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焱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热潮。随着新课改目标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弱化了核心素养,因此,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实验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时间较短
现阶段,很多教师采用视频播放实验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该方式让学生只能观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无法进行实际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背诵实验,这种死记硬背只会让学生感觉实验枯燥,感受不到学习乐趣,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实验教学,也体会不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教学设施有限,实验教学推进难度大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学校对于物理实验投入的时间较少,很多时间用来刷题,另外,教学实验设备陈旧,很多设备已经无法投入使用。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1.注重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大部分教师主要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两种方式。应重视示范实验,以示范实验的形式,激发学习动机,活跃思维,示范实验时应创设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光的全反射教学中,由“黑猫变白猫”组成。学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观察到某种神奇的景象。黑猫化成了一只“白猫”,但当“白猫”被带走后,白猫再次变成了黑猫。看完整个实验后,学生对光线的整体反射非常好奇。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整体的光反射条件和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加强分组实验,培养科学思维
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差异,尽可能创设小组实验,扩大学习空间,打破传统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方法所造成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学员通过小组实验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开拓思维、辩证思维的发展。它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创设课外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开放。在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安全的角度设计实验和自制教材,有趣、易学,最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通过对教材理论的回顾,揭示物理的奥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校外实验,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知识。教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现了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改革,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4.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
一丝不苟的态度决定一切,特别是物理学本身就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为此,在物理實验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明确告诉学生实验中要使用“测量电源电势、电阻”的仪器。假设学员调整好滑架,注意不要把阻力设得过低,如果没有认真对待,不但实验设备容易损坏,而且实验也不会成功,把严格的种子撒在学生心中,防止浪费,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三、结语
教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根据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对策:提高对核心能力的认识,观察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由于教学实验中的局限性较大,不能反映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校外实验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这些策略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
总之,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学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刘文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2021(4):37.
[2]郭丹.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21(7):24-25.
[3]林小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