务器主机,可有效解决应用服务浏览器多个节点同时发出的指令。PC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浏览器便可操作,不需要安装应用程序,也大大减轻了客户端的运行成本。
图1
2.移动用户端
实用程序APP已经贯穿于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便利。鉴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本系统平台也会开发与PC端相应的APP,用户下载APP后,可以通过注册用户名登录系统或者二维码识别进入系统进行指令操作。
3.管理端
为了及时有效地对系统数据进行监察管理,在设计系统平台时应设置相应管理端。场馆管理者可通过管理端进入系统,管理其会员的身份信息、场馆使用信息及其他操作信息,以确保场馆的正常运行。管理者在系统里也可以发布关于场馆使用的实时数据、赛事推文、运动常识、健身视频等信息,让使用者更加了解场馆信息及自己的需求。
1.基本框架
如图1所示。
2.功能拓展
会员注册:对进入系统的用户中都实行实名制,校外用户通过身份证登记注册,校内师生可以通过工作证、学生证登记注册,以确保出入人员有据可依,有源可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锻炼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场馆器材的财产安全。注册会员也可绑定手机号、微信、QQ账号快捷登录,也可以同步运动手环,以满足喜好发朋友圈的健身人群。
场馆预约:高校体育场馆属于公共资源,师生可以使用,社会群众也可以共享,预约功能是解决两者使用时间冲突的最好方式。场馆预约功能包括对场地的介绍和要求、安全事宜提醒信息,以及详细的预约信息,如学校校区、场地类型(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编号、运动人数、预定时间、联系电话等,确定之后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或者会员扣费的方式锁定预定场地,系统会根据预定情况向用户发送确认信息以作凭证。场馆也可根据实际条件提供体育器材和更衣室、沐浴室的使用,以人为本,让使用者有优越的运功体验。
健身指南:包括一些运动常识、健身课程、运动视频、经验分享等。在校学生可以通过系统选择一些课程进行学习,一学期或是一学年之后根据锻炼情况申请体育成绩或是毕业学分,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赛事运营:教育部规定高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校级综合性运动会,许多高校场馆也承接了校外的许多赛事,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许多项目就是在广州大学城各大高校场馆中进行。在体育场馆网络服务管理平台中,包含了赛事的策划与组织、赛事报名、比赛进程、数据分析和比赛排名等,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关注比赛的情况。
场馆商城:许多高校都设置了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如广州体育学院的体育文化产业城。体育场馆除了提供基本的运动补充液和食品之外,也可以和运动装备产业合作,向用户提供运动服、运动鞋、运动器材等。系统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运动偏好和消费行为,推送相应的营销服务,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贴切指南。
财务管理:平台中的财务管理系统负责场馆所有的财务数据,包括用户的金额充值、交易数据,也包括外界商企合作数据等,并与学校总财务处系统关联,避免出现财产损失。用户可以通过财务系统查询、管理自己的充值金额、费用交易情况。
合作拓展:高校体育场馆应具备承接举办与之相应的非体育相关活动的能力,如足球场可以举办毕业生的招聘会,室内篮球馆可以承接演唱会等,体育场馆网络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寻求与外界商企的合作,专注于赛事广告、赛事保险、付费下载,并提供便利的服务获取渠道[8]。给师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学校财政增添一份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趋势必将是网络科技的智能化、信息化,体育场馆智能化改造有着优越的政策做支撑,也面临着多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构建网络服务管理平台是满足现代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要,是优化体育场馆资源,也是体育场馆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