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学的教学方法探究

2021-08-05 18:07周明芳
速读·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思政高校

周明芳

◆摘  要:我国有关部门在职业教育的改革方案中提出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向而行。除此以外,高职院校还应在各专业的技能培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思想,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道德层面的建设。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伟大使命,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高职院校必须抓紧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个教学环节的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教育学;教学方法

我国党中央明确规定需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各类教学活动中,所有教学活动都需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来开展。在“课程思政”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进行融合的過程中,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围绕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才能真正将专业课程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在培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及作用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类学科课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不同的学科之中,从而实现教学改革,强化显性思政,优化隐性思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思政课程教学的理念是将各类学科知识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找寻各类学科中独有的思政价值,充分贯彻思政教育;而且使得思政教育的拓展更加广泛、全面,并实现其多元化,让学生的政治与知识共同成长,充分体现思政教育的内涵。

课程思政不仅是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新时代下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的知识拓展和社会政治的全方面发展,引领学生贯彻更加向上、明确的政治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也对如今高校教师队伍的改革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教师向着全方位教学课程发展,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的理解和吸收,更加注重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引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2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2.1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的内容,即专业课程与通识类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占据了主要地位,通识类课程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类别上来讲主要属于通识类课程。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单独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完全融入到专业课的教育中,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安排数量会明显少于专业课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属于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不具有主导地位,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排课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数量要远远少于专业课程。有些高职院校甚至一周只安排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排课如此之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第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联系将不够紧密。现行的教育目标要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若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便无法适当联系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来开展教学。

2.2教师无法全面、精确地将思政教育贯彻到各学科课程中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政治思想贯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校之中的教师,水平能力有限,对各类学科课程的政治思想价值无法明确指出,不能够充分将知识和思想有机结合。此外,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课堂内容枯燥单一,无法生动活泼的将学科思想贯彻到课堂当中,只是将课程思政强加到课程之中,无法自然的结合,从而使得学科思政显的僵硬、呆板。

2.3课程改革模式传统

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然而对于这些优秀的宝贵经验一些高职院校直接照搬应用,根本没有考虑是否与学校的发展情况相符合。由于不同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及教学活动方面均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学校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完全照搬他校的改革模式,否则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借鉴其他学校的改革经验时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学的教学方法

以“PLC”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从教师自身、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创新,探索将思政教育无形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方法。

3.1言传身教,课程思政应从教师自身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提出“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直接实施者,其“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信念、操守、学识与爱心体现在教师对待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教师表现出的人格魅力也会无形中极大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不断成长。因此,教师自身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对此,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个人师德修养,教学过程中可以自身积极的学习和成长事例为学生解惑,做学生精神世界的那盏明灯,指引他们方向。

3.2从课程内容出发,多方协同挖掘思政元素,创设典型教学案例

“PLC”课程是一门程序设计类工程应用课程。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工匠精神培育是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毫不突兀地融入思政教育,将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进行无形渗透,则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企业导师共同探讨,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挖掘引入思政元素。如在介绍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时,其较强的逻辑思维性则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细致的编程态度,对此,在设计该知识点课件时,可在PPT上加一些严谨细致的名言警句用于警醒学生,或通过一些简短富有正能量的严谨事例引导学生。在“PLC”课程中对于某一个控制任务所设计的程序并不是唯一的,对此,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程序,并讨论各自程序的优缺点,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在开始接触“PLC”课程,介绍该门课程概况时,可引入目前在从事PLC工作的师兄在线交流视频,让学生对该课程实际岗位需求进行直观了解,学习过程中注重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

3.3加大高校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由于我国思政教学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这要求各高校应该更加重视思政教学的发展,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程思政教学任务。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其思政教学,做好思政教学的带头引领作用。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思政教学的制度和政策,例如,对教师制定必须要求课程融入思政的制度;对学生制定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和参与新课程教改任务,并对其进行课后的评估和问卷调查;对高校制定相关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新平台政策等,从而对教改的实施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各高校领导也应做出相应的带头表率,带动全高校师生共同完成思政教学任务。此外,各高校也应不断完善思政教学的平台建设,将各类学科思政对其进行专门化的培训,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的传播,为思政教学建设提供新平台。

4结语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符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了我国加强高校学生思政建设的目标。课程思政主要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创新,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来辩证地看待事物问题;需要教师有创新思维的能力,打造新的思路和方法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能够迅速地发展和建立思政教学,又能够有效地完成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颜梅春.人文地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探索[J].大学教育,2020(07):98-101.

[2]朱丽.“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耦合与路径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5):1-4.

[3]章德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路径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74-75.

[4]卢小波.教师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探讨[J].轻工科技,2019,35(09):179-180.

[5]肖翔,杨兰清.大学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28):184-185.

猜你喜欢
教育学课程思政高校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