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杨琳娜
(河南省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信阳464000)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属慢性胃炎,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现阶段,临床对BRG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多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给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促进剂等治疗[1]。研究指出,胃动力促进剂、质子泵抑制剂、胆汁酸络合药物联合应用于BRG患者,可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减轻胃黏膜损伤,改善临床症状[2]。本研究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艾司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BRG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7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一般资料 常规组(n=47) 实验组(n=47) t/u/χ2 P性别(例) 男女年龄(岁)病程(个月)腹痛程度 0级[例(%)] 1级2级3级胃镜检查严重Ⅱ级程度[例(%)]Ⅲ级301725~72(44.87±7.93)5~31(15.09±4.28)2(4.26)17(36.17)21(44.68)7(14.89)29(61.70)18(38.30)311624~73(45.38±8.26)5~33(15.42±4.51)3(6.38)18(38.30)20(42.55)6(12.77)31(65.96)16(34.04)0.0470.3050.3640.4680.8290.7610.7170.6400.1840.668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严重程度分级Ⅱ~Ⅲ级;伴不同程度上腹疼痛、胆汁性呕吐、反酸等症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既往有慢性肝胆胰病史;既往有胃肠手术史;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治疗;伴严重心、肝、肾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均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3.1 常规组 早餐前0.5 h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80046),20 mg/次,1次/d;同时,餐前0.5 h口服多潘立酮片(国药准字H20123058)10 mg,3次/d。持续治疗1个月。
1.3.2 实验组 于常规组基础上餐后嚼服铝碳酸镁咀嚼片(国药准字H20093606),1 g/次,3次/d。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1)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包括腹痛、呕吐胆汁、腹胀、恶心。严重程度:无为0分;有轻微不适感为1分;明显但不影响生活为2分;严重影响生活为3分。发作频率:无为0分;每月发生为1分,每周发生为2分,每天发生为3分。两种积分相加为症状积分。(3)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积分,其中胃腔胆汁:0分为无,1分为少量胆汁,2分为中量胆汁,3分为大量胆汁;充血水肿:0分为无,1分为黏膜散在水肿、充血,2分为部分黏膜明显水肿、充血,3分为黏膜广泛水肿、充血;糜烂:0分为无,1分为无出血点、糜烂,2分为无糜烂灶,3分存在局部糜烂。(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空腹抽取3 ml静脉血,离心,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5 疗效判定标准 胃黏液清亮,幽门口无黄绿色液体为痊愈;胃黏液清亮,幽门口存在少许胆汁反流物为显效;胃黏液黄绿色液体量及颜色减轻,少量反流物溢出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将痊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6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胃镜积分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胃镜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镜积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胃镜积分对比(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糜烂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常规组组别 n 胃腔胆汁治疗前 治疗后充血水肿治疗前 治疗后4747 t P 2.15±0.632.12±0.710.2170.8290.34±0.23*0.65±0.29*5.742<0.0012.58±0.312.55±0.340.4470.6560.27±0.15*0.75±0.31*9.555<0.0011.11±0.421.09±0.450.2230.8240.28±0.09*0.49±0.14*8.650<0.001*
2.2 两组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积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症状积分对比(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n 腹痛 呕吐胆汁 腹胀 恶心治疗前实验组常规组4747 t P治疗后实验组常规组4747 t P 3.48±0.863.57±0.930.4870.6270.61±0.29*1.32±0.76*5.984<0.0012.79±0.762.85±0.830.3660.7160.28±0.07*0.54±0.35*4.994<0.0014.20±1.054.17±1.020.1410.8890.68±0.34*1.41±0.82*5.638<0.0013.09±0.843.18±0.950.4870.6280.45±0.12*0.96±0.41*8.184<0.001
2.3 两组PGⅠ、PGⅡ水平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PGⅠ、PGⅡ水平对比(μg/ml,±s)
表4 两组PGⅠ、PGⅡ水平对比(μg/ml,±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PGⅡ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常规组组别 n PGⅠ治疗前 治疗后4747 t P 171.38±19.27173.52±21.050.5140.60898.63±15.76*119.82±17.85*6.101<0.00116.05±3.0816.19±3.150.2180.82810.84±2.09*13.06±2.38*4.805<0.001*
2.4 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疗效对比[例(%)]
研究认为,BRG发病机制可能在于胃部幽门松弛,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水平异常,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溶血性卵磷脂、胰酶、胆盐等)反流入胃,溶解胃黏膜胆固醇及磷脂,使胃黏膜屏障遭到破坏,进而引起氢离子、胃蛋白酶渗入胃黏膜,诱发胃黏膜炎症[3]。BRG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诱发胃溃疡及严重化生性胃炎,甚者诱发癌变[4]。
现阶段,抑酸剂联合胃动力促进剂仍为治疗BRG的主要方案。多潘立酮为常用胃动力促进剂,可促进十二指肠协调性收缩,增加胃蠕动节律,有效抑制胆汁反流[5]。质子泵抑制剂为目前效果最为理想的抑酸剂,艾司奥美拉唑为其代表药物,可迅速抑制胃酸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6]。而铝碳酸镁活性成分水化碳酸氢氧化镁铝具有独特层状网络结构,可迅速中和胃酸,并与胆汁酸选择性结合,维持胃内适宜酸性环境[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胃镜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艾司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BRG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实验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艾司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可降低BRG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减轻胃黏膜损伤。
综上可知,艾司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BRG,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