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媚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各类新思潮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特点,传统的思政教育也遭遇新挑战。在思政教育中,应用榜样力量,能够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榜样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讨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榜样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榜样能够提升全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不管是以往,还是当代,榜样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是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团,其综合素质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利用榜样,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作用,丰富教育渠道。
1榜样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榜样力量就是用优异的成就、高尚的思想以及模范的行为对学生产生影响,实际上,教育的本质就有着“学习榜样”的含义,榜样力量并非单一的个人活动,而是社会化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选择、解释榜样。从工具层面来看,榜样力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需要基于思政教育理论为基础,服从于特殊的教育目的,能够将教师、学生之间充分连接,利用榜样的精神激励和榜样事迹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将榜样力量应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向榜样来学习,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学生出现困难时,可将榜样化为精神力量,形成导向性,使学生可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向榜样学习,让学生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走的更为长远。
2榜样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1科学选择榜样类型
榜样的选择会对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榜样的选择要真实、客观,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选择、区别对待。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重点包括五门课程,每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同,在选择榜样时,需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来选取。以《形势与政策》为例,这是高校思政的必修课程,其中有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现象以及具体事件,在选择榜样时,可将榜样聚焦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人物,如“全国十大道德模范”、“最美教师”等,为学生选择此类榜样的事迹和行为,让学生与之进行亲密接触,了解榜样内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模仿,将榜样行为内化为自身行为。
2.2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学存在方式单一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出榜样力量的作用,需要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将隐形教育、显性教育之间有机结合,做到扬长避短,让榜样力量能够实现“量”到“质”的飞跃。其中,显性教育就是要应用从上到下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常见方式有讲座、报告会、课堂讲授等。隐性教育则没有明确内容,属于无形的思政教育模式,通过间接教育为学生渗透相关内容。将榜样引入高校思政教学中,除了要关注理论教育,还要采用其他的教育方式,如,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理论课教学中,除了为学生介绍不同时期的榜样之外,还可播放微课视频、纪录片,用直观、生动的呈现方式提升教育感染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可采用小组教学法,引导各个小组搜集生活中的榜样,在课堂上开展深度讨论,分析榜样需要具备的品质与精神,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另外,情景模拟也是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生动的形象来传承榜样的力量。
2.3发挥课堂教育合力
实践属于认知源泉,认知能够为实践提供指导,榜样理论的教育作用只有将理论、实践深度结合,方可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榜样,学习榜样身上的优秀精神与品质,更重要的是要让榜样为实践提供指导,让学生可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在教学时,要应用丰富的实践形式,根据思政教学内容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义务劳动活动”等,利用实践让学生与榜样深入接触。并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身边的榜样,自行策划以榜样为主体的活动,让榜样教育更加丰富。另外,要注重提升实践活动质量,在每一次实践结束后,要以学生的反馈作为依据来分析榜样教育中的问题与不足,以反馈结果作为参考进行优化,让后续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加完善、合理。
2.4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大学生对于榜样的认知水平,也会影响榜样力量的发挥,当代大学生对于榜样的认知是不同的,这会受到其身心特点、自身经历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维存在局限性,无法对榜样产生理性认知。对此,要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读书,将榜样的理论弄清楚、弄明白,实现内化于心,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要多予以学生引导和鼓励,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让大学生对榜样产生深入、全面的理解,并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明晰榜样的要求与特征,能够自行寻找生活中的榜样。
3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综合素养关乎着社会发展,榜样力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榜样力量的作用,打造教育主渠道,创新思政教育方法,遵循思政教学的客观规律,让学生通过各类渠道与榜样接触,使之深刻认识到榜样的力量,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静.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榜样教育的创新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
[2]高芳放.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南都学坛,2016,(5).
[3]张海霞.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4]孙朋朋.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进建议[J].科教导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