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远新
摘 要:学前教育国学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在学前教育中融入国学教育实践活动,以新中式幼教的教学技能为核心培养目标,通过文化的熏陶,陶养性情,提升底蕴和文雅的行为习惯,培养“兴学立师、蒙以养正”的新一代国学幼师。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国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1 — 0151 — 04
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虽然对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幼师具有重要作用,但不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和国学幼师的培养,表现在:
第一,由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和行为习惯不良,重技能轻理论现象突出,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带来巨大挑战。尽管近年来取消了教育类单招,但依然改变不了教育类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的现象。构建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国学课程体系,弥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有重要作用。第二,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长期从事幼教事业的意愿不强,学生改行、从事小教,培训机构等在客观上造成幼儿教师的巨大缺口。根据用人单位幼儿园园长反馈,部分学生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不能吃苦耐劳,频繁跳槽,近年来报道的幼儿园虐童事件更是给幼儿教师的培养敲响了警钟。国学特色课程里生涯之路、处事之法、立业之要等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师德师风、教育情怀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第三,现阶段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国学幼师培养要求。现阶段大部分国学特色幼儿园只是简单的经典诵读,国学绘本阅读等,不能把国学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有机融合,与学前教育国学特色课程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国学特色课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融入民间游戏、匠人手工、国学微话剧与节目创编等课程,培养既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国学教学实践技能的人才。第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快餐文化,导致现在大学生盲目崇洋媚外、过洋节等现象,造成中国传统美德的丧失。幼儿教师的国学修养直接影响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所以国学幼师课程对培养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心的幼儿教师至关重要。
1.1国学特色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的需要。
隨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学热已风靡全球。“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合则强,孤则弱”“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强不执弱,富不侮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舞台上多次引经据典发表中国声音,引起全世界的共鸣。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兴起对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也催生了既懂专业又懂国学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我国以“堂、塾、馆、院”命名的民办国学教育机构有近万家,国学教育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国学热的兴起,直接引发国学幼儿教师需求量的急增,据全国招聘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国学幼儿教师缺口量在100万人以上,且国学幼儿教师的薪资比其他科目的老师要高很多,月均工资在4000元以上,一线城市月薪高达8000~10000元。
1.2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201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意见》要求制定幼儿园玩教具和图书配备指南,广泛征集遴选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优质游戏活动资源和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特色的绘本。《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截止目前,学前教育专科毕业生仍是幼儿园教师的主力军,在地级市尤其明显。所以,办好地方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直接关系到地方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家庭的幸福。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在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中,学前教育是最需要率先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因为学前教育是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如何让中国所有的幼儿园,能够广泛开展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一。
1.4对提高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重要意义
幼儿教师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和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所以幼儿教师的榜样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1.5落实课程思政的需要
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的营养,植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高职学前教育国学课程旨在通过《人文美与教师常礼》、《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等课程的设置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文化自信的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6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中包含大量国学内容,而且需要大量的积累,所以国学课程的建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顺利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具有帮助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国学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在全面分析幼教行业和传统文化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并与国内国学幼儿教育标杆企业童学文化公司旗下的童学馆、童仁至德、汉蕴文学合作,共同分析与传统文化相关幼儿培训机构、幼儿园、在线教育对国学幼教人才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同时结合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的要求,构建以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教学技能为主线的国学幼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1学前教育国学课程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国学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以培养广泛适应常规幼儿园的“高素质老师”,精准适应国学幼儿园、培训机构的“精准人才”为目标。
2.2学前教育国学课程理念
国学课程教学理念与国学教育实践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教学技能培养为核心,文化底蕴和职业生涯规划为辅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贯穿3年,从四个维度展开:练课打底——基础教学技能夯实;领域扩展——专业教学技能深耕;文化拔高——文化素养提升;职业规划——职业能力成长。
2.3学前教育国学课程结构
学前教育国学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素质拓展课四类。
必修课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统美德和良好的文明礼仪,课程有《人文美与师德教育》。《人文美与师德教育》具体涉及:面容之美、言语之美、举止之美、着装之美、收纳之美、礼仪之美、内涵之美;情商修炼、孝道唤醒、生命教育、师道树立、立志攀登。专业课包括国学与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融合课程,语言领域课程名称为《国学启蒙与语言领域教学》,内容包括诗文节奏韵律、吟唱诵读;社会领域课程名称为《国学启蒙与社会领域教学》,内容包括德行与社会化、礼仪品德;艺术领域课程名称为《国学启蒙与艺术领域教学》,内容包括诗画手语、民乐民舞、德音雅乐;健康领域课程名称为《国学启蒙与健康领域教学》,内容包括节气与身心,民间游戏体育;科学领域课程名称为《国学启蒙与科学领域教学》,内容包括益智玩具、天文农务、数理。
将国学经典融入培养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恰当计划与实施能力中。相应的课程有《<弟子规>一日生活融入指导》、《传统游戏活动指导》、《古诗文律动与吟诵技巧》、《成语講故事》、《中国风的环创设计》、《传统活动策划与节目创编》等、。
选修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和针对学生兴趣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国学特色课程,主要有《传统活动策划与节目创编》、《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国学经典选读》、《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等。
实践课程包括国艺技能兴趣小组(茶道、古典乐舞、国画、书法等),社会少儿国学体验馆见习、中西合璧幼儿园见习、少儿国学展演活动实习、国学特色少儿游学活动实习和国学特色幼儿园实习等。实践教学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发挥校内外实训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提高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岗位群要求的主要职业能力。
素质拓展课程主要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传统文化美德和国学修养开展的实践活动。如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成语故事比赛、节气民俗活动等,开展孤儿院、敬老院自愿活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开展给爸爸妈妈洗脚等活动践行“百善孝为先”之美德。学前教育国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如表1。
课程考核采用“多元评价”考核办法,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注重学习过程,又注重学习结果;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考核,采取开卷、闭卷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兼顾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专业技能考核以能够体现学生对本技能课程的掌握情况为依据来设置考核内容,以实际技能操作为主,课堂内外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技能掌握情况。课程学期成绩由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60%)、期末成绩(20%)构成。
3.1建设国学幼师课程实施、管理、评价体系
第一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围绕四个维度展开,各有侧重: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专业认可,夯实基础。学生入校后,先安排新生入学讲座和专业入门教育,认识传统文化意义,了解未来就业岗位对国学幼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树立职业意识,规划职业生涯。课程设计方面,以基础教学技能为主,教学内容和形式主要围绕学生兴趣度和可视化才艺展开,为教学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夯实基础,专业深耕。
教学能力: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五大领域教学法、环境创设、活动策划、节目编排等课程为核心,进行专项技能实训,掌握国学幼师必备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同时增设理论课程,融入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证内容。定期组织职业大赛专项辅导。最后4周陆续组织供需见面会,邀请企业或依据校方安排入校考察,通过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为就业工作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一专多能,全面提升。前3-3.5个月在实训基地进行技能集训+考证辅导+就业指导,通过考核后派遣实习,进行就业安置。
课程由具有国学幼教实战经验的企业师资和学校专业教师授课,以不同品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展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陶冶性情、提升艺术品味、培养中国文化思维,养成不确定竞争环境下的创业力与就业力,真正孕育懂学前教育、懂教育行业应用场景,具备将国学幼儿化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中式幼教人才,助力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 考 文 献〕
〔1〕梁健.国学教育“四三二一”模式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国学教育的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8,(06).
〔2〕龚红林,王兆鹏,朱向红,梁娟娟.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05).
〔3〕孙瑜,张梦瑶.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国学教育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4〕谭芳.基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切入点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04).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