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雅娟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点,新课标同时强调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体现融合教学。根据新课标相关思想与理念,结合苏州评弹表演专业特色,明确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目标,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素养,组建有专业教师参与的信息技术课程教研共同体,助力新课标在艺术类专业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4C-0037-04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此有了新的依据和参考。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强调课程育人,坚持开放融合,体现新技术、新理念,兼顾中职学生发展与就业。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研究成果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学科核心素养反映的是该门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培养理念。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需要落实、细化到各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从而逐步形成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必备能力和思维理念,是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
苏州评弹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艺术类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单一专业(评弹表演)办学,具有唯一性。苏州评弹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苏州地方特色、传承吴地文化的传统曲艺艺术。因此,苏州评弹学校既具有一般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特性,又具有艺术教育的特色。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要培养中职生应当具备的信息技术学科文化素养,还应充分考虑到与评弹表演专业的整合,使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辅助、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满足评弹表演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与时俱进的评弹艺术表演人才。
一、明确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培养德艺双馨的评弹艺术表演人才是苏州评弹学校的办学任务。信息技术课程应以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为载体,同时包含丰富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以及适合评弹表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一)重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通过课程内容和认知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规范的技术操作学习,学会寻求获取、分析和共享信息的恰当方式以及处理信息的合理策略;认知信息安全的意义,学会判断并规避信息安全风险;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评弹表演领域的应用形态,理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应当具备的技术文化素养,对评弹表演产生的重大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加强计算思维的训练
通过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让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过程、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学会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思想方法,通过分析需求、细化步骤、构建模型来解决职业岗位与生活情境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计算思维的形成;总结评弹表演职业中的常用信息技术应用方法与技巧,并学会迁移到类似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三)提高信息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了解信息化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学会运用信息化学习系统、资源和工具;引导学生综合利用信息化资源,主动进行专业与技能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实践;让学生学会选用合适的信息技術软件和工具进行评弹表演作品的加工、处理、发布和分享。
(四)强调信息社会责任的担当
在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信息社会文化、道德和法律,培养保护信息安全、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保护自身及他人的信息隐私,学会正确区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身份的差别,能在虚拟社会中安全、负责任地交流沟通;了解评弹表演职业岗位相关的信息活动应遵循的规范和行为准则,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安全防护方案,完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引导学生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资源,以正确的网络文化和价值观为向导,安全有效地开展信息活动。
二、开发具有评弹专业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开发评弹表演专业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参照新课标设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做、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为线索,融合评弹表演专业,创设教学互动的内容,合理安排校本实践项目。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由信息技术教师、评弹表演专业教师和相关评弹表演团体,紧扣信息技术最新发展与应用趋势,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最终共同教研商讨形成。
评弹表演专业属于艺术专业范畴,专业特色突出,职业针对性较强。苏州评弹学校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在包含新课标八大基础模块内容的前提下,增加实用图册制作、数字媒体创意、演示文稿制作三大拓展模块选修内容,借鉴评弹艺术作品,运用评弹艺术案例,将评弹元素融入音乐制作、视频制作、图形图像编辑中,作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特色内容。
围绕评弹专业信息化方向,以贴近实际学习、生活情境的项目为学习任务,开展信息技术校本项目式学习,使其成为评弹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在原有普适性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校本专业资源,结合学校特点,体现评弹表演专业的传统文化特色,让学生凭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创造出兼具评弹专业特色的信息技术项目作品。比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评校学子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参与资源平台建设,学生自己拍摄创作评弹作品并上传发布,进行公众号消息推送等。通过校本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巩固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让评弹专业融入其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专业素养
(一)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课程观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新兴技术,其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构成他们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学校上级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给予的关注有限,信息技术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匮乏、硬件设备陈旧。因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首先需树立正确的符合相应要求的信息技术课程观,相关部门、学校对课程应加强重视,各科教师都要更新理念,家长要加强监督,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氛围。
(二)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学习与培训
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活跃、渗透性广、带动性强等特点,新概念、新形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本次新课标增设了较多反映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沿内容,这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及时了解前沿技术,较快更新知识体系,并且改变以往只讲述计算机某单一系統或软件的操作教学形式,根据任务需求,整合优化内容,选择最新适用的工具和软件,为学生提供方法上的引导。
这些新的内容和要求,驱使信息技术教师走出传统和惯性教学的舒适区,加强自身专业学习和教学研究,提升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通过参加系统的培训,补齐教师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专业技术和教学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为信息技术教师搭建日常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专业发展所需的优质资源。
(三)探索教学改革新思路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兼具知识性和技能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新课标又要求融入核心素养,因此不能完全遵循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而应该根据课标变化,结合评弹表演专业特色,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最初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讲授+操作+演示”为主,教师以知识传授来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模仿和操作,不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考和理解,使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多样化发展,其中“任务驱动”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从实际信息活动的需求出发,侧重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以任务方式呈现问题,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进一步弱化机械的操作训练,强调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融合专业及其他学科知识技能,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应用。
四、组建有专业教师参与的信息技术课程教研共同体
为体现新课标融合教学的理念,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评弹专业相融合,进行教学项目及任务的二次设计,信息技术教师与专业教师组建教研共同体,共同研究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的策略。通过与评弹表演专业教师的共同研讨,分析信息技术在评弹表演专业应用的主要情境与任务,设计贴近评弹表演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与内容,进而设计出融合评弹表演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使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在评弹表演专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评弹表演专业学生具有艺术类中职学生的典型特征,他们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且思想活跃,自我意识突出,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公共基础课程。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以评弹表演专业特色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体验和感知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实际情境,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设计一份校艺节的宣传海报、制订一份班级出游方案等)与信息技术关联,采用丰富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具体问题的合理策略,共同完成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技术应用作品。通过这些信息技术作品的完成,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评弹表演专业的认知,升华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责任编辑:谢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