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育
“你笑什么笑,我说说我的两个问题,看看你能解决吗?一是我计划好的事情,就是做不了,我很清楚不做肯定没有结果,没有结果,我就后悔。二是有些事情我不敢做,我也不知道怕啥,就是怕。我也知道没有什么可怕的,按说我都是个30岁的男人了,应该可以自由做事了。”
我觉得他还挺明白的,逻辑性也很强,分析得蛮透彻的,有一定哲理性,但这些问题太形而上学了,真没有办法解决,生活是真实的、现实的。于是,我笑着表扬他说:“你说得很好,很有深度,你心里很明白,分析得也很透彻。”
“你笑什么笑,我是个明白人,但你说的是废话!”被认同了也得怼一句,真是怼人型行为倾向。我接着说:“你说得对,你没有问题,只是有点内耗。”他像是被“内耗”一词激怒了,又怼起来:“你们咨询师都没有用,你们怎么说的都一样?已经有五六个咨询师说我内耗了,你们是不是有统一的话术,这些话术对我没有用,一点用也没有。”
我已经习惯了他的怼,不理会他的怼,笑着岔开话题:“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我知道你想问我什么,你们有话术,不就是想问我是干啥的。我是一个保安,一个月挣3000元,我是外地的,我在省会买不起房子,我没有朋友……我没有上过大学。我小人书也看不进去,有用的好书更看不进去……我的问题多了,30分钟也说不完,说了,也没有用。”他边说边怼。
我不时笑着听他发牢骚,也许他在宣泄自身的负能量。我试着同理地说:“你压力很大,不妨找个女朋友。”“废话,能没有压力吗?我没有女朋友,没房、没车、没钱、没本事,谁会找我做朋友。”又怼我,我已经习惯,笑着岔开话题问:“你的老板喜欢你吗?”“不喜欢!”他回答得很干脆。
我明白,他为了挑战内心的自卑,用怼人的方式交流,没有人会喜欢的。我岔话说:“当保安也不累,我认识一个保安,在两个公司上班,一个白班一个晚班,挣双份工资,又不用租房,挺励志的,你有梦想,你也可以学学他。”
“你说得不对,我上一个班就累得要死了,我肯定不能像他那样干,那不适合我,我没有他那身板,我受不了。”
“也许我说得不对,不过你试着再找点事做。”
“我就是做不了事才找你的,你说的都没有用。”
“您想看书,自己又做不到,不妨花钱报个班,考个资格证什么的,利用外力逼迫自己干点想干的事。”
“没有用,报班也是白花钱。”
我试图把他从形而上学的空想拉入“具體行为”中。可是,他对我提出的任何行动建议都否定。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只想做梦的“思想家”,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许他内心极度自卑,在怼人中寻找着自我,而这才是他不断打电话的原因吧!如果有一天,他能认识到,建立在怼人基础上的宣泄,对他自己的发展无济于事,那该多好呀!
我们的对话在我的微笑中、他的怒怼中不知不觉过了40多分钟。他说:“时间过得真快,咱们都谈了40多分钟了。”我也觉得到了该评估我们对话的时候了。我笑着说:“我们的谈话该结束了,你对我们谈话有什么感受?”
“你说的都没有用,你说的道理我都懂!我就是做不到。但是你和其他咨询师不一样,你总在笑,和你谈话还是很开心的。”
他说开心的反馈使我得到了满足,我以为我挖掘到他积极的思维。“很抱歉,没有帮到你,但您开心就好!反正我也没事。”“你没事,可我有事,浪费我的时间,40分钟干点啥不好,我再打电话你不要接了。”说完他就挂了电话。真是反咬一口,到底谁在浪费谁的时间呢?
后来,我查了一下网络,想看看有什么对怼的技巧,让我吃惊的是以“怼人”为关键词在百度中搜索,竟然搜出1370万个结果,什么“优雅怼人大全”“教你如何怼人”。原来怼人是一个中性词,怼人是一种技能,一种沟通方式。而且,现代很多年轻人以怼人为乐。
但是,如果无论说什么都怼,肯定是有问题的。否定对方的一切,让怼成为一种交往习惯,甚至固化成一种行为特征,肯定是有偏颇的,一旦形成怼人型行为倾向,改变起来就困难了。
我无语于这个来访者。我说什么他都怼,他都唱反调。来电者一直在怼,但是我以笑对怼,最终却把他“熬”跑了。我不知道我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做的是否适当。在我得知他是不断地打“骚扰”电话时,我没有挂电话的欲望,而是想探索他怼人的原因,并全程玩笑式地调侃。
以笑对怼,你怼我不生气,甚至你怼我乐,看你能把我咋样。最终,他主动挂了电话。我思索良久,想一定要找督导师报告这个案例。
在次日例行的团体督导会上,我报告了这个案例。在团体督导会上我得知这个人在和我咨询后,又打了两次怼咨询师的电话,咨询师都感到不爽。我深深沉思,想督导的问题是:自己探索怼人骚扰者打热线电话的动机合适不合适?明知是骚扰电话,还该不该继续聊天?
大家经过热烈的讨论,督导老师和同行们肯定了我以笑对怼的心态。督导王老师说:这个人的确有问题,但他在怼人中宣泄着负面情绪,这一定程度上缓解着他的心理压力,不满情绪宣泄到一定程度,也许有一天他就会取得心理平衡。而心理咨询师需要内心强大,用海纳百川的心态,对待一切来访者。
海纳百川接待一切来电者,以笑对怼,我在助人中不断成长。我想,助人者自我关照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永恒的成长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