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永胜
主流媒体对参与公益活动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天然优势,更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一家关注民生福祉、情牵百姓生活的区域主流都市报,南国早报创刊26年来,从最初无心插柳做公益新闻,到中期主动介入公益活动,再到融媒体时代的公益活动常态化、规模化,南国早报一直潜心探索、努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试图就南国早报参与公益活动和做公益新闻的操作模式,以及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公益报道等进行深入探讨。
南国早报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子报,是全国都市报20强。26年来,和大部分市场类报纸一样,南国早报报道内容也与时俱进,从开始关注街巷奇闻异事,百姓生活故事,到社会新闻大案要案,再到如今抓大放小做深度报道,已经成为一家“读者爱看,领导放心”的区域性主流媒体。虽然经过20多年发展,南国早报报道题材有了很大变化,但把公益新闻作为报道重点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南国早报的公益活动和公益新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早年的南国早报,以街巷奇闻异事等社会新闻为主。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迅速聚拢了一大批读者。
这些社会新闻,既有人气爆棚的政法新闻,也有百姓的暖心故事。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我们很快意识到,社会新闻固然抓人眼球,但是散布在街巷中的善心义举,属于“主旋律报道”范畴,既能聚拢人心,引人向上,又能提升发行,兼具了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有爱心故事、暖心新闻的铺垫和积累,我们试着组织一些爱心活动。早年的六一节和中秋节,我们组织策划了“和福利院孩子过六一”“给山区孩子送月饼”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吸引了很多城里的孩子和家长,很多家长把活动当做传递爱心教育孩子的好机会,纷纷加入。其中的“福利院过六一”活动,有超过100组家庭参加。“给山区孩子送月饼”活动,也引来巨大的反响,给山区孩子送月饼的城里孩子络绎不绝。这种充满爱心的暖人活动带来良好效果,坚定了南国早报做公益新闻的决心。
鼎盛时期:进入都市报的鼎盛期,南国早报每年都策划几个公益活动:“山区贫困产妇的福音——担架行动”“给山区孩子送字典活动”,等等,每次都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每年春节,南国早报就把目光投向城市和乡村的贫困人士。过年回家,一解乡愁,最能打动人心。2004年,我们开始推出《爱心年货、爱心车票——“献一份爱心,助游子回家”》系列活动,各路爱心人士纷纷加入,有钱出钱、有车出车、有力出力,没有钱的出几把面条、几瓶饮料。第一年,我们就成功帮助了600多名农民工、贫困学生回家过年。此后,南国早报主办的“爱心年货”“爱心车票”公益活动连续举办了17年。
多年积累,南国早报公益报道渐渐名声鹊起,南国早报公益品牌在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企业间搭起“心桥”,如今“献爱心,找早报”“有困难,找早报”已成为读者的共识。
渐入佳境:这几年,新媒体风起云涌。南国早报的公益报道也迎来新机遇。从纸媒单一传播,到融媒体立体传播,南国早报的公益活动也渐入佳境。
2013年,南国早报作为广西唯一合作媒体,加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媒体联盟。这个联盟,旨在通过发掘、传播和奖励社会上的正能量人物或事件,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南国早报专门组建报道正能量团队,发现、挖掘广西区域内的正能量案例,推送参加全国的正能量评选。因为是团队作战,效果立竿见影,每年南国早报都有5-10个案例入选,获得南国早报和阿里巴巴正能量联合奖励,在全国同类媒体中名列前茅。除了每周的天天正能量爱心人物宣传报道外,我们还根据特殊时段,推出了“优秀乡村教师”“西部好少年”“江河卫士”等公益报道,取得良好的口碑。这些活动和报道,对弘扬主旋律,讲好“广西故事”发挥了很大作用。
我们发现,媒体高速发展几十年,不管读者的胃口如何变迁,不管报纸的“画风”如何改变,散落在民间、无处不在的爱心善举、爱心人物、暖心小事,始终有顽强的生命力,读者永远读不腻。这几年,南国早报的公益新闻报道不减反增,公益新闻也渐渐成为南国早报的金字招牌。
有人担心,公益新闻太“正经”、太“主旋律”,会不会影响可读性?我们的实践经验是,公益新闻向上、向善的属性,决定了公益新闻在内容上的先天优势,借助一定的形式手段,公益新闻也可以做得很好看。我们的做法是:
1.人人都是“公益记者”,采访必带“公益视角”
南国早报参加前述“天天正能量”的稿件,在2016年到2020年的5年间,共斩获10多个一等奖(全国100多家媒体参加),二、三等奖60多个。这个成绩,对于边远地区地方媒体来说,实属不易。我们觉得,这个成绩和我们的“人海战术”有关。
南国早报没有专门的公益新闻部门,但是人人都是“公益记者”。不论什么跑口记者,我们要求每个记者多带一个思路出门采访,只要发现某一条线索有做成重大公益新闻的潜力,就集全报纸力量组成报道小组,群策群力,采编联动。南国早报对公益新闻报道在刊发刊播版面、时段、考评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调动了大家积极性。
2014年,南宁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市民横过斑马线时,被一辆高速的小轿车撞倒。南国早报交通口记者写这条新闻时,多了一个心眼:这起看起来很普通的交通事故,是因为该路口没有红绿灯,再加上小轿车经过路口时,没有礼让,最终酿成事故。
分析这起事故,南国早报编委会策划推出的“礼让斑马线”大型公益活动。我们先从故事入手,精心谋划,推出一系列深度报道。从故事切入,到挖掘根源,再到提出倡议,报道产生巨大反响。整个报道历时8个月,一大批爱心企业、公共交通行业、成千上万的私家车加入,在斑马线,“车礼让行人,人点赞司机”成为街头一景,成为南宁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整个“礼让斑马线”活动,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推广至全区,吸引国内一些城市专门前来取经。如今,7年过去了,南国早报所属的公益团体八桂义工,每周还坚持参加“礼让斑马线”点赞活动。 可以自豪地说,南国早报策划的“礼让斑马线”活动,在南宁乃至广西蔚然成风,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张名片。
在“人人爱公益,个个写公益”氛围中,南国早报的公益新闻无论在深度、广度,都得到很大的拓展。从2018年开始,我们与时俱进,开辟了一个“暖新闻”专版(专栏),凡是让人掬一把眼泪的暖心事,都往这个“筐”里装,经营两年来,“暖新闻”渐渐成为南国早报的名牌栏目。2020年,该栏目荣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
2.摒弃“高大上”,选择“小而美”
我们认为,公益新闻主题严肃,却并非要板着面孔示人。
写公益新闻,除了要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外,我们要求记者要善于抓重点、抓亮点、抓泪点。对公益新闻的选择是不求事大不嫌事小,做好事并非一定要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大上”,普通人随手可以做到的善心义举,都可以成为主角。我们做公益新闻坚持一个标准:读者读了能不能“掬一把眼泪”?
南国早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二、三等奖的“担架行动,母婴安全”系列报道、“千里送字典”系列报道堪称典范。
一次偶然的机会,南国早报记者在采访“降消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过程中,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担架送产妇”的救助过程,这个在城市很多人眼里不可思议的救援,其实蕴含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贫困山区,路不通,车不到,很多产妇只好在火塘边,用瓦片接生,很多母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而不幸死去。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很多山区自发组建担架突击队,一旦碰上产妇紧急分娩,就立即抬担架下山。但是,他们缺少的却是一副专业、牢固的担架……
南国早报编委会认为,这是一个先天条件很好的公益新闻。于是,我们迅速组织精兵强将,组建报道团队。开头先用一篇“小切口、大故事”的通讯铺垫,随后一组精心设计的报道层层递进,迅速在读者和企业中引发极大的反响,爱心人士纷纷跟进。最后,活动共获得爱心善款30多万元,自治区政府领导看到这个新闻后,立即拨款100万元,完全解决了广西地区“降消项目”的燃眉之急。
同样,南国早报记者在下乡时,发现城里中小学教育已经实现信息化了,但贫困山区的孩子却连一本《新华字典》都买不起……我们根据这个线索策划了一个“千里送字典”公益活动,也引起巨大反响,最后摘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3.借助融媒翅膀,推进公益传播规模化
这几年,融媒体的“参与式传播”和“圈层化传播”让公益活动和公益新闻的影响力有增无减。南国早报及时调整思路,强调公益活动的互动性,强调公益传播的规模化,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公益新闻的影响力。
2020年5月6日,桂林医学院的女大学生唐玮鲜在上海实习时,在街头偶遇一位晕倒的老人,唐玮鲜马上进行现场急救……记者在采访时,抓住了一个看似和主题不相关的细节——唐玮鲜面对救护车离去时,站在街头嚎啕大哭。
□ 上图 南国早报所属的“八桂义工”主办的“社区邻里节”活动。
□ 中图 “礼让斑马线”志愿者在点赞车辆礼让行人。
□ 下图 南宁市交警为参加礼让斑马线的义工进行岗前培训。
记者挖掘到了唐玮鲜哭的缘由:第一次单独去救援别人,担心自己动作不到位,担心自己救助不成功,因为害怕和恐惧而情绪崩溃……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有泪点的主线,通过视频、图片、特写、海报组合传播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引起众多央媒的注意。这个案例,最后获得了南国早报和天天正能量的特别奖,奖金10000元。经过媒体的组合传播后,唐玮鲜的事迹广为人知,最终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称号。
广西百色市有一位“无臂奶妈”向丽萍,南国早报抓取了“无臂妈妈双腿夹着宝宝喂奶”等多个震撼人心的细节,通过新媒体矩阵的传播,最后在“天天正能量”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经过多年发展,公益内涵和外延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公益行为也从“官方主导”阶段,发展到“全民公益”阶段。
26年来,从开始不自觉的“小打小闹”,到后来“公益不停”,南国早报介入的公益活动深度、广度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内在原因在于:一是公益活动既能打动读者,也能推动社会建设;二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使然。
我们认为,媒体介入公益优势有几点:媒体特殊的公信力、人才优势、灵活的“搭桥”机制。
毫无疑问,作为党的喉舌,媒体具有相当的公信力。南国早报经过多年的累积,凭借报纸自身公信力,为公益活动加油添柴。以“礼让斑马线”为例,南国早报为策划这个活动,从百万市民参与、成千上万司机加入,再到官方介入,“礼让斑马线”成为一股洪流。媒体的公信力是引来社会一呼百应的最大因素。
媒体记者并不能代替专业部门的公益人士,但是媒体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组织能力,让媒体在公益活动中独具优势。南国早报很多公益报道,就是从一些稍纵即逝的小线索中,发展成一场场影响巨大的公益活动的。例如,“礼让斑马线”活动最初来源是斑马线上一起车祸。“给大石山区群众照张相”公益活动,最初起因是听到一个淳朴的山区老人的一个小心愿引发的。
媒体做公益另外一个优势是有机制灵活的平台。这个平台,官方认可,百姓信任。平台在需要时,很灵活很快速地在公益机构、爱心人士和企业、困难人士间牵线搭桥。南国早报每年的“爱心车票”“爱心年货”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困难群众参与,活动也得到官方的支持。这个活动17年,长盛不衰。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猛,公益新闻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视频、访谈、口播、互动、海报、H5等等传播渠道,将公益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立体。
近几年,我们用融媒体的思维介入公益新闻报道,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我们体会是:
1.不论什么传播手段,公益新闻“人文关怀”属性不能改变
在追求立体传播的时代,南国早报的公益新闻一直坚持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百姓生活,把触角延伸到普通读者之中。南国早报的“暖新闻”专栏,每天一直保持1-3篇的报道规模。这个栏目,写百姓,百姓看,一直很受欢迎。
2.媒体做公益,是“唤醒”,不是“替代”
媒体做公益有优势,但这个优势是“唤醒”而不是“替代”。术业有专攻,在公益行为操作中,媒体不能取代专业的公益人士。媒体的任务在于牵线搭桥,唤起全社会的公益意识,激起全社会的爱心。南国早报早年组建的“八桂义工”组织,开始由报社一名领导任秘书长,全程参与活动策划。但是随着组织的壮大,我们遇到瓶颈。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引入专业的公益人士主导“八桂义工”日常工作。如今南国早报的八桂义工组织运行更专业、更顺畅,多次获得国内优秀义工组织称号。
3.公益和新媒体有机融合,才能让公益行为更具可持续性
2019年、2020年,南国早报绝大多数的公益活动和公益报道,引入了新媒体思维,从网络征集、线上线下联动、融媒体传播,大大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并扩大了活动的外延,影响力大大提升。例如,南国早报策划的春节“百宝贺岁”、母亲节“我的妈妈是女神”等公益活动,通过网络的照片传送、音频传播征集、评选,避免了纸媒的单一表现模式,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性,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在传播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通过全媒体矩阵传播,以直播、视频、长图、海报分发等多渠道、多角度的传播模式,让整个活动更加立体、丰满。
4.媒体主导的公益活动,要搭建多方监控体系,力保公开透明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性,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出现“泛娱乐化”“商业化”“煽情”等消极现象和不可控因素,因此,媒体要在媒体公益项目传播过程中形成多方监控体系,加强自身的纪律建设。南国早报主导的公益活动,我们十分注意对弱势群体的隐私保护,对爱心钱物,执行严格的去向监控,每一笔每一件都在媒体上公布。这个统计,虽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我们认为是值得的。
媒体参与公益活动,做好做大公益新闻,是南国早报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具体体现。融媒体时代,公益与传媒的融合打破了以往公益的单一宣传模式、枯燥的内容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创新发展趋势,南国早报的公益新闻势必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