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学伴”提升中学历史精准教学

2021-08-02 09:55俞达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6期
关键词:精准教学大数据核心素养

俞达文

【摘要】大数据精准教学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课前(大数据学情诊断)、课中(人工智能教室)、課后(微课教学资源推荐,自主学习)的教学闭环场景。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深刻地改变教育样态,“互联网+”思维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已屡见不鲜,精准高效教学模式是突破传统、面向未来教学的一种趋势,作为教育一线教师应跟随趋势变化,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以“智慧学伴”大数据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为改进传统课堂教学并提升精准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学;核心素养

“智慧学伴”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高精尖创新中心研发的一款自适应学习平台,具有“全学习过程的数据采集、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模、学习问题的诊断与改进、学科优势的发现与增强”等特征,以练习测评、学习交互、作品分析等作为数据汇聚的主要方式,采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使学习评估有证可循,逐步从经验评估走向依据学科数据分析的发展性评估,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撑。笔者结合“智慧学伴”的平台优势,尝试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新授课中应用智慧学伴。

一、认清学情,理解历史学科能力

笔者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一定的理解基础,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但从历史视角分析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尚不具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培育学生的这一方面能力。北师大高精尖中心根据中学生学习真实发生情况,研制出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框架“3×3学科能力框架(表1)”,是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结果性目标进行细化,该框架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对应三个层次。

A学习理解:对已学知识的识记、理解。

B应用实践:运用已学知识解答相似的新情境中的问题。

C迁移创新: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运用新材料、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并加以论证。

经过我校“智慧学伴”平台大数据连续应用,我校学生A学习理解层面普遍掌握基础较好,B层级应用实践对广大临界生比较吃力,尚不具备第三层级迁移创新,故而教师实施教学过程,重点在培育学生迁移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实践能力,尊重基本学情。

二、实施精准教学,提升核心能力

(一)课前学情诊断,精准建构教学目标

笔者所在学校为全日制民办寄宿学校,学生每周放一次假,学生回家才能利用上电子设备网上学习。因此,每周五放学前,笔者都会在“智慧学伴”留一些下周的预习作业,题量不大,以客观题为主,要求学生认真作答,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初步学情诊断。通过《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学生课前自主做题,教师可以精准获取学情,并结合学生薄弱知识点和能力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确立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日、中美建交等基本史实,并理解中国为何能在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为何在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3.自主建构本课思维导图

(二)课中精巧设问,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导入新课】

由好看视频《中国重返联合国》导入新课,学生能从视频直观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教师设置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师问:结合《中国重返联合国》视频和教材第一子目所示知识,为何20世纪70年代中国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生认真思考并答: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2.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3.中国开展积极的外交,加强与亚非国家团结与合作。

师总结并过渡: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有三件大事,除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还有其它两件大事,同学们知晓么?请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并思考为何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学生思考后回答: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师问:同学们非常棒,找得原因是正确是,让我们通过“智慧学伴”微课资源了解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师问:请同学们梳理中美关系70年代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生答:

1.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华,“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民间的交往一时轰动全世界。

2.1971年7月,美总统代表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美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师总结并过渡:中美关系的缓和进一步促进中日关系的缓和,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正式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接着,许多国家与中国纷纷建交,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改革开放后,中国仍秉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学们能从课本中提取哪些成就么?

生答: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

师总结:同学们很棒,回答的很全面,是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以及所学其它知识,思考:你认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猜你喜欢
精准教学大数据核心素养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基于VBA控件技术与精准教学理念的授课课件设计实践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