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摘 要:立足于新课程背景之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生物学科作為其必修课程之一,对初中学生的整体思维性以及理性思维逻辑的锻炼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在实际初中教学过程之中,初中阶段,生物教师需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对生物学科具体学习方法进行掌握。因此,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高校课堂构建的思路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引言
立足于新课标背景之下,对于初中生物教师而言,其进行的教学工作也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将生物学科知识进行传递的同时,还需培养初中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现阶段,初中学生自身的行为认知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对于生物学科学习兴趣匮乏,因此,生物教师需对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同时需对生物学科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愈加全方位对初中生兴趣进行培养,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养。
一、依据大纲具体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对于大纲要求而言,具有两种叫法,一是教学大纲,二是考试大纲。虽然对其叫法各不相同,但对初中生能力是比较一致和统一的。对于教学而言,大纲是其出发点,同时作为考试的重点,更是初中生学习知识以及做练习题的落脚点。因此,开展教学任务之时,初中教师不可以先入为主,而是应对初中为期两年的生物教材进行整体透彻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品评历年的重要考点,总结经验,愈加好的展开教学。因此,在实际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之中,领头羊是教师所需扮演的角色。对于生物学习而言,其中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不管从哪里切入,教师需带领学生进行愈加深入的思考,透过现象看其本质,依据原因找其规律,根据规律发现其理论依据。考试重点是较为明确的,且教育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一个教师一个教学方法,一节课程一个教学策略,讲解的基础知识需与考试重点相贴合,但由于目标是明确的,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紧紧围绕其目标进行讲解。例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随堂提问,采用快问快答的方式,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察检验,并通过一些陷阱问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检验,以便于提升初中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
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其最完美的教师。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对于生物学科是初印象、零基础。初中生物教师如何调动其学习生物积极性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最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免疫与计划免疫》这一章节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由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提问。对于人体自身机能而言,痊愈之后对病毒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作用,但为什么每年依旧有大部分人群依旧感冒?作业布置完毕过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寻找相关知识资料,下节生物课程开始之前,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所找资料进行分享讲述。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将其作为学习榜样,形成示范效应。除此之外,生物学科的知识点相对较为零散,仅靠课余时间背诵极为不现实,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时间相对进行缩短,让初中生在课堂上背诵相关学习内容的知识点,学生记忆得到强化的同时还可以对新知识进行预习,从而保证生物教师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参与性愈发积极,极易让学生愈加深度学习思考,有利于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三、理论实际相结合,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重要,在初中生物实际学习过程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更侧重于理论知识,因此,难度较小,导致作业抄袭现象频发,由于作业内容并没有涉及计算问题,通篇是文字进行内容表叔,生物教师无法对作业自身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进行核实。需引起教师警示的是,初中生这种懒于思考的意识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对于课堂学习的影响较为明显,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妨碍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谓学生能力迁移,是指学生学会一套学习理论,对一种学习方法进行掌握,例如,学习《植物的生殖》相关内容之后,可以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可以学习了解嫁接和扦插,清晰明白进行此种活动带给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在学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时。知道细胞是怎样生长的以及细胞的分裂过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生物学科的学习是较为抽象的,同时也是较为具体的。生物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是通过学习知识,发现其中规律,是自身逻辑思维得到训练,寻找其中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实际教学过程之中,生物学科看似较为枯燥无味,实际上精彩绝伦,在教学过程之中,构建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许多教学方法等待教师自行探索以及尝试,并积极进行方法总结,明确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的主导地位,将培养学生自身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从而推动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向更高跃升。
参考文献:
[1]李永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新课程,2021(17):180.
[2]王洪春.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