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娟(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例,可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服务。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税收体制、财政体制与行政管理模式等指标随之改革,已全面展开了内部控制建设,促使行政事业经济活动内容与实现方式随之变化,进而要求会计核算工作能够适应现代化需求。但受各类主客观条件影响,我国县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内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完善,以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内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行政事业运行提供重要信息,可分配、控制、考核财政资金,进而为单位决策、发展提供高效财务信息,是行政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因此,优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发挥会计基础工作职能、完善机构设置,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的财政监管水平,对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会计基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期间,会计基础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为间接影响,因此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忽略了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甚至部分管理人员误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为财务部门基本工作,与领导毫无关联,认为开展会计工作,仅需负责收取款项、支出资金,未应用过多会计技术。久而久之,限制了财政管理人员工作,且易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紊乱,使会计工作职能减弱,限制了会计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想做好会计管理工作,首先要健全会计管理体制,但部分单位未严格执行国家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尤其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者时,尚未制定统一管理机制,甚至部分事业单位内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较低,影响了会计工作完成质量。设置岗位上,部分单位未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且内部岗位混乱分配,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跨级工作或兼职情况,加上内部监管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工作形式化。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全面渗透至会计工作中,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而言,电算化记账代替手工记账方式为时代发展所需。但到目前为止,部分事业单位工作者仍采取手工记账方式对账,甚至部分会计人员不会应用EXCEL 内简单公式,限制了工作效率。近年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渐完善,大部分财政部门均配备了相应软件,但实际工作期间,仍存在会计人员无法熟练使用财政软件的情况,无法利用辅助核算与自动结账技术,因此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财务会计报告。
原始凭证是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因此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填制原始凭证时依据及时、完整、准确、清晰的原则进行填制,这是记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转、经济活动的直接证据。原始凭证包括两类,即自制凭证与从外单位获取凭证,其中外单位获取凭证包括交易明细、发票、交易记录与支付手续等,而自制凭证包括工作发放单、借款单与出差审批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原始凭证存在下列问题:凭证内容不完整,不符合原始凭证填制需求,甚至存在少填、漏填或不填情况;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为达个人目的利用职权改变原始凭证内容;填制凭证时字迹不清、涂改严重;凭证传递慢,延误会计核算周期。
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素质,需合理设置单位会计岗位,并招录法定条件内会计工作人员,尽可能选择高素质人才。若单位内无符合条件工作者,可考虑代理记账方式解决或请求主管部门协助,也可建议会计管理部门采取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领导是各会计事务的决策者,因此想要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需了解《会计法》,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辅助财务部门开展工作。从意识、行动方面给予会计工作者有力支撑,并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财务管理主动性,并加强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为会计工作者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会计基础工作流程极为管理,工作流程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结合自身工作特征,科学设计及优化工作流程,同时明确岗位职能,尽量减少工作环节,以提升工作效率,促使核算工作有序进行。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方案,可确保行政单位有序执行经费。因此将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决算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同时将会计基础工作纳入年终决算报告,增加会计基础工作内容,包括存在问题、执行情况、执行建议等方面,可提升单位领导认知,提升会计人员责任心,进而规范财务管理。
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期间,需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内部、外部全面同步监督,不断完善、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并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特点完善会计政策,精细化各项条例。此外,还需明细化管理各项资金,如实记录登记资金往来,同时制定严格的惩罚规范以约束会计人员行为,进而提升权责意识,使会计人员建立正确价值观,使社会责任与单位责任融为一体。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电算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但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电算化技术应用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情况,进而影响会计工作者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因此为强化会计人员电算化业务,可定期开展指导、培训,以提升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保障会计工作规范开展。此外,还需完善事业单位内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规范电算化技术下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而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维持会计工作秩序。
各行政事业单位想要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规范会计基础凭证,强化档案管理建设,保障原始凭证完整及会计信息安全,同时合理规划会计科目。提升原始凭证完整性,需从收入与支出入手,保障工作人员规范、合理地填制原始凭证,促使原始凭证无遗漏、无差错。此外,还需提升原始凭证信息化管理水平,在获取、存储、传输原始凭证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做好预防数据丢失、篡改工作,保障会计信息安全。最后,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建设,结合会计科目、款项、工资福利、商品服务等支出,解决分散管理期间账目零乱、分散问题。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多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宣传,并利用定期辅导、考核验收、监督检查、表彰批评等方式,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落实,以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但仅依据财政部门力量难以落实,可开展会计基础工作专家咨询服务,保障专业服务质量,组织专家解答会计基础工作与相关政策法规。此外,还可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力量提升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完善符合会计法规的处罚政策,对于未按规定设置账目、建账或账目混乱、监管不力、信息丢失等情况进行处罚。
提升财政资金支付、使用效率是我国落实集中支付制度、提升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已成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可保障政府掌握财政资金,减少资金周转环节,可实现粗放资金管理转为集约资金管理,进而保障财政部门综合调度闲置资金,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财政资金透明、安全流通,进而减少非法挪用、转移财政资金事件,以规避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进程影响下,我国会计行业发展与现代化发展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新形势影响下,市场经济可带动会计工作接轨国际,促使会计管理工作由传统事物型转至管理型,使会计工作目标、内容、方式发生变化,因此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极为重要。但规范各行政事业单位内会计基础工作,是长期、复杂、系统的工作,需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认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制定逐渐完善能监管制度,进而全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