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策略分析

2021-08-03 06:21吴方铃
考试周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小学语文教学

吴方铃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文本解读依旧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作为一种基本形式,对语文教学的成败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直接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是否紧扣教学内容与目标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教学

文本解读,旨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走进文本,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本中的深厚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然而,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依旧存在各种问题,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文本阅读的作用,关注学生阅读水平,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文本解读的重要作用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持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穿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及学习需求为依据,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本色教学的实现。而这种本色化教学与文本解读紧密相连。因为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以语言文字为核心,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有效地打破了传统的以讲解字词为主教学方式的限制,把解读文本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促使他们与文本语言进行对话,走进文本,自主理解文字内涵,深入体会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促进语言和审美等能力发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语文素养培养的基础。另外,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走下阅读教学的“舞台”,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同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二、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文本解读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把文本解读与备课混为一谈,而这里所谓的备课,也只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参照教参标准,参考其他优秀教案,分解并归纳教材知识。这样,丰富的文本内容成了固定不变的符号,教师也成了文本的“奴隶”,长期如此,教师的思想也会受到制约,专业无法得以有效发展的同时,还会阻碍文本世界的繁荣发展。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重点,教师的文本解读严格以教参为依据,不敢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文本,导致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变成日常练习,最终致使教师不能与文本解读建立正确认识。

(二)忽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习母语的启蒙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简单的识字读文,还要敞开自己,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中潜在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产生思维碰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产生自己的感悟,学有所得,增添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生机勃勃。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策略

(一)解读文本题目

阅读文本时,文题是第一个关注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揭题导入也是第一步,由此可见文题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之眼,不仅可以体现文本的主要内容及线索,甚至还能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的题目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对于读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现在,部分教师对文题的解读存在某些误区,过于专注文题所传达出来的内容,忽视了文题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其实,文题虽小,但其中可能蕴藏深厚的学问,言意兼得,法能并举。

1. 通过解读文题辨文体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体类型丰富多样,有诗歌、散文,也有记叙文、说明文,还有说理文等。其中,文体类型的辨别也可以通过文题来进行判断。如写人的有《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写景的《四季之美》《金色的草地》等;写物的有《珍珠鸟》《草原》等;而《蝙蝠和雷达》《宇宙生命之谜》等课文则属于说明文;《少年中国说(节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则属于说理文。

2. 通过解读文题概括文本

在语文课本中,有的文题对事件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事件主体明确,补充完整其所缺少的人物、起因以及结果等事件要素之后,文本主要内容也就此形成。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将相和》等,都是在写“谁(人物),干了什么事”;《牛和鹅》《牛郎织女》《普罗米修斯》等课文,以“谁”或“谁和谁”为题,直接写出了事件的主人公;《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等课文,则是直接写明“干了什么事”等。

3. 通过解读文题抓题眼

很多文题中,只需要仔细品味,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就能点明中心,揭示文章主题。三年级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美丽”一词,直接点明了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五年级课文《父爱之舟》中的“舟”字,蕴含着浓厚的父爱深情;《桂花雨》中的“雨”字,充满意境,表现出摇桂花的欢乐、美丽、深情:《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慢”和“急”写出了两个人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呼风唤雨”一词,展现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是很火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4. 通过解读文题品味意境

散文题目往往诗意浓厚,四年级课文《走月亮》中,描写了我和阿妈一路走来的美丽景致和美好意境,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阿妈的思念之情;课文《繁星》中,通过对“星”这一意象的描述,描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和地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而六年级课文《好的故事》中,鲁迅先生讲述了自己某一梦境的美丽、优雅和有趣,如若直接以“梦境”作为文章主题,则会显得过于直白,很难让人产生美感。

5. 通过解读文题明确文章線索

有的文章,写的明明是一件事情,却通过文章中的某一物体或意象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不是直接用事情命名。如六年级课文《月光曲》中,描写了贝多芬给爱音乐的姑娘弹琴听的故事,他弹奏的这首曲子推动着事件逐渐达到了高潮。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