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特东 朱锦涛 许鹏杰
在临床中直肠癌属于常见的下消化道恶性疾病之一,尤其近些年随民众生活方式、饮食行为的改变,疾病发生率急剧上升,在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中排列第4位,严重令患者生命质量遭受影响。临床治疗方式首选手术切除,但消化道重建与术中出现吻合血运情况有关[1-2]。以往直肠癌手术是以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高位对该动脉进行结扎[3]。而近年随各项技术的开发、引进,腹腔镜、3D技术广泛应用临床,令各类疾病手术更加简单化,且可对左结肠动脉进行保留[4]。为探究其效果性,本次以直肠癌患者为例,旨在探究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本次纳入78例患者,纳入时间2017年1月,截止时间2019年4月,应用Excel表格对患者资料进行记录,不同治疗方式分两组(每组39例),传统直肠癌手术为对照组,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手术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4:15,年龄区间40~73(56.5±9.0)岁,学历类型:本科以上11例、大专以上10例、高中以上11例、初中以上7例;试验组男女比例为25:14,年龄区间41~74(57.5±9.5)岁,学历类型:本科以上12例、大专以上11例、高中以上11例、初中以上5例,两组从临床资料对比,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1)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存在大便性状等症状;(2)无手术禁忌证;(3)≥39岁、≤74岁,神志清晰,沟通顺畅;(4)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2)同时参与另一研究;(3)妊娠、哺乳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两组患者给予全麻,采取头低足高截石体位,人工气腹建立在肚脐。在观察孔置入10 mm套管,将两个5 mm套管分别在左侧腹部置入,右侧下腹分别置入5 mm套管与12 mm套管,进镜后实施常规探查。术中,将乙状结肠拉扯至左上方位置,全部暴露乙状结肠系膜与后腹膜。在骶骨胛水平中应用超声刀切开,顺神经表现行解剖,并达到肠系膜下以及动脉根部位置。在乙状结肠系膜后方位置,并顺沿肾筋膜与融合筋膜间隙作游离,暴露左输尿管、外侧生殖血管,充分游离降结肠与乙状结肠系膜。
在此手术基础之上,试验组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使用超声刀在非工作面对血管根部进行充分游离,分别将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系膜各个分支及直肠上动脉进行显露,对血管周围淋巴、脂肪组织进行清扫,对左结肠动脉进行保留。并在其分叉以远处切断肠系膜下动脉,沿冻结肠动脉降支并对其降结肠系膜切断,对结肠边缘血管弓进行保留。
对照组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外侧将出肠系膜下静脉解剖,并对其周围脂肪、淋巴结至左结肠动脉将至水平进行清扫,对左结肠动脉组不保留,并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直接进行高位并切断血管。
手术完成之后,保证近端肠管无张力的情况下至耻骨联合,选用适当型号的管状吻合器,充分扩肛后经过肛门行端端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镜下完成吻合后,对吻合口肠管颜色细心观察。
术中、术后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排气。
住院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
生活质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我院自制生活质量评分表,总分0~100分,内容包含四项,每项25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佳。
统计分析资料一般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数据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术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 (±s,n=39)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 (±s,n=39)
组别 术中指标 术后指标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进食流质食物时间(h) 术后排气(d)试验组123.12±14.2455.01±8.2446.71±6.582.34±0.32对照组124.24±14.2753.78±8.1453.11±6.844.11±0.62 t值0.3470.6634.21115.861 P值0.3650.2550.0000.000
试验组住院时间(7.24±0.97)d、对照组住院时间(12.13± 1.22)d,试验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93,P=0.000)。
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分,±s,n=39)
表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分,±s,n=39)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状态 社会交往 自护能力试验组23.41±1.2323.45±1.2723.28±1.1223.49±1.26对照组19.78±2.6519.82±2.6819.98±2.7119.99±2.72 t值7.7597.6447.0287.292 P值0.0000.0000.0000.000
在临床中手术治疗是直肠癌治疗的最有效方式,而关于处理肠系膜下动脉对左结肠动脉是否保留临床已争论很久[5-6]。学者各执一方,认为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手术操作过程可简单化,同时最大程度松懈组织降低吻合张力,以及对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进行完整清除而从解剖角度看,结肠血供直接来源边缘动脉弓,以及边缘动脉弓与主要结肠动脉起到了相互连接的作用,同时边缘动脉弓的完整性、灌注性、通畅性可对肠管血运好坏、肠管存活有直接性关系[7-8]。故而,认为保留左结肠动脉,可对远端肠管的血运进行保障,利于术后患者早期肠胃功能的恢复。从手术操作方面看,保留左结肠动脉操作处理虽比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略复杂,但相对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术式,很少需要加做末端端回肠造口[9-10]。以及对比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术优势在于:(1)3D腹腔镜辅助下,视野更为清晰,对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区域淋巴结可实现彻底清扫;(2)有效保障远端肠管血供,加快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术后安全性提高,预后较佳[11-12]。
结合本文数据,给予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手术的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手术指导下,可加快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对于直肠癌患者,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对远端肠管血供保障,进一步加快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说明了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直肠患者中的安全性。以及在提高患者安全性的基础之上,试验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手术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还可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令患者各方面得到提升。
综上,保留左结肠动脉3D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同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