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清琳,钱发聪,张廷金,闫春丽,付玲芳,李秀军,李梦娇*
(1.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寻甸分公司,云南 寻甸 655299;2.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 嵩明分公司,云南 嵩明 651700;3.云南绿戎生物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4.昆明保腾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
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是由土传性病原真菌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引起的毁灭性根茎部病害[1],1896年,文献[2]报道发现该病原菌并命名.由于烟草在整个生育期均会受烟草疫霉菌的侵害,其中,苗期受害较轻,大田期受害较严重[3-4].田间发病株率通常为15%~30%,严重田块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5].
木霉菌通过空间竞争、营养竞争、重寄生、分泌抗菌物质等途径抑制或杀灭病原菌[3,6-7],现已成为烟草黑胫病主要的生防真菌[8-15],而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是报道[3]最多的一种生防真菌,其中哈茨木霉LTR-2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可用于植物抗生素的制备及土传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制剂的配制,该菌株起初命名为绿色木霉LTR-2,由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杨合同等人从济南蔬菜田植物根系土壤中筛选获得,经PDA培养基培养,可快速生长,形成较厚的菌丝层,初期为白色,后期产生分生孢子而呈深绿色,产孢区常排列成同心轮纹状[16].
为验证哈茨木霉菌LTR-2对烟草黑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拟在有烟草黑胫病病史的烟田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供试品种为红花大金元.供试药剂为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LTR-2)可湿性粉剂(昆明农药有限公司);化学对照药剂为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对照药剂为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试验地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倘甸镇海子村,东经102.91°,北纬25.78°,海拔2 120 m.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包括哈茨木霉菌处理(A)、化学对照药剂处理(CK1)、生物对照药剂处理(CK2)和清水对照(CK0).各处理均设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面积50 m2,四周保护行面积50 m2.其他栽培措施按照当地烤烟生产管理规范进行.
1.2.2 施药方法
各药剂均施用3次,第1次于移栽时施用,第2次于移栽后10 d施用,第3次于移栽后20 d施用,各药剂施用量见表1.施药时按小区用药量将药剂稀释成4 L,对烟株全株进行喷雾,重点喷淋茎基部,使药液沿茎基部流渗到根际周围的表土里.
表1 各处理药剂施用量
1.2.3 调查项目
每次施药后观察各药剂处理是否出现药害,并分别调查各小区黑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记录烤烟采烤后的烟叶产量、等级和价格.
1.2.4 药害调查方法
分别于施药后第1,3,5 d观察各药剂处理是否出现药害.并采取各药剂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较来评价药害程度,药害轻重程度分为5级:1)无药害;2)轻度药害;3)明显药害;4)高度药害;5)重度药害.
1.2.5 黑胫病调查方法
分别于第2、第3次用药前和第3次用药后10,20 d调查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每个小区所有烟株都进行调查,同时记录小区总株数及各级病株数,黑胫病病株分级按照《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GB/T 23222—2008)进行.黑胫病病株分级标准为(以株为单位):全株无病记为0级;基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1/3,或1/3以下叶片凋萎记为1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的1/3~1/2,或1/3~1/2叶片轻度凋萎,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病斑记为3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1/2,但未全部环绕茎围,或1/2~2/3叶片凋萎记为5级;茎部病斑全部环绕茎围,或2/3以上叶片凋萎记为7级;病株基本枯死记为9级.
1.2.6 黑胫病田间鉴别方法
黑胫病田间鉴别方法[17]为:1)下部叶片突然萎蔫下垂,几天后叶片变黄枯萎,或在叶片上形成“黑膏药”圆形大病斑;2)茎基部出现黑色凹陷的病斑,随后向上和横向扩展,导致茎基部逐渐变黑腐烂;3)当黑色病斑扩展到烟株茎秆1/3以上时,烟叶已无经济价值,可纵向剖开茎基部,若髓部干缩成褐色碟片状可确定为黑胫病侵染.
1.2.7 相对防效计算
病情指数用(1)式计算,施药前有病情指数基数的防治效果用(2)式计算,无病情指数基数的用(3)式计算.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检验.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 ×100;
(1)
相对防效=[1-(CK0×PT1)/(CK1×PT0)]×100%;
(2)
相对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3)
(2)式中:CK0和CK1分别为对照区药前、药后病情指数;PT0和PT1分别为药剂处理区药前、药后病情指数.
试验过程中各小区均未发现药害,说明各药剂对烟草安全.
由表2可见,各处理移栽10 d后均未发现黑胫病病株,移栽20 d后开始零星出现黑胫病病株,各处理的黑胫病病情指数均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移栽60 d后,各处理黑胫病病情从低到高依次为: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89)<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9.30)<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1.78)<清水对照(20.56).
从表3可以看出,各药剂处理移栽50,60 d后,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对防效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移栽20,30,40 d后,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均极显著高于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和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而这两个生物药剂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栽50 d后,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极显著高于两个生物药剂,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显著高于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移栽60 d后,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极显著高于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以及显著高于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极显著高于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
表2 各处理黑胫病病情指数
表3 各处理对黑胫病的相对防效 %
从表4可以看出,3个药剂处理烟叶产量、均价、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3个药剂处理的产量从高到低顺序为: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药剂处理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为: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和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中上等烟比例均极显著高于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但是,这两个生物药剂处理的中上等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4 各处理烟叶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两个生物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相对防效在移栽20,30,40 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栽50 d后,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相对防效显著高于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移栽60 d后,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黑胫病的相对防效极显著高于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说明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前期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与生物对照药剂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接近,后期的持续防效显著优于生物对照药剂,但是,在栽后60 d内其相对防效均不如化学对照药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的烟叶产量略高于两个生物药剂,说明在较好的烟草黑胫病相对防效下,该处理烟株、烟叶的损失低于两个生物药剂.化学对照药剂处理的烟叶均价、产值均略低于两个生物药剂,中上等烟比例极显著低于两个生物药剂,说明施用生物药剂不仅具有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良好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上等烟比例.此外,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提高中上等烟比例的作用略优于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
综上所述,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前期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与生物对照药剂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接近,而后期的持续防效显著优于后者.此外,该处理提高中上等烟比例的作用略优于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极显著优于化学对照药剂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因此,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