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虹 张玉勤 张春琰 杨志梅 李颖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数目日益增大,给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3]。实际上,女性比男性不仅更容易发生骨折,且发病年龄也要早于男性,而骨质疏松性骨折与病人肢体功能下降、残疾甚至死亡密切相关[4]。绝经后女性一旦发生骨折,因合并骨质疏松,骨折后内固定物的牢固程度较差,不仅治疗率较低,且再次骨折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5]。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5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年龄68~92岁,平均(76.50±8.31)岁。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6];(2)年龄≥65岁;(3)病人或病人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人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依从性差;(2)合并代谢性骨病等;(3)车祸、打击等暴力性骨折;(4)肿瘤、结核等疾病引起病理性骨折。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分组:85 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病人,按照是否为再次骨质疏松骨折分成2组,其中新发骨折组40例,再次骨折组45例。
1.2.2 一般资料收集:对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冠心病病史等。
1.2.3 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入院当天均通过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 (BMD),以T值表示。记录并比较骨折发生部位及运动协调技能,其中运动协调技能是以病人由平卧位到站立位的转换时间为观察指标。入院后第2天采集外周静脉血后应用强生Vitros V5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PG、BUN、肌酐(Cr)、ALT、AST、白蛋白(ALB)、TC、TG、HDL-C、LDL-C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等。
2.1 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冠心病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发骨折组相比,再次骨折组年龄更大、BMI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n,%)
2.2 2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2组BMD、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及T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和生化指标比较
2.3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BMI≤21.00 、BMD的T值<-3.50、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20 s及TALP≥110.00μg/L均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一项针对年龄≥65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长期随访研究指出,初次骨折后病人1年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为10%,2年内发生的可能性为18%,5年内发生的可能性为31%[7]。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老年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钙丢失增加,因此本身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人群[8],本研究发现年龄≥75岁是老年女性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的丢失进一步加大,再次骨折的风险也会增大。本研究发现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20 s是老年女性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初次骨折会造成病人肢体协调性大大降低,因此跌倒致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BMI是反映病人营养状况的指标。本研究发现BMI降低也是老年女性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老年人群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肌肉平衡协调功能的下降导致跌倒的风险增加。本研究中,虽然2组病人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均低于正常指标,说明病人均存在一定程度营养不佳的情况。有研究指出,骨强度主要取决于BMD,BMD的降低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9],本研究发现BMD的T值<-3.50也是老年女性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已经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女性病人,在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同时,定期通过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定BMD也是预防再次骨折的关键。本研究还发现TALP水平升高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相关。实际上,TALP是骨质生成的指标之一,血清中主要来自于骨骼及肝脏,当发生骨质疏松时,来自骨骼组织的碱性磷酸酶减少相对少见[10],但会出现代偿性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水平活性增高。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相对较小,且为单中心、回顾性的研究,未来还需要多中心且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年龄大、BMI和BMD较低、平卧至站位转换时间较长及TALP水平升高均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