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林下经济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

2021-08-05 08:41孙泽辰
中国林业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林农南京市南京

孙泽辰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南京森林储备充沛,生态优美,林产品自然无污染[1]。2002年以来,南京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开展深入的植树造林工作,近五年森林资源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2020年南京市新增造林0.19万hm2,林木覆盖率达到31.61%。南京市森林产品众多,以森林药材为例对南京市类型产品进行统计分析。据统计,江苏有中药植物资源1 400多种,其中近一半分布在紫金山、栖霞山等南京周边地区。牛首山地区以夏枯草、绞股蓝等药用植物为常见植物,紫金山区以金银花、太子参、绞股蓝等药用植物最为常见。近年来,南京市更是开展了增绿计划,在高速两旁建立绿色走廊,完善绿色通道生态网络。

1 南京市林下经济与农林发展分析

1.1 南京市林下经济与经济增长分析

南京市天然林资源丰富[2],根据2011—2019年南京统计公报的数据(见表1)其期间内林下经济发展较为显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改变也是南京市林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途径。近十年来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不断提升,林业产值飞速增加(见图1),林业作为早期第一产业在农林牧总产值的百分比不断增加。党的十六大以来,南京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林业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木材利用率[3],大力改善林区民生和基础设施,积极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及森林旅游业,侧重于第三产业和的发展,使得林下经济充分带动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全面提高。

图1 2011—2019年南京市林业产值变化折线图

表1 2011—2019年南京市林业经济产值变化

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林下经济发展在南京市林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林农年收入从2016年的37 953元增加到2017年的42 353元。为响应创新驱动和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于2019年在南京成立,进一步带动了江苏林业的高质量发展[4]。随着大健康环境的到来,药材需求日益增长,南京市江宁区林农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实施林下种植,发展白芨、百合、紫苏、薄荷等中草药种植,不断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南京市各生态区选择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林游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0年后疫情期间南京接待游客量超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 000亿元。

1.2 南京市林下经济与生态建设分析

理论上林下种植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防止水肥流失。对于林农而言,林下养殖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可以弥补林木种植长生长期,提高经济收入,带动林农进行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增加造林面积。实践中,由于林下养殖的经济效益高于木材买卖,林农更倾向于选择森林抚育而并非采伐林木,从而保证森林资源存量。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林农在种植的同时自觉植树,实现生态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对南京市江宁区农户进行云调查,发放问卷信息100条,回收有效100条,其中,87%的农户林下经济并已从事诸如林下养殖、林下景观等产业活动。其中,74%认为林下养殖为农户带来了便利如禽类粪便给果林带来了肥料,26%认为禽类不利于果林生长会损坏果树树枝、破坏养殖区生态。尽管部分农户认为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会改善生态建设,但研究表明,林下经济的发展对于森林资源具有正效应[5],正确的指导下林下经营物种与生态环境之间易于形成良好的共生互利关系。林下旅游可以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2020年南京大力提升18个旅游集聚地的建设发展,其中多个聚集地如竹镇、谷里均采用林下经济中的林—花—游模式,通过林下套种花卉形成效果稳定的林下农业景观。

2 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优势

2.1 规模大品牌效应强

2018年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品牌建设与保护行动计划》,南京市政府积极响应,加快推进林业标准化生产。在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大的生态背景下,南京各林业企业不仅加强生态旅游及林业碳汇等经济发展,也对林下经济等实体经济保持重视,稳定核心竞争力,仍然保持林地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南京林业企业品牌意识深厚[6],产品商标完善,包装精美,产品附加值高,出现了如南京格林木业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发展总公司等一系列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不断创新整合周边小型林农并给予帮助,联合采取种植经济林果等措施,积极增创工作岗位,拓宽增收渠道。

2.2 政府重视程度高

南京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启动“绿色南京”重大战略决策,各村积极响应坚持发展苗木经济。截至2020年,全市完成造林10.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5.86%,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经营性林业面积已超过4万hm2,全市开发了超过6万hm2的幼苗,鲜花和经济林果。南京部分山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发展林下经济能够及时得到政府相关的政策支持,通过完善的贷款措施和森林保险机制降低发展成本。此外,对于农户们林下种植薄壳山核桃等经济林果,政府也给予相应政策激励补贴,使其在振兴乡村的同时建设生态环境。

2.3 科技投入力度大

南京市作为国家科技体创新型试点城市,在种养殖方面政府企业紧密与各个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增加科技投入,研发推广高效栽培、储存保鲜,防治病虫害等先进技术。近几年来,多项林业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成功,对于水植被健康评估、非木制林产品茶叶质量等林业养殖方面的提升作用巨大。

3 南京市林下经济产业的不足

3.1 林地生态环境改善压力大

林下经济发展的同时若处理不当对林地生态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南京市郊区部分农户在林下种植过程中会对空地进行修整,极易伤害到林木的根系,降低林地资源开发率。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农户在林下养殖时,盲目的增加家禽养殖数量,尽管及时供给水和饲料,但其对林地土壤的刨食、林地树皮的啃食都对幼苗造成了影响,造成水土流失问题。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部分林地植被也受到了破坏。以南京老山林场为例[7],其原生态林比较完善,由于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植被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2 林权流转缺乏监督机制

如今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如今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下,林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现行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有:拍卖、承包经营、合作经营和林木认领托管。林权合理流转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然而,现行各项资源管理制度暂未建立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之上,约束了林木经营者经营。林权流转过程中,法律不健全导致程序上或者内容上出现转让手续不妥当甚至违法的情况,林权流转普遍缺乏监督机制,若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将会造成经济纠纷甚至社会事件。

3.3 林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滞后

南京市各企业大力发展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保持高质量的地板与人造板产出。虽然林产品逐渐多样化,林产品市场交易平台却并不完善,林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较为落后,出现供应链过长、交易环节繁多等情况。许多林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对于市场信息服务的重视程度较为低下,不重视林产品销售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需求,滞后的市场信息服务容易造成顾客的流失从而出现积压商品等情况。尽管部分企业及部门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站,但仍缺乏整合,行内业缺乏统一标准。

4 南京市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对策

南京市现阶段林下经济产业正向着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结合SWOT分析(见表2)及南京市现阶段林下经济发展分析为今后农林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8]。

表2 南京市林下经济SWOT分析表

4.1 加强监督,完善立法

相关法律部门应规范林权流转的原则、范围,确保各种形式流转的科学规范[9],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依照2019年修订的新森林法规定进行组织、指导、管理、监督,切实保护广大林农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同时,争取做到深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全面监督项目建设、利益联结等方面,强化林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林下经济监督工作措施有力,进一步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4.2 科学规划,形成特色

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科研人员,积极引进人才,对于山区农户及时普及科学种植方法,宣传科学规划的重要性。严格限制可用林地,对于除一级保护林及天然重点保护区域外的其他天然林规定适度展开林下种植,对于人工商品林优先应用林下种植。防止休整林地破坏根系[10],整地规划中技术严格按照GB 15 776造林技术规程的要求执行。城市化过程中合理规划,尽量避开山区林木成片地带,以免冲击土层,损坏根系。

4.3 发展低耗,建设生态

发展低耗高效的绿色产业,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合理布局,缓解资源环境的制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1]。坚决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12],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3-14],全面提高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

构建社会和谐的生态家园,坚持城市环境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大力提倡生态消费观念,推动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15],树立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绿色文明公德,营造绿色社区文化氛围。弘扬生态文明的特色文化,坚持在传统的城市环境建设中融入现代绿色理念[16],把丰富文化内涵融入绿色南京建设之中,提高南京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水平,构建具有南京地域特色的绿色文化体系,进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17]。

猜你喜欢
林农南京市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编制与思考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南京·九间堂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