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敏,林育群,蔡静湘,陈洽桂,丁育才
(潮州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广东 潮州 521000)
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变化迅速、极不稳定,常常会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往往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以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对于上肢骨折、上肢皮肤破损、一侧上肢有动静脉瘘管或留置PICC导管等特殊的危重病人,在既往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常采用大腿腘动脉血压监测,需要将患者的裤子脱下,裸露出大腿,不利于危重病人的保暖和隐私保护,且测得血压值与上肢血压相差较大,不宜作为判断血压的依据[2-3]。因此,寻求新方法来监测此类患者的血压变化显得极为必要,国内有学者提出采用小腿踝动脉血压测量法在血压正常者中运用,并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不受体位限制,但未有关于危重病人运用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中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300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不同部位动脉血压监测在病情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入住潮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300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史及下肢皮肤破损的患者,男178例,女122例;年龄在16~90岁,平均(62.05±3.38)岁;严重胸腹部手术11例,颅脑外伤4例,急性脑血管意外23例,糖尿病酸中毒4例,消化道出血21例,呼吸衰竭125例,重症胰腺炎22例,急性重症胆管炎7例,心衰83例;休克102例,非休克198例。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迈瑞监护仪使用说明书,配戴好上肢及下肢血压袖带,按流程进行血压监测操作。测量人员:①为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②在ICU工作满2年的护师;③每例患者每次3个部位的测量均由同一护士负责操作。测量部位:同侧上肢及下肢。按照《临床护理作技术规范(基础篇)》中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对患者实施肱动脉、腘动脉及踝动脉血压测量,具体测量方法:①肱动脉血压测量: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袖带动脉指示对准肱动脉,平整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 cm,松紧以伸进一横指为宜,点击“无创血压监测”按钮;②腘动脉血压测量: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下肢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动脉指示对准腘窝,下缘距腘窝4 cm,余同肱动脉血压测量;③踝动脉血压测量:病人不受体位的限制,用上肢袖带平整缚于小腿处,动脉指示对准足背动脉,袖带下缘距内踝上缘3~4 cm,余同肱动脉血压测量。在血压监测期间,避免同时进行调节血管活性药物泵注速度、吸痰、翻身等明显影响血压的操作;上肢及下肢血压测量完成时间间隔不超过15 min;各部位分别测量2次,每次测量间隔2 min,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将测得数值分为肱动脉组、腘动脉组及踝动脉组,比较三组血压数值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处理数据,三组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休克患者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休克患者肱动脉组、腘动脉组及踝动脉组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踝动脉组与肱动脉组血压测量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休克患者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mmHg)
表1 休克患者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mmHg)
注:踝动脉组与肱动脉组相比,★P>0.05。
2.2 非休克患者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非休克患者肱动脉组、腘动脉组及踝动脉组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踝动脉组与肱动脉组血压测量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非休克患者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mmHg)
表2 非休克患者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mmHg)
注:踝动脉组与肱动脉组相比,#P>0.05。
近年来,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血压已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标,准确的血压对于临床诊断及判断病情也显得尤为重要。血压监测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医疗护理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机体最为重要的生理指标,从而了解心脏、血管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对于病情观察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危重病人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4-5]。临床上,很多患者不能采取双上肢肱动脉测量,如双上肢均受伤的、一侧肢体受伤另一侧有Picc置管或血栓的患者咋患侧往往予敷料包扎或石膏固定,以及乳腺肿瘤术后、上肢有动静脉内瘘等,都是禁止上肢测量血压,否则会加重原发病情。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关注患者下肢的血压情况,以此评估患者身体的血压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6]。传统临床常采用大腿腘动脉血压监测进行替代测量,操作手法与上肢肱动脉测量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专用袖带,且测量血压值相较于上肢血压要高出20~40 mmHg,与测量人员的操作手法、患者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测量的误差较大,寻求新的血压监测方法显得极为必要[7-8]。本研究旨在找出一种操作简单,可替代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快速准确反映危重病人血压情况,为临床危重病人救治提供准确的生命体征依据的测量方法。
研究结果显示,休克、非休克患者肱动脉组、腘动脉组及踝动脉组三组血压测量值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踝动脉组与肱动脉组血压测量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采用小腿踝动脉实施血压监测,不受体位限制,可以采用仰卧位的方式完成下肢踝动脉血压的测量,小腿测量部位周径与上肢相近,可使用常规上肢袖带测量,其结果与上肢肱动脉测量较为接近[9]。踝动脉血压监测相比于大腿处腘动脉血压监测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这一方法在血压正常者的应用已有研究报道,但尚未见其在危重病人中应用的相关报道[10-12]。潮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是目前粤东地区最先进的重症治疗加强病房,随着危重病人不断增多,许多患者无法采用上肢肱动脉监测血压。本组研究中笔者对休克、非休克患者肱动脉组、腘动脉组及踝动脉组三组血压测量值进行比较,发现不论是在休克或者非休克患者中,踝动脉血压监测都能够较为快速、准确的反映血压变化,其结果准确性明显优于大腿腘动脉血压监测,与上肢肱动脉血压监测结果颇为接近,能够为临床危重病人救治提供准确的生命体征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这一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体现在对某些无法采用上肢肱动脉监测血压的危重患者使用踝动脉血压监测,能快速反映其血压的变化,为临床危重病人救治提供准确的生命体征依据。综上所述,踝动脉血压监测相比于大腿腘动脉血压监测更为准确,在危重病人病情观察中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