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靖溢
[摘 要] 计算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对学生数学各方面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展计算训练,才能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素养的生长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增强学生“数和运算”的意义认知,增强学生“算理算法”的表象操作,增强学生“实践应用”有效迁移,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基本的数学素养。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所有比较确定的知识,都必须从计算开始。”学生计算能力主要表现为“准确性”“严谨性”和“快速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计算的方法、形成计算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计算的学习理解计算的内在算理,从而形成一种基于个体的“计算自觉”。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感知,更要注意学生的思维。通过计算能力的培育,形成学生一般性的观察、记忆、思考、想象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一、增强“数和运算”的意义认知,为计算能力培育奠定基础
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学生对“数”和“运算”的意义理解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数”和“运算”概念的理解,学生的计算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数的位值原则”“数的十进制构成”“四则运算的意义”,等等。“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的理解是学生学习计算的根本保障。可以这样说,“数的意义”是学生计算的左手,而“运算的意义”则是学生计算的右手,这两个方面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学生不仅要理解分数的意义,更要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加法”“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加法的意义是“合并”,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将几个分数相加,也就是将几个分数合并起来,很显然要求“分数单位相同”。因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每份的大小相同,才能进行直接的分数相加减,即将诸多个分数单位合并起来”。因此,“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不仅牵涉到分数的意义,而且牵涉到加减法的意义。只有把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的意义,学生才能深刻领悟不同分数相加减时的“通分”操作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等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进行算理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上位概念,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通过比较,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尽管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内在的算理是相通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建构算法”是两位一体的,没有对算理的理解就没有对算法的真正掌握;反之,没有对算法的切实掌握也就不能更好地理解算理。
对“数”“运算”“算理”的意义的深刻认知,是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前提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置于计算情境之中,以便学生从数的意义、运算的意义出发,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真正理解。通过“数的意义”“运算的意义”以及“算理的理解”,学生才能形成完整的计算心理,完善学生的计算认知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增强“算理算法”的表象操作,为计算能力培育提供支撑
计算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如何让这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获得有效的支撑,笔者认为,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算理算法”的表象操作,做到“理法融通”。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直观的、形象的操作,增强对计算算理的感受、体验,敏锐学生对计算的直觉。正如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我们切断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任何发展。”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做一做”拥有良好的数感,不仅仅依靠对数的感知,更依靠对数的操作。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摆一摆”“数一数”“做一做”等动手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形成对数概念的理解,赋予数字合适的数量表征以及能进行数字关系转换、策略的相关使用等。
比如教学“9加几”(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建构“凑十法”的计算模型,这种计算模型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简便运算运用“凑整法”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在教学中,借助教材的主题图——“盒子里放着9个红苹果,盒子外放了4个绿苹果”,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的意义,即“一共有多少个就是要将两种水果合并起来”。在探究的过程中,有学生从盒子里的第一个苹果开始数,依次数完盒子内的苹果与盒子外的苹果;有学生从盒子内的最后一个苹果出发,依次数完盒子内的苹果与盒子外的苹果;还有学生从盒子外拿出一个苹果放入盒子内,从而让盒子内的苹果数变成10,等等。这里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分别诠释了基于加法基数意义理解的运算、基于加法序数意义理解的运算以及基于“凑十法”的运算。对于这些不同的操作方法,笔者引导学生比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凑十法”计算模型的简便性、合理性、科学性。直观的操作助推学生感悟“算理”,但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直观的操作上,而必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表象操作”过渡到“抽象思维表征”,而这也就是算理的提炼与概括、算法的建构与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思维得以优化。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抓起,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直观、形象的操作。操作为学生的计算思维提供了外援支撑,而学生的计算思维又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内源帮助。从直观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抽象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层层剖析算理,比如拆分哪个数比较合理,怎样拆分一个数,从而便于另一个数凑成10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展开深度思考的。作为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算理的内化和算法的建构。
三、增强“实践应用”有效迁移,为计算能力培育提供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经验激活、利用、调整、积累、提升的过程。小学计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迁移、实践应用,做到“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同化顺应、模式识别,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迁移算法、构造算法,这是学生计算灵动性的表现。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口算训练。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对于笔算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避免学生做一些无意义的、重复的训练。尤其是,要将一些运算融会贯通,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这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复杂的教学工作。比如教学“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在什么情况下将分数转化成小数便于计算,在什么情况下将小数转化成分数便于计算,都是需要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在计算教学中,为了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有一个预期,笔者通常引导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进行估算,从而引导学生大致上能判断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为了引导学生灵活计算,我们还将一些相关的计算放置在一起呈现出来,如“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应用”与“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应用”等,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运算算理、算法、算律等内在的一致性。有了这样的对比、类比、迁移,就能为学生的灵活计算、灵动计算提供创造性的平台。显然,學生计算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能理性地对待计算问题。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力保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切勿以“算”小而不为,而应当重视计算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对计算的算理的理解,而且更重视学生对算法的应用。计算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对学生数学各方面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展计算训练,才能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素养的生长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