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基于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2021-08-03 06:12鲁俊丰高万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论育人思政

鲁俊丰,高万全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1]它既是教育理念的呈现,也是囊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方法,还是一种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2]讲故事是重塑和传播文化思想的最佳方式。习总书记曾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3]讲述中国故事,既是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我国创新外宣方式、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可以借鉴的新型模式。

基于嘉兴学院双语通识课程中国文化导论(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的教学实践,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建构课堂思政话语体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授课形式,实现知识体系和思想价值体系的融合,为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思政和双语通识教育改革提供新的路径。

一、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导论是面向全校大二(下)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历史、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线索,使其掌握中国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弘扬和传承优秀中国文化。课程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传授学科内容,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双语环境和视角,培养中外文化互鉴的辩证思维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而具有重要的思政价值和育人意义。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将中国文化类课程作为通识课开设,但往往以中国文化知识的普及为主要目的,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思政育人功能。就教师而言,或对通识课教学重视度不高,或缺少对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的研究,导致授课形式单一,陷入“照本宣科”的模式。就学生而言,长期以来把掌握专业学科知识、提高外语水平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导致“中国文化失语”、对中国文化不自信等问题。[4]课程组对近三年(2018~2020)中国文化导论选课学生的选课目的和最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6份,具体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学生选课目的

图2 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以提高英语能力或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作为选课目的,而真正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有志于对外传播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相比于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互动讨论、个人展示、混合式、调研式等教学形式更受青睐。由此可见,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总体上比较匮乏,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亟待提高。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实现教学效果和思政价值的最大化,需要继续探索可行模式。

二、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校通识教育要有灵魂,要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其使命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5]根据嘉兴学院最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并将人生观和价值观、公民素质、人文素养、学习和思维能力、体质和心理、语言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7个方面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强调以“课程思政”“红船育人”等各类活动作为相关目标的实现途径。因此,在瞄准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时除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思维能力等目标外,对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见表1)。

表1 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简称《实施纲要》)[6],要求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其中便涉及“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和“深入推进文化育人”这两项核心内容。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准确解读并积极响应《实施纲要》中规定的“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以及“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育人功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基本精神和实施方法。

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7]中国文化导论课程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其中所涉及的“道德品格”“人文素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国家和民族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六个维度,严格对应《指导纲要》所规定的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重点;同时,契合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内涵和初衷,是对该课程学科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和思维能力目标达成的多元评价和升华,也是对习总书记关于“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8]思想的有效贯彻。

三、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通识教育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谁来引导学生思想、引导到何处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也是学校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相对于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9]不同类型课程有不同的价值蕴含、思维方法、学科规律,教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都应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0]有鉴于此,中国文化导论课程在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时,围绕教材特色、内容编排、教学形式和预期成效四个方面,充分挖掘课程所含思政元素。

我们选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n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中国文化》第二版)作为课程教材,辅以外研社出版的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英语畅谈中国文化》)作为课外扩展和补充。教材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主题,主题内容具有典型性、民族性和趣味性,体现了教材建设的人文观照。所选素材真实生动,语言难度适中,适合通识课程双语教学特点,也有利于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根据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目标和课时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和编排,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共分为9个单元(见表2)。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是针对有效提升育人水平而言的。因此,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的结合决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而要注重严谨贴切、无痕融入。遵循这条基本原则,我们充分兼顾相关教学内容背后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将其作为思政元素的主要来源。譬如,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从思想理论高度引导大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国内外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从社会现实角度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地思考问题;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品行。从具体实践层面引导他们规范言行举止,提升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嘉兴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离不开嘉兴地方文化的熏染和影响。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发源地,本身有着强大的思政基因。因此,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我们提取了诸如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嘉兴地方名人以及嘉兴方言等地方元素,以突显思政价值的地域特征,进一步丰富思政元素的内容和范畴。当然,值得挖掘的思政元素远不止这些。表2所列的思政元素紧紧围绕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思政目标展开和细化。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予以呈现,对应的预期成效也更加多元和具体。

表2 中国文化导论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

四、“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1]中国是一个有故事的民族,中国故事蕴含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因。[12]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形式及发展脉络,进而在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鉴赏中,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其中,故事是载体、思政是核心,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是具体落实课程思政的一种新型模式。同时,能否讲好中国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也是对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一种检验和评价。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论述“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思政中的实施方法。

(一)教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教师是主导。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教师把好关、引好路。

第一,教师要提供蕴含优质思政元素的中国故事,实现与相关教学内容的自然融合。故事的选材必须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做到深入浅出,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中国哲学思想”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相对抽象的主题。在介绍“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时,没有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解释孔子《论语》中所言,而是选取了习总书记2014年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谈中欧“两大文明”时的讲话作为故事素材:“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茶和酒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以中国人喜欢喝茶和比利时人爱喝啤酒为喻,故事揭示了中西两种文明既能和睦相处、又不相互附和的道理,准确形象地诠释“和而不同”哲学观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亲切感,进而强化对学生文化交融和互鉴意识的培养。

第二,教师要不断创新故事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渲染力。在故事讲述过程中,不只是单方面传递故事内容,而要创造与学生互动的空间,使他们融入故事情境之中。比如,在“中国饮食文化”单元,通过录制短视频来讲述“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中华优秀文化故事。短视频能提供直观、全面的感官体验,具有强大的视觉说服力。在一段名为“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的视频中,从网红“吃播”“大胃王”等另类直播所引发浪费食物的负面效应开始,揭露“舌尖上的浪费”禁而不绝的种种原因以及严重后果。故事中段讲述周恩来总理在生活中如何厉行勤俭节约,一举一动彰显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最后将画面定格在学校食堂的餐盘上,发人深省,给师生留下进一步互动的余地。整个故事在内容组织上贴近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视频中无论声音还是画面都具有较强的情感暗示,能充分激起学生的认同和共鸣,从而达到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13]

第三,教师要对故事语言进行适当加工,使之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讲好中国故事要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14]比如在讲述抗疫故事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和信息在语言上做了简化。如故事中所提到的“各大定点医院和临时医院”被简化为hospitals(没有采用designated and makeshift hospitals),“救死扶伤”被简化为to save people’s life,(没有采用to heal the wounded and rescue the dying)。经过这样的处理,在确保故事主体内容完整的前提下,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另一方面,实现双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要保证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15]因此,讲好故事要求教师把重心放在故事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在语言上应落实到对故事中体现思政内涵的关键词、核心概念的准确表达和规范使用。譬如,上面提到的“和而不同”(Harmony but not conformity)及“浪费可耻、节约为荣”(No wasting)的英文表述,都是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经过反复讨论的结果。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有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语言的文化个性。[16]双语课堂立足于教师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保障也在于语言输出的质量。

(二)学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学生是主体。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能动拓展。

首先,学生要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就学生而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必须深入教学内容,能善于发现、捕捉和领会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要认真对待教师所提供的相关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材料,或以翻转课堂形式布置的问题和任务,对某个文化主题展开充分学习和研讨。例如,在“汉字的构造”章节,学生通过观看线上慕课“Chinese Character”,在了解汉字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联系和思考汉字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东南亚(朝、日、新加坡等)国家语言发展的巨大贡献。又如在“书法艺术”章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挥墨泼毫,在一笔一画的切身实践中去体会书法艺术所蕴含的为人之道、处世之本。诚然,对于这些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但更需要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自身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其次,学生要联系生活,能动拓展。身边的故事总是更容易触动和影响人。学生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多收集与日常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优秀素材,从讲述身边鼓舞人心的故事着手。中国文化导论课程始终倡导并鼓励学生要把教学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时代要求等元素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联系起来,将“德”立于“行”,发挥身边榜样的教育作用。比如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单元,部分学生以PPT汇报的形式,用英语讲述在嘉兴市博物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担任义务讲解员的亲身经历,一字一句中流露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一段名为“我的红色双语讲解之路”的故事,记录了该学生如何利用专业优势对外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心路历程。他的现身说法,无疑会对其他学生产生直接、良好的影响。

再次,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鉴赏和外宣能力。在教学中应当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向外界阐述中华文化,才能逐渐解决中华文化失语问题。[17]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使命。要牢固树立多元、包容的文化观,不断强化英汉双语基础和跨文化交际技能,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时加强国家和民族意识。例如,重视人情伦理和家庭关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介绍“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时,学生可将重亲情、孝父母等传统美德植入故事之中。对故事中谈及的养老问题,如西方国家主张并坚持国家养老,我国提倡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两者并举。学生可从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念的对比出发,以洋女婿和中国岳父对话的方式组织交流。做中国价值的“建构者”[18],让世界汲取中华“孝道”核心价值的精华,以此彰显“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让西方社会对中国缺乏真正的了解,只有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把我们想讲的和外国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才能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19]

五、结语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高校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嘉兴学院双语通识课程中国文化导论,通过师生共同讲述中国故事,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将“道”贯穿于故事之中,构建独特的课堂思政话语体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格、人文素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国家和民族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思政元素突显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植入嘉兴地方文化,丰富了思政元素内容和范畴,显现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此外,相比于其他通识课程,中国文化导论作为传播和推广优秀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教学中并不局限于文化知识层面,而是注重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传播学、社会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创新实践能力,使课程思政的实施更具系统性、综合性和针对性。总之,课程思政建设乃至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构,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课程学习的过程及其育人使命。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涉及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转换和升华。三者的关联和统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并使育人价值和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课程思政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都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教师自身的思政意识和能力;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导论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