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伟
【摘要】文章深入挖掘了深度学习的本质,明确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积极探究了实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从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适度、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小学生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过程教学;有效策略
一、引言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尤其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往往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数学学习需要较好的理性思维,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受年龄阶段制约,小学生身心发展还未健全,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原有的“以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促使小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因此,急需深入探究实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真正从培养学生素养出发,全面发挥数学学科的价值和作用。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本质
“深度学习”是基础教育领域比较熟知的重要名词,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其以“浅层学习”为对比概念,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关键性能力,如沟通协作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从而真正学会学习[1]。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深度学习要求小学生学会具有可迁移性的数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而且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深度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提升,更是数学思维、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充分彰显数学价值。
三、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基本原则
(一)做好课前学习准备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度学习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教师要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即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预习工作,让学生明白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完成对相关数学题的解读任务[2]。深度学习对预习结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二是掌握基础题的解题方法,三是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并清楚自身学习的难点所在,做好相关标记。整个预习过程不仅要有教师的深入指导,更关键的是教师通过循循善诱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将学习内容趣味化
小学生的身心还未完全发展成熟,专注力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师应将理性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化,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也是深度学习的重要要求之一。教师在选择数学题目时,应充分挖掘题目中的趣味性,避免因“死教教材”而影响深度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在好奇、感兴趣的条件下完成学习内容,这点非常关键[3]。以“三角形稳定性”内容为例,此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师可以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三角形、四边形,在操作中了解不同形状的稳定性,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探讨,让学生在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比较中深入明确三角形稳定性的基本原理,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确定鲜明的学习主题
所学内容必须具备鲜明的主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要求[4]。只有明确学习主题,才能更好地组织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深层次的学习。深度学习的实质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逐步解決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深度学习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度,为学生提供可思考和可挖掘的空间,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四、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一)选择适切的教学目标
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要以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为依据,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点,深入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而确定与其相适合、相贴切的教学目标,避免出现所谓的“超标”现象。尤其是在三维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同时要注意目标设置的梯度,既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具有层次性[5]。
以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教学内容为例,可以将本节课的课程目标设置为:第一,学会利用画图法或列表法解决比赛场次问题;第二,能够利用列表法整理有用的实际题目信息,探索其蕴含的规律,小组合作找出解决办法;第三,学会积累经验,掌握有效解决比赛场次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贴合度
无论哪种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深度学习尤为强调教学内容选择的贴合度,过于简单或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都不利于深度学习的开展,均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紧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学科的内容体系,把握好知识间的过渡和联系;二是以小学生认知水平为重要依据,牢牢围绕培养高阶思维和发展关键能力选择教学内容。
以“长方体表面积”教学内容为例,尽可能地为学生设置具有多样性的问题,如:“求一个长为12厘米、宽为6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在此题干下可以设置多个细化的小问题:“沿着长方体的宽将其分成2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若分成3个,表面积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不断调整问题的前提条件,改变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并能够进行有效总结,深入探究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
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是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接受需要一个全面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提出问题激起探究欲,到解决问题深入反思,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参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清楚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安排“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教学活动,同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观察、对比、猜想、操作、推理等环节。
以“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为例,在学习活动中既要让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基本原理,又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三个内角的变化,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很容易得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但三角形内角和始终为180°。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数学原理,学会运用数学技能解决疑难问题。
(四)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教育
深度学习尤为注重在形成知识过程中的教育,强调学生亲身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认知数学、感受数学,从而达到理解数学的目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知识在其头脑中形成的过程,是其利用数学知识完善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6]。
以“圓柱体表面积”为例,相比于长方体表面积内容,此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此节课内容划分为三个授课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进而带领学生认识圆柱体的特点,深入分析圆柱体表面积由哪几部分构成。
第二个阶段,组建小组,开展组内合作讨论学习。先将圆柱体模型展开,让学生亲眼见到圆柱体模型的构成,并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相关数据,进而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此阶段不仅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数学操作体验。
第三个阶段,为学生提供一个实心的圆柱体模型。学生采用前面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两个圆形的面积,但在计算圆柱体侧面积时因无法将其展开而遇到了困难,这使得学生感到疑惑。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较为具象,在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进行转化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构建完善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有效衡量深度学习开展成效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应是全面且客观的,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具体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将深度学习的成效和价值评价出来,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7]。除了终结性评价之外,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尤其是对其主动性、参与度做出考核。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完善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有效指导,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数学深度学习的目标。
五、结语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深度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不断强化数学课的设计梯度,兼顾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营造积极的氛围,同时在小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培养其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李振刚.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例谈[J].考试周刊,2020(71):69-70.
林秀平.精巧设计教学,探寻小学数学深度思考出路[J].新课程,2020(34):10.
何微.深度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新课程,2020(35):26.
洪龙居.深度学习下如何促进小学生数学学力发展[J].考试周刊,2020(76):64-65.
蔡伶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探析[J].黑河教育,2020(09):65-66.
陈雪.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探究[J].名师在线,2020(25):79-80.
方美红.深度学习:基于“学”的视角重构小学数学课堂[J].教育科学论坛,2020(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