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瑶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课堂中,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微课课程以概括性、便捷性等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微课课程;突出重点
以往音乐课堂的情况不容乐观,教学设施落后,且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倡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而音乐学科是实现美育目标的主要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音乐学科,并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资源,打造现代化的课堂,使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其它方面的素质也有所发展。
一、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
音乐教材中的知识以单元的形式排列,一般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都是按照教材中的编写顺序进行教学。由于各单元的主题不同,教师按部就班进行教学,会使知识呈现碎片化。学生的学习不连贯,很容易出现学习后面的知识点,忘记前面知识点的情况,学生难以掌握教材中知识的重点,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对此,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并结合之前与之相关的知识,制作微课视频,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夯实他们的音乐基础。
例如,在教学《闪烁的小星》时,教师要合理设计视频的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感知音高的能力,与之前阶段的学习呼应,教师可以结合之前的内容设计微课视频。在课堂开始,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感知音高的方法,今天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一下。”笔者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在视频开头,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小铃铛》《牧童谣》等歌曲,帮助他们回忆起之前掌握的知识,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随后,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着重学习感知音高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利用微课视频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到的知识,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夯实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音乐鉴赏知识在整个音乐学科的知识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是学生在课堂中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音乐教学并不上心,只是教学生唱几首歌,或者简单讲述乐理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关心。鉴于此,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构建合适的情境,给学生构建出与音乐表达的内容类似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音乐,同时,降低学生鉴赏音乐的难度。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能够感悟到鉴赏音乐的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颗小星星》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带给学生真实的感受,降低学生鉴赏音乐的难度。笔者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德国的音乐,在这首歌曲背后有一段是令人叹惋的故事。”讲完后,笔者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简要介绍了一个少年因为母亲去世,父亲被诬陷坐牢,只得寄人篱下的悲惨故事。视频的形式使学生仿佛走到了音乐场景中,更方便学生感受音乐中寄托的情感。这样,通过给学生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有效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
在实际的课堂中能够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对音乐感兴趣的程度不同等原因,在课堂中表现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一些学生能够轻松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够掌握知识。面对这种情况,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给表现较好的学生一定的提示,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而对表现一般的学生,微课视频的内容要更加全面、详细,以帮助他们掌握音乐知识,顺利完成学习的任务。
例如,在教学《恰利利,恰利》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导致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别教学。笔者在课堂中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印尼民歌,这首歌是关于劳动相关的歌曲。”笔者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将他们划分成两个小组,让第一组的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熟悉大致内容,然后进行自主学习。而对第二组的学生,则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详细引导,帮助他们熟悉教材中所有的细节。这样,通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所有学生都在学习中收获了知识。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思维,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在音乐课堂中。在教学刚开始的时候,音乐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动态化的视频,增加课堂中的趣味,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到课堂中,深入探究教材中的内容,从而优化音乐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狮王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缓和紧张的课堂氛围。在导入环节,笔者给学生播放动画片《狮子王》,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影响下情绪高涨,笔者抓住机会开展教学,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通过利用微课视频创新导入环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到课堂中。
总之,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微课课程进入现代化音乐课堂是必然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教师要合理设计微课视频的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构建与教学内容类似的场景,使学生更容易鉴赏音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成長,还可以融入趣味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音乐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用微课课程资源,发挥其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虹红.“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21(Z1):147-148+136.
[2]王倩倩.应用微课,建构信息化音乐课堂[J].新教育,2021(5):59-60.
责任编辑 林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