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朗读 享受自信

2021-07-25 05:00尹爱爱
教育界·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尹爱爱

【摘要】二年级上册部编本教材中新增设了“我爱阅读”栏目,将更多的课外读物纳入教材中,如何将这些富有童趣的文章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呢?朗读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该栏目的朗读策略:在探索中感受朗读的魅力;在评价中找寻朗读的灵感;在演绎中树立朗读的自信,旨在一步步引导学生爱上朗读,读出情感,建立自信。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1]。为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部编本教材在课文选取上大花心思,尤其是“我爱阅读”栏目的设立,为学生在朗读方面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本册教材在课文的安排上都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的文章为主,很适合二年级学生朗读。由此可见,教师应基于部编本教材,做好“我爱阅读”的朗读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一、在探索中感受朗读的魅力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经历了一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但仍保留着天真、活泼的童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部编本教材朗朗上口、充满童趣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朗读以多种形式穿插其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朗读形式上的多样性

朗读可以是枯燥的,也可以很生动、很有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方案,在朗读上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爱上朗读。

男女生分读不仅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在朗读上可以有不同的语音特色。《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出现了鲤鱼妈妈、乌龟阿姨及青蛙妈妈这三个角色,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让女生来扮演这些妈妈的角色,而男生则来扮演小蝌蚪的角色。在这样演一演的环境氛围下,学生自然会更认真地朗读课文。

师生合作读不仅可以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还能够避免课堂上大家都不愿意读反面角色的尴尬。例如,在教学《寒号鸟》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不愿意选择寒号鸟这个角色进行朗读,这时,师生就可以合作的方式去朗读课文,让学生扮演喜鹊。这样,学生不仅能将喜鹊的勤劳朗读得更加生动,还能体会到寒号鸟的懒惰。

同桌交流读不仅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还能减少一个人朗读的枯燥感,同时,同桌间还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文时,教师让同桌间互相配合着讲故事,不仅能让学生发现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续编故事的能力。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一文,与绕口令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教师可在班级中开展绕口令争夺赛,让學生在扎实认识文中生字的基础上,自行准备绕口令。学生纷纷展示自身的实力,一个个快节奏的绕口令在班级里响起。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以rap的形式朗读文章,形成了独特的朗读韵味。

(二)朗读时间上的延伸性

我们说“提笔即练字”,那么同理可推“开口即朗读”。在教学《拍手歌》时,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后,带领学生玩起了拍手歌游戏。学生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游戏,在课间休息时,仍有很多学生继续玩这个游戏。

此外,教师还应和家长沟通,把朗读延伸到家庭中。《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中出现了“播种”“采桑”“插秧”等农事,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毕竟没有亲身参与,不能真正体会“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的感觉,这时,家庭诵读就能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播种”“采桑”“插秧”等农事活动,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朗读内容上的丰富性

二年级上下册“我爱阅读”栏目共有16篇文章,每篇阅读文章的安排都紧紧围绕单元的学习主题,做到了课堂向课外的延伸。通过归纳整理,笔者发现这16篇文章,乍一看显得很零散,但是内在逻辑上还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诗歌类朗读从简单的识字要求一步一步地上升到朗读节奏的要求,再进一步升华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态度的要求,这是随着学生的学习认知层面进行的递增。童话故事则要求学生对大篇幅文字阅读有一定的速度。而且这些童话故事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在一起,而是通过逐步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速度。故事类文章多以人物故事为主,旨在让学生通过朗读这些课文继承和发扬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2]。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将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文章及时进行归纳、整理,与课文形成联系,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朗读能力。

二、在评价中寻找朗读的灵感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同样,好的朗读也需要中肯的评价引导。因此,建立一套完成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教师应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班级的评价体系。

(一)精练到位的评价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就要不断精练自己的语言,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不足。浙江省教坛新秀祝响响老师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文时,注意到学生在朗读“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时不够自然,朗读很吃力,就及时打断学生,并亲切地提醒学生:我们朗读不需要思考太多,只需要怎么自然怎么读。同时,还提醒学生要想读出纸船漂了很久的感觉,只需要读好“漂哇漂”这三个字。这样,学生立刻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读出了想要的感觉。这样的评价不但及时而且到位,学生一听就能明白。这与以往很多教师在教学朗读时泛泛而谈的评价语相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能促进学生进步。

(二)无声坚持的评奖册

除了语言上的鼓励,教师还可以将这些鼓励物化,朗读积分制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手段。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每天朗读10分钟,每次完成任务积一分,并让家长在朗读卡上进行记录,如果有坚持一月的,可以用积分在教师这里换取小话筒胸章;坚持一个学期的可以到教师这里换取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一本。物化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学生愿意朗读了,慢慢地就会爱上朗读。

(三)你追我赶的竞赛制

教师可在班里开展“朗诵小达人”评选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组时按照自愿组团的原则,让学生自由组合。教师可以在每周二下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由“观众”投票选择出最优秀的三位同学进入月赛。对于月赛,教师要设定主题,给学生一周的准备时间,在月赛中角逐出前五名,最后由这几名同学进行最后的总决赛。

(四)引领示范的家庭秀

学生的朗读不应只简单地停留在学校层面,一个优秀诵读家庭的示范引导作用可以影响一大批相同的家庭。教师一味地强调诵读的重要性,一味地要求学生回家多多阅读,远远比不上一个家庭的亲身示范。因此,在不断传授给学生朗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积极呼吁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朗读学习中,由此,一个个优秀诵读家庭就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他们带给学生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感,而是真正的朗读水平的提升。

三、在演绎中树立朗读的自信

(一)小舞台上勤练习

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多的朗读舞台,笔者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在班级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班级朗读会。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结合“我爱阅读”栏目中那些朗朗上口的文章,让学生自由准备朗诵需要的材料,在班级朗读会上进行赛读,以不记名的形式投票选出班级朗读“每周之星”。当一个月结束时,“每周之星”再进行比赛,选出“每月之星”。“每月之星”将有机会代表班级在全校的周队日活动中进行朗诵。例如,本册我爱阅读中的《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这一课,在班级朗读会上,举办的是拓展性的绕口令比赛,选出最优秀的朗读者。教学《十二月花名歌》时,笔者让学生动手制作了各种花,并允许学生组团参加诵读比赛。

除了在班级层面开展朗读会,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如凭借每学年一次的少先队活动课的机会,选择部分学生准备一个朗读节目。有了平时的练习,学生的表现大大超乎笔者的想象。

(二)大舞台上放光彩

朗读是一个需要胆量的活动,朗读是一个需要机会的活动,朗读更是一个需要历练的活动。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就需要给他们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风采,并在不断的历练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心酸,这对他们以后待人处世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因此,在一次活动中,笔者主动为学生争取到了“童谣唱响十九大”的诵读机会。学生在众多领导、教师面前并没有表现出怯场的行为,他们落落大方,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从在班级学生面前朗读,到在全校学生面前朗读,慢慢過渡到在社会层面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更愿意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表达的人。

埋下一颗朗读的种子,就会收获满满的自信。“我爱阅读”栏目的适时而生,为学生的朗读生涯添上浓浓的一笔。相信在这样的坚持下,学生会爱上朗读、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刘荣华.“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10):6-9.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