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梅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里每节课中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积累本的辅助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出来。
一、语文课外积累本的定义
语文课外积累本,顾名思义就是积累语文课外知识及做题思路的本子,它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个人爱好,对语文知识进行个性化解读的产物,是学生自己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亲手制作的带有自己特色的、只属于个人的独特的复习资料。
二、语文课外积累本实施的目的
语文教学仅靠课本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无法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通过课外积累本的推行和实施,既可以提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改变他们厌学语文的现状,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高考语文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语文课外积累本的素材来源
学生每天的生活轨迹就是“三点一线”,局限在校园这个小圈子里,视野很狭窄,因此,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优越但有限的资源做好积累学习,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各科书籍、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它们进行梳理、整合,慢慢找出规律,最后自我消化、吸收。
四、语文课外积累本的积累方向
语文课外积累本的积累方向必須围绕高考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个大前提,因此,在学生课外积累之前,老师要认真研究历年的高考真题,确定语文课外积累的大方向。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夯实基础,凸显应用,注重创新,在考查德育与智育的同时,彰显德、智、体、美、劳的育人功能。具体体现在题型上,如成语、病句、改错,文言文阅读中的实词、虚词、断句,对古文的理解及翻译,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措施,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则直接偏向于应用文的考查和对时事的解读等。
五、语文课外积累本的实施过程
(一)语文课外积累本的形式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样式、颜色、材质自由选择纸质本子,但要求全班学生的本子大小一样,厚度适中,便于收交和查阅。
2.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找寻适合自己的记忆规律。如以成语为例,有的学生从范围、对象、感情色彩等角度进行整理和积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记忆、理解和运用,效果极佳。
3.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理解和积累。
4.积累的方法要灵活、个性,既可以是一首歌词,又可以是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做到生活处处皆语文,尽量做到积累的知识全而广。
5.剪报,粘贴是一种简洁直观的积累方法。
(二)语文课外积累本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1.养成每天坚持积累的好习惯,并标注日期
语文的课外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从高一开始,每天保证积累一个成语,到高考时就可以积累1095个,这样避免了高三一轮复习时的负担和压力,同时在特定语境的情况下,高考只考查4~8个,这样坚持下去学生成语题的得分率会大大提高。
2.进行个性化标注,加深理解和记忆
课外积累是对知识进行再次理解、消化,所以积累的不同类型的知识可以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方便翻阅时记忆得更快、更准。
3.对于课外积累本,老师要适时进行抽查
每个学生都有惰性,因此,每隔一周或者两周,老师很有必要进行收交和批阅,这样才能既保证数量又保证质量。
4.创造平台,分享交流,互帮互学
教师要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创造沟通和交流课外积累知识的平台,这样学生既可以分享积累过程中的心得和方法,又可以做到知识的互补,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标。
5.问卷调查,及时查缺补漏
每隔一段时间,老师要在全班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广泛采纳学生好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与时俱进,群策群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总之,课外积累是对课内知识的一种补充和延伸,灵活运用课外积累本,将课内、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在老师的宏观调控下,相信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会大大提高,同时语文成绩也会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