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版画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021-08-03 06:12张新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丝网版画服饰

张新江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一方图案诞生服装爆款,一种理念引领服装时尚潮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起源于20世纪美国街头的潮牌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年轻人的生活。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推进,国内外部分服装与服饰设计师逐渐以服装款式研究为基础致力于潮牌文化的研究,致力于原创品牌的开发,关注服饰文化与表达。通过不同文化元素的锤炼与设计凸显原创品牌特色,以契合和满足当代消费者的文化认知和审美需求。

服饰是服装的重要元素,不仅要在视觉审美上展示动人的艺术效果,更要展示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在烫印、喷墨印刷的局限性和商品化的无奈中,丝网版画艺术以版画的底蕴和丰富的技法为我们带来了突破创新的新空间。以丝网版画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范畴,探索其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和方法。旨在实现观念引领下的服饰文化品牌打造,从而提升服饰的审美层次,促进服饰的高品质化。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进服饰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丝网版画与纺织面料印刷行业的关联

丝网版画来源于商业印刷,与印刷行业和相关设计领域渊源颇深。丝网印刷工业以全新的印刷设备为版画创作带来新的拓展。尽管在传统的版画艺术概念诸如制作、限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但它还是以一种快速简便、能适应画家创作性思维发挥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迅速发展,并与木刻、铜版、石版并驾齐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丝网版画表现技法也为服饰图案文化创意与表达提供了新的手法。

(一)丝网印刷与纺织品印花

20世纪初,丝网印刷工艺在美国发展完善后迅速成为商业印刷的重要手段,广泛运用于旗帜图案印刷、广告制作等方面,也成了纺织品面料印花的重要手段。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我国上海及江浙一带开始采用感光制版原理试制丝网版纺织品印花,从古老的凸纹木板印刷、皮纸型缕版印刷转向丝网版印花。这项革新彻底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态势,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解决了型版的坚牢度和图案接版的自由连续性,也改变了以往剪纸型纹样的呆板性,提升了花纹丰富性,使纺织品印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后,随着欧洲发达国家先进的印染设备不断引进,先进的感光制版设施与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印制的生产效率和多色套版的精密度。[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逐渐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印花行业大国。仅2010年印花布的产量达265亿平方米,占印染布总产量的25%。[2]因此,我国的丝网印刷技术在纺织品面料印花行业已非常成熟。

近年来,我国努力开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开发环保、新颖、个性化、数字纺织品印花产品上下功夫。通过自主创新、转型升级,锻造了许多纺织品印花行业的知名品牌,其新颖的印刷工艺也为服饰文化的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丝网印刷与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是版画家族中年青的一员,它伴随着现代印刷工业的发展而诞生。1930年美国政府主导由画家委罗尼斯(AnthonyVel oni s)组团研究以丝网印刷形式创作版画,以满足困难时期低收入人群的文化需求。由于丝网版画的制作成本低、制作简便而很快受到其他画家的关注并创作作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版画艺术。当时著名的画家有沙恩(BenShahn)、格瓦斯梅(Robert Gwathmey)、斯登伯格(Harry Sternberg)、朱尔斯(Mervin Jules)等。而后波普艺术使丝网版画变得空前繁荣,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沃霍尔(Andy Warhol)、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艺术家的许多作品载入了美术史。

我国的丝网版画是在改革开放后正式起步的。虽然只有短短三、四十年的历史,但在老一辈版画家的大力倡导和积极努力下迅速发展。经过磨砺与探索,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制作工艺逐步完善。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印刷器械的高速发展,较之其他版种有后来居上之势。对图像的处理更趋便利,易于实现大幅面的多色套印版画作品印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审美需求,深受大众青睐。同时,也为设计领域的拓展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丝网版画与服饰设计

网版印花是印花布的主要印刷方式之一,也是当前服饰制作应用最多的印花技术,市场上销售的T恤等服装90%以上出自网版印花。[3]丝网版画应用于服装与服饰设计,既是技术的回归,又是文化的拓展,能较好地发挥其在平面传达、立体传达及多媒体传达领域的跨界设计性能。“爱马仕”丝巾就是网印制作的经典案例。

在丝网版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将思想情感以画面元素进行表达。通过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风格以丝网版画技法和印制工艺赋予服饰文化艺术内涵,使其在原本的实用价值上增添了艺术性,实现艺术、技术、商业价值的创新转化。服装装饰图案是当下文化的一种体现,展示了时代特征和个体审美。杜娟认为丝网版画图式有助于打破常规运用图式的惯性模式,创作出既符合大众审美又能表现自己艺术思想的现代设计作品。[4]辛钿认为当代艺术的跨领域创作也激发了时装设计师的灵感。他们运用文字图案、传递信息、表露情绪、展现幽默等方式,甚至可以在无形中拉近人的关系。特别是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视觉文化和图像媒体不断拓展的趋势为丝网版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5]94

二、丝网版画艺术应用于服饰创意设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服饰设计艺术人才

评价设计人才素养的三个维度是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在当下许多高校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缺乏跨专业课程支撑和相关的实践训练。学生知识面单一,能力和素质不完善。《丝网版画》课程教学围绕知识传授、技法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展开,在学习、训练与创作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计划和执行能力、把控能力等基本人文素养;在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同时,通过审美提升、市场调研、项目制教学,能更好地契合社会需求,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敬业精神。[6]26

(二)有利于引领审美时尚,推进优秀文化传播

每个身着服饰的人都是一个流动展示平台,每天都在影响周边的人。高品质的服饰能滋润人的心理,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因此,以优秀文化艺术和丝网版画艺术表现手法实现服饰图案的高品质化,能提高服饰的审美层次,引领审美时尚,从而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播,引领审美时尚,促进产业发展。

(三)有利于艺术与设计完美结合,实现艺术的价值转化

丝网版画的诞生是丝网印刷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它以独特的制作方式和丰富的表现技法成为一种多元表现风格的绘画样式。丝网版画作品以均匀的图层、丰富的色彩、富有个性的印痕,充分展示着无穷的魅力。丝网版画艺术与服饰设计的结合能更精准地表现不同设计风格的服饰作品,更好地彰显着装者的精神风貌、文化品位和个性特征,从而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影响和改变时代人群。通过艺术与设计的完美结合,实现艺术的价值转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四)有利于开拓市场,提振服装产业

20世纪末,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理论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于1998年提出了《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经过多年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服饰设计及相关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产品缺乏文化创意,缺乏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服饰品牌。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精神文化需求剧增。同时,国际市场也需要富有特色的产品。因此,推进服饰设计及创意产业有利于创新产业模式,开拓市场、提振产业经济,从而实现观念引领下我国的服饰品牌打造。

三、丝网版画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丝网版画是丝网印刷工业发展成熟后用于版画创作的。它起步晚、发展快,在版画家的探索实践中完善了版画创作所需制版和印刷技术,形成了丰富的表现技法,成为版画家族不可缺少的一员。丝网版画作品图层均匀、图像丰富、印痕多变。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进一步拓展了丝网版画的语汇。在当代的多元艺术环境中,版画家通过对媒材的研究和探索,使丝网版画创作在表现手法、形式语言、绘画风格上竞相出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因此,来源于印刷工业的丝网版画经历了发展和积累,为丝网印刷行业和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运用丝网版画绘画语言创新服饰设计

画面最基本的元素是构成、色彩、明暗、肌理和图层,任何美术作品都离不开这些表现画家意图的本体语言。丝网版画作品是在画家构思的基础上对事物经过提炼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画面的构架、色彩、图象以及印刷的版次都是经过反复斟酌后有序地表现出来的。形式构成是理性的,色彩是精炼的,形象是丰富的。这些方面恰恰都是设计创新、拓展表现语言的有利因素。

1.发挥色彩魅力,创新服饰设计

丝网版画的色彩图层均匀而富有魅力,单色、渐变色、叠色及其组合产生了动人的色彩节奏与情感。在丝网版画作品中,色彩既具有制作工艺的秩序美感又具有绘画的诗意美感。色彩的表现力在丝网版画中得到充分的张扬,丝网版画的色彩手法可以使服饰设计更具艺术魅力。

2.把握肌理美感,创新服饰设计

肌理美感是丝网版画的特色,制作时可以借助各种媒材获得丰富的效果,设计服饰图案时也可以借助这些手法拓展思路。

3.精心组织图层,创新服饰设计

图层的组合同样是版画家和设计师完成作品的过程。巧妙地运用图像、绘画语言以及文字,通过一次次图层的叠加可以更好地实现构思与表达。

因此,运用丝网版画绘画语言可以拓展设计的表现空间,创新设计思维,更完美地呈现设计师的预想。

(二)运用丝网版画表现技法,创新服饰设计

丝网版画借助感光制版等技法来实现画家的构思和意图。通过完善的技术支撑和表现技法表现画家的创作理念,丰富的制版与印刷技法所呈现的画面效果为设计拓展了更多创意空间,灵活的表现技法为服饰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1.运用手绘技法展现作品的绘画性

利用菲林片、宣纸等材料,手绘制作底稿制版印刷,可以还原绘画的笔触感,既可以制作出国画的线条美感,也可以表现出油画的厚重感。手绘制版的笔触美感可为设计作品增强绘画性和视觉张力。

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饮酒是难以避免的应酬内容,在我国的酒文化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长期大量的饮酒会对肝细胞膜、细胞器膜造成损伤,膜磷脂丢失,长期如此会让肝脏微循环受到影响,肝细胞功血和供氧不足,让肝细胞的损伤情况加剧。有些损伤会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换上酒精性肝硬化疾病。临床中对该疾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无法获得十分可靠的治疗效果,甚至无法对该疾病的症状进行较好的缓解,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促进糖代谢,对多种酶进行激活的药物,能够让肝脏获得保护,在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比较大作用。

2.运用肌理制作技法展现图像的丰富性

在菲林片上用墨、粉等材料,用油、水及其它材料,用冲、淋、擦扽等手法可以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在宣纸上用笔墨点画晕,染可以制作丰富的笔意和水墨效果;运用实物(如绳线、头发、木屑、碎片、花草等)可以制作特殊的肌理,从而为完善图像和创作需求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借助各种媒材获得的肌理,可为设计提供独特的设计元素。

3.运用数媒技术展现图像的当代性

新媒体(电脑、摄影、摄像等)艺术的发展为丝网版画提供了更多的语汇,进一步促进了艺术创作理念的发展,也为画家提供了更多处理图像的方法。既可以在电脑中对图像进行组合、虚化、笔绘套色等多种手法的处理,再进行制版,也可以直接利用照相的负片或正片进行制版。各种新形式的介入不断开拓版画的语境,强化丝网版画的现代性,为设计制作注入新活力。

(三)演绎丝网版画艺术风格,创新服饰设计

处于当代多元艺术氛围中的丝网版画艺术也同样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历年来,在各种展览和媒体上,我们可以领略到丝网版画艺术发展的繁荣景象。如展现东方精神与水墨情韵的作品、凸显绘画性的作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图像的作品和抽象的追索形而上理念意识的作品等。这些风格鲜明的作品既为设计表现提供了丰富的图形素材,又对设计风格的拓展与创新提供了参照。[6]28如运用水墨艺术风格设计服饰不仅可以使服饰产品展现中国画艺术的魅力,又能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运用欧普艺术风格与服饰的结合,不仅可以体现服饰文化的前卫性,又能在动态情境下展现律动的美感。多元的丝网版画艺术风格为服饰设计创新提供了众多的手法。

1.立足传统文化,提升服饰设计品质和个性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厚,书法、国画以及众多的工艺美术蕴含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是古代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服装面料为基础,依据传统文化重构装饰图案,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表现中国文化精髓,以服装为媒介传播中国文化。

2.把握时代潮流,展现当代文化设计服饰

当代多元的文化艺术环境滋养了多彩的文化艺术。在品牌效应驱使下,服饰图案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影响不同人群的审美与购买需求。上世纪60年代摇滚乐和嬉皮运动的兴起推动了T恤盛行,当时最流行的服饰就是胸前印制标语与图案,其文字和图案大都跟音乐有关,从另一个层面更直观地表现了当时的文化思潮。[5]94因此,服饰设计要把握时代文艺思想,凝练服饰品牌的表现风格,有针对性地依托面料和款式进行图形形态、色彩和构成的设计构想,形成即合理又有创意的设计方案,更好地展现优秀的文化艺术,引领时代潮流。

3.传承民族文化,演绎民族风情设计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图案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与演变中形成的。题材多为诗意、吉祥、乐观和充满生机的特殊符号性语言,表达了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延续。在当代时尚设计中,一些设计师经常会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设计审美特征强烈、人文气息质朴的富有民族风情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当下文旅产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个性化思潮的演进,以地域风情、民族传统文化演绎的服饰设计更能展示多彩的文化艺术。

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丝网版画艺术与服饰设计结合能更好地展示服饰文化,有利于促进服饰图案的高品质化,为当代生活增姿添彩,从而实现艺术的价值转化和观念引领下的服饰文化品牌打造。在教学中,完善“产学合作”机制,融合美术、设计专业以及企业优势,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从核心素养上培养跨界服饰设计人才,有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完善课程基础,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加强课程基础建设,明确各环节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从社会需求、专业定位、职业需求、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实践领域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结合浙江不可比喻服饰有限公司企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丝网版画与服饰设计创新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课程框架,形成“知识技能+研究+项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资源,多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设计前沿,多参与设计项目,从多方面提升艺术素养,掌握艺术设计的方式和规律,形成个人的艺术风貌(如图1)。

图1 课程体系图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和协同下,强化行业部门指导,整合区域高校资源,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在“校地共育”中的主导作用。引导行业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形成政、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完善组织管理,组建以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协同育人管理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日常运作和教学管理活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和创新平台,使专业与行业企业实现有效对接,既满足了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又助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如图2)。[7]

图2 组织与管理框架

(二)完善师资队伍,注重培养过程,提升教学效益

通过“高校+企业”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与运行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育人的“双导师制”,运行“项目制课堂”,建立基于价值创造与共享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化运作机制。

根据企业需求做好丝网版画艺术与设计的创新转化,通过企业资源开展“项目制”教学,为不同主题和不同年龄段的服装创作服饰设计作品。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融入市场调研、设计论证等环节,强化课程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激发学生的设计冲动与创作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方略实施的有效度。完善“能力+潜力+市场”的能力培养机制,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明确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关键,提高人才素质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项目、一门课程,其站位不能局限于本体,而应该宏观着眼、微观落地,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在整个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关键,提高人才素质。一是知识体系要与时代同步。要把握时代脉搏,挖掘丝网版画艺术资源,不断推进课程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改进与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始终与时代同步前进。二是能力培养要契合社会需求。通过调研做好人才质量评估,把握培养现状与社会满意度分析,有针对性地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发挥版画艺术潜在的教育功能,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整体素质。同时,要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服饰作为时尚潮流的一种文化载体,它直接显现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形态,展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审美水平。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好前景下,人们对服饰的审美品质也日益提高,追求时代潮流和满足个性情感成了新消费时代下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服饰缺乏高端品牌,欠缺个性化与艺术性特征鲜明的服饰设计,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丝网版画艺术在服饰设计中创新运用能更好地体现时尚、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通过绘画语言、技术表达和表现风格等方面在服饰设计中的表达,实现艺术的价值转化,为服饰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为当代生活增姿添彩。在服饰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紧密对接社会需求,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为实施途径,发挥高校与行业企业资源,融合美术、设计专业以及企业优势,完善育人机制,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以核心素养为本提升跨界服饰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丝网版画服饰
版画作品选登
动物“闯”入服饰界
《最后一抹红》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见证·壹》
《城市之声》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