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昌金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得到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保持时代教学理念,促进传统刻板教学理念的顺利改革,为学生的长远能力发展奠定更多积极条件。足球运动是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足球训练内容的积极普及,对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了解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素养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将对初中足球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提升;践行策略
兴趣培养可以基本分为三个基本的步骤。首先学生需要对足球文化、运动方式做到有效了解,进而产生训练的兴趣。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的持续训练创设氛围和条件,使学生在氛围和环境的感染下,将自己更多的精投入到足球训练中。最后随着学生技术的提升,其会自然地产生运动成就感和自信,对体育运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借鉴以上三步走的战略,促使学生从足球运动中收获更多积极体验。
一、对足球文化、运动原理的充分引导介绍
1.对足球运动的多样文化进行积极宣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长期在教室中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基本的运动观念显著退化。加上信息技术的影响,教师和家庭的教学压力,使学生对课外运动活动失去了基本的兴趣。且初中学生正處于青春发展期,在行为和心理上发生了剧烈变化,在行为上更加叛逆和自我孤立,导致其对集体活动有畏惧情绪。对此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足球活动鼓励学生寻找体育运动最单纯的乐趣,促使学生甩掉身心上的负担,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对抗中去。
在足球体育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对足球运动的基本文化,进行多样化的介绍,促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多样价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去。例如教师可以介绍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因此诞生了多样的足球文化。此外足球运动和古代人的狩猎形式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能够在运动中调动学生的运动本能,促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在运动中找到真正的快感。相比于电子游戏竞技,有着更高的振奋人心的作用。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足球运动中保持积极的挑战和竞技意识,在租期训练中获得更多积极体验。
2.对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进行有效普及。在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出发,对游戏规则进行普及,使学生快速对足球运动产生兴趣。例如足球竞技中的运球规则、得分规则、判罚规则,以及足球运动对人体能、身体协调性、观察分析能力的多样要求等。鼓励学生在开始训练前进行积极的准备和尝试,为下一步的训练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客观的运动环境、学生集体关系进行辅助建立
1.建议学校准备更充足的训练、运动条件。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基础训练条件对训练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价值。对此教师和学校都需要为基础的训练设施进行准备,如在训练时间和场地上的有效分配,对足球、计分道具、训练服的有效调配等,使简单的足球训练具有更高的专业气息,激励学生在训练中保持兴趣和注意力的集中。
2.教师保持人本教学态度。在初中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要维持和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和学生的充分交流,用动作指导代替语言指导等,使学生更切实地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维持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形象,也能给学生更大的启发和鼓舞,促使学生模仿教师展开更积极的训练。最后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运动动力,如先围着操场慢跑几圈,对自己的运动关节进行运动保护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全程参与,给予学生更实际的人文关怀,降低学生的心理疲劳和逆反心理等。
3.组织学生进行分层学习和训练。在足球训练中,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足球运动能力有着先天的差异。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一般保持“高低搭配”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个能够互相对抗的小组,鼓励组内成员互相帮助、相互提高。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多样化的比赛,如传球练习,射门练习等,使学生的基础训练效果提升,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足球运动学习中去。
三、开展多样的竞争赛事、多样的足球文化活动
1.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对抗赛事。在初中体育活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比赛可谓最有效的训练学生各项运动素养提升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模拟更真实的比赛场景,设置裁判、边裁、“观众”、替补人员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赛出自己的风格和水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男女组比赛,鼓励男女学生都参与到集体比赛中,使更多未上场的学生在球场中充当“观众”等。
2.设立更多的荣誉奖励内容。在初中体育活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积极中肯的评价,为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加油打气,使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更积极地挥洒汗水。此外教师可以建议学校颁发一些体育运动荣誉证书和特殊物质奖励等,组织班级、年级间的对抗赛,使学生在更多的激励下在体育运动中进行更积极的尝试。
3.鼓励学生在课余自发组织比赛活动等。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分组成员在课余进行课余对抗和练习,使学生彼此之间建立更深刻的友谊,促进学生对彼此更深刻地了解,消除学生青春期的负面心理,促使学生在赛场上保持更强的团结合作精神等。
四、结束语
足球体育运动本身是团队配合的运动,对集体忠诚、奉献精神、顽强拼搏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足球运动集体配合的特点,避免传统教学中刻板、单调训练的一再延续,使学生从初中足球训练中收获更多积极体验,促进学生身心素养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太.试论初中体育足球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23):121-122.
[2]把余福.农村初中体育足球趣味性教学策略浅析[J].新课程(教师版),2019(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