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梅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广告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教学为例探索融入教学路径以玉林本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平面设计教学为例,介绍了教学设计原则及方法、总结实践经验,培养技能与本土文化双管齐下的本土平面设计人才。
关键词: 本土文化;;平面设计;第二课堂
一、引言
玉林,具有独特文化。玉林原名为鬰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玉林在经济、文化、民俗习惯、饮食文化都有丰富的资源。基于本文作者参与我校教学改革项目《本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路径的实践探索——以玉林为例》过程中,充分了解本土独特的自然特征、人文风景、自身文化,综合当地中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要求,借鉴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确定教学内容的方向。
二、探究的意义及价值
平面设计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设计能力,因此实践的布置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进行提高。不过,我们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平面设计的教学和实践常常是脱离的局面,脱离生活,盲目地模仿国内外等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式,简单地追随“拿来主义”,反而让最后的作品失去了立场与创新性,毫无创作特色可言。不难发现,在平面设计第二课堂教学中进行本土化资源的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玉林本土化资源带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是在综合活动实践第二课堂(平面设计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的便捷资源。许多学校以当地本土资源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但在平面设计第二课堂实践方面,地方性资源的运用存在明显的不足/ccDPFPgVBTQaE93j03IJL9h53e298OCUoz6ytxKnlM=,已然成为一个薄弱地带。而为了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促进中职院校学生技能与热爱家乡的情怀,我们必须思考本土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合理运用的问题。我们需要将本土的一些特色性资源运用到第二课堂教学领域,从而文化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实现文化认同,不仅培养一批“热爱家乡”中职生,还培养一批本土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本土文化人”。
三、融入教学路径的原则
(一)本土化原则
每个地域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充分运用学校地理位置,结合玉林本土丰富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第二课堂教学,积极寻找玉林本土现有的设计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突显本土与职业元素相结合的玉林本土文化企业,如玉林老芳食品有限公司是基于玉林非遗文化小吃—玉林牛腩粉传统技艺基础上构建的,其在创业初期,需要大量的设计,比如视觉设计、礼品盒设计、海报设计。
(二)发展性原则
在第二课堂中以电子商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平面设计类的第二课堂作为教学内容,因此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学生发展应优先运用决定意义的资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师生间的互相协作,可得到比自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三)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是将本土化资源应用于平面设计第二课堂教学中,检验其实用价值是否具有重要的标准。需要充分考虑空间、时 间、经费等因素的合理、科学性,确保教学任务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实施。
(四)市场化原则
作为设计类教学的教师要时刻关注设计应用类产品的市场情况,在本土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关注市场变化,亲身经历和感受设计应用学习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融入教学路径的总结
(一)注重经历与体验,提高学生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中平面设计第二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立足于学生的社会原初体验,以此为基本点设置的课程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要体现其活动性,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自我效能的实现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感,以活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本位的价值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在活动中彰显独立人格、提升能动性、创造性的有效平台。
(二)注重传承与发展,强化理论与实践技能相连接
杜威OS8rnurv6P7TMeOIem2mAtWY//Q0bFWa5smog+pZs7U=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历史教育就是从社区、乡土历史开始的因为很多地方行政部门对于其文化遗产关注度不够,存在有意无意的破坏问题因此同样需要做好传承与发展文化的工作。不过我们在教学中观察到,一些学生对于家乡的人文、文化、地理特色、 风俗习惯等把握不多,也没有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传承好本土文化就需要将校园课堂开辟为重要战场, 以其为载体,强化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认知,在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自觉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承者。
( 三) 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具有特色并具有借鉴意义的实施路径
地方差异性和丰富性的文化资源,是第二课堂教学在进行活动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到的内容,这也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关键所在。玉林文化是桂东南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充满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产特色类企业文化,这都为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平面设计教学活动获取更多的地方性资源创造了便利条件。
本文以玉林本土文化融入第二課堂平面设计教学为例,介绍了教学设计原则及方法。本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具有历史沉淀,也是平面设计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具备十分关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关颖. 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离中美术社团活动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雕塑社团为例[D].2017.
[2]钟业区.浅谈平面设计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构建[J].创新教育,2018.
[3]刘云风. 社团课程实施的瓶颈与对策[J]. 内蒙古教育,2018.
[4]李雪峰.基于海洋文化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海头中学为例[D].2016.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综实践活动课程路径的实践探索——以玉林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ZZJG2020B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