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
(湖北省孝感市惠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099)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等[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康复速度快等特征,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2]。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对手术效果与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指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3]。本研究主要探讨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的干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进入湖北省孝感市惠民医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依次有52例、32例、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参照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15~58岁,平均(31.6±2.3)岁;发病时间2.2~5.2 h,平均(3.2±2.7)h。观察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16~60岁,平均(32.3±2.6)岁;发病时间2.7~5.1 h,平均(3.5±1.7)h。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可知,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获得确诊[4];②符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应症[5];③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泌尿系统疾病者;②存在重要脏器(心、肾、肝等)严重功能不全者;③发病时间超过48 h者;④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精神性疾病,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前1 d禁食豆类等会产生气体的食物,术前禁食12 h、禁水4 h,并与术前晚给予患者0.1%的肥皂水灌肠处理,预防麻醉后其发生肛门松弛以及术后腹胀现象;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术后护理好手术切口,防止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步骤如下:①呼吸系统护理:术后给予低流量吸氧,强化血氧监测,以预防高碳酸血症的发生;鼓励患者早期咳痰、咳嗽,降低其肺部并发症发生几率;②疼痛护理:叮嘱患者咳嗽时,需用双手轻按压住手术切口,避免因震动加重切口疼痛;指导患者在床上保持半卧式以缓解疼痛,避免炎性渗出物质局限于盆腔部位;术后还需与患者进行聊天、采用音乐疗法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缓解疼痛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③并发症护理:给予患者持续吸氧3~6 h,3~5 L/min,以促使二氧化碳排出,提升血氧浓度;严密关注手术切口,若切口出现红肿等现象,则及时上报医师处理;定时对引流液体的性状以及引流量进行记录;④其他护理:患者术后排气后即逐步恢复饮食;膳食安排需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还需给予患者静脉输液,以确保其体内水、电解质及热量等的平衡;术后24 h督促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开展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以及住院等时间;②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以及术后24 h、48 h与72 h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量表分值为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6];③护理满意度评估。自制问卷调查表行满意度评估,量表评分范围在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④观察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7]。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2.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计数数据描述形式为百分率,比较行χ2检验;计量数据描述形式为标准差“”,比较行t检验。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以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干预前,两组VAS评分相比无明显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以及术后7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相比参照组的5.45%显著更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对比
目前,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但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8-9]。而常规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凭借自身的临床经验开展护理干预,无护理针对性与责任感,无法全面关注患者病情,因此,干预效果并不理想[10]。针对性护理理念是以患者做为整个护理的中心,根据预先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设定个性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其较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11]。
相关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从身心、疼痛、并发症等众多方面实施干预,因此可达到全面干预的目标[12]。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术后恢复速度、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其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是: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经过较小的切口实现切除阑尾的目的,因此患者术后可快速得以恢复并进食;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进行适当运动,可有效促使其肠胃蠕动,预防肠梗阻;针对性护理对时间方面具有准确的要求、护理流程严谨有序,可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结合患者具体的病情与身心状态,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了护理的预见、计划与目的性,提升护理质量[13];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可促使护理人员在潜意识间提升自我工作的严谨性与细致性,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且有效的护理,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性体验,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压力,同时还会引发其不良情绪;术后疼痛还容易使患者躁动,腹部肌肉会由于紧张而影响手术伤口的愈合;护理人员经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干预,期间借助聊天、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结合患者实际状况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且基于信任上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提升其耐受性,从而达到进一步缓解疼痛的效果。针对性护理可给予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各方面护理需求全面的关注,因此,可充分发挥优良的护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本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的干预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缓解其疼痛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可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其预后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