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斌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美术教学观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立足于新课改背景,探究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
一、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控制了整个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老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理论,树立生本理念,可以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事物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游戏、问题、场景进行情境创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小小水果店”一节内容时,这是一节工艺操作课,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水果的外形和颜色,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泥塑的形式来表现水果的丰富内涵。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可创设生活中的水果店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生活中学生接触的水果类型非常多,在教学时不可能一一展示给学生,老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分别扮演水果店主和顾客,店主结合屏幕上展示出的水果图片,一一向顾客进行讲解,让购买的人充分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
在进行完这一环节之后,让学生根据刚刚接触到的水果进行绘画泥塑创作,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
成有创意的作品。
在这里,老师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各种水果的特征,让学生有了生活的基础,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艺术形式来表现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借助多媒体平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人”,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视觉观察,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美术课堂上往往容易走神,所以,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借助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功能,可以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在教学中,老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在网上下载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图片或动画视频资料,教学时播放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彩墨游戏”一节内容时,老师先给学生简单讲解一下中国画中水墨画的特征、创作的工具、创作的方法,当学生对中国水墨画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老师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功能,把中国画的技法和线条以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使学生对水墨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画,观察自己在绘画过程中调墨的效果和动画中的差异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借助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思考问题时以发散思维见长,对于外界未知的事物充满了较强的好奇心,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老师在教学时要发现学生的这个特征,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借助小组合作方式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创造能力得到發展,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想
象力。
例如,在学习“泥娃娃”一节内容时,老师可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泥娃娃的颜色和外形特征,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竞赛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通过手工制作,完成了一件件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
总之,在美术创作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知识接受的关键时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新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杨洋.让想象驰骋美术课堂: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9(19):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