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柳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早期预警评分;满意度;并发症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医院内的特殊部门和科室,在收治患者方面往往病情上都比较严重,因此,在重症监护室内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决定了护理人员也要具备更加专业的水平,以免出现护患纠纷。早期预警评分作为新出来的一项护理评估模式,在对ICU患者的病情评估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1,2]。基于此,本文旨在对ICU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后的影响及作用进行进一步探讨,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78例ICU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选其中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常规组,剩下39例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加强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设为研究组,常规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46岁~70岁,平均年龄(54.86±3.88)岁;研究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4岁~72岁,平均年龄(55.02±3.51)岁。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组: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就是在ICU监护期间为患者提供相关治疗,并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格监控,如果指标出现异常,应马上向医生汇报,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1.2.2研究组: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加强对患者的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并根据评分为患者开展更加精细护理服务。制作相关评分表,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呼吸、血压、体温等内容,并结合患者病情的程度,对患者进行详细分类,有利于医生清晰掌握患者信息。患者在精神状态、呼吸、血压等指标评分上在0分~3分之间,体温分数在0分~2分之间,总分应在14分。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分数应大于9分,如果患者病情中等,分数应在5分~8分之间,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分数应小于4分。结合之前对患者的评分情况,为患者提供适合的监护管理。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应先将患者的详细情况告知医生,并提前将急救药品或设备准备出来,并每隔十五分钟,对患者的血糖、心电图等进行测量一次,并将结果详细记录在记录表上。如果患者病情中等,护理人员可每隔三十分钟对患者的指标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在册,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以进一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应每隔一小时的时间里对患者进行测量和记录,同时随时做好为患者转移病房的准备。
1.3觀察指标
满意度情况调查,利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方面,非常满意为10分,比较满意为7分~9分,不满意为7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n×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满意度情况分析。研究组总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1。
3 讨论
需要在重症监护室病房治疗的危重患者的护理,需要确保患者生命得到延续并改善症状。患者虽然在紧急治疗后仍然能够生存,但还是会处于危险中。在监护期间,仍然会有危险事故频发,因此,需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管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并遵从无菌操作。因此,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必须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如早期预警评分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资源,以应对高危患者。将早期预警评分的工作模式应用到对ICU患者的护理中,能够进一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分辨出能够威胁患者生命的具体因素,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能够获得安全保障[3]。同时, 根据本次研究,此项操作简单易懂,在患者角度,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哪怕是一分钟,都是能够决定患者生死的,如果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事故之前,便能够对此进行有效判断,便可以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出现意外的概率。文中通过满意度分析,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将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融入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