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分析

2021-07-23 23:10祁德志
速读·中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摘  要:本文从语言功能的角度讨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主要探讨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及翻译策略。给翻译下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多得几乎不可胜数,有多少人参与对此讨论,便会生出多少个定义来。这种定义的多样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所翻译的材料之间区别很大,出版翻译物的目的又不相同,而且针对的读者群需求也不一致。另外,活生生的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语体风格的取向也总是有所修正,因而在一个时期被接受的译本会在后来的一个时期变得难以接受。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翻译策略

一、可译性分析

翻译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是用另一种语言对原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神韵等进行再现和表达。然而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针对一种语言能否被另一种语言所表达这个问题,国内外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苏联翻译学家费道罗夫认为,“实践本身已经证明可译性原则是现实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在原文相当明显地违背某一民族全民语言准则而具有该语言的地方特色或狹隘的游民集团用语时,可译性的原则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五不翻”即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久已通行的音译和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王佐良提出诗是否可译:“绝大多数思想可译,不易翻译的是原作的气氛,或者说力量”;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论”的观点。

二、不可译性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其语音系统,文字结构和修辞方法都完全不同,这些绝大多数都无法在另一语言中找到对等语。如果在英汉互译中,有时无法将原语或源语翻译成译入语或目的语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即称为“不可译性”。它包括“语言上的不可译”和“文化上的不可译”。

然而,不同语言的独特性,不同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价值观、人生观的特有性,造成了语言之间的翻译障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言词汇所指在译入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不同的民族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拥有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物产、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如中国特有的物产茶叶、粽子、瓷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武术气功。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抓阄、重阳节登高等在英文中必然没有对应的表达,正如英文中特有的clone,karaoke,hippie等词汇没有固有的中文表达,只能借助音译。

2.词义冲突

由于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不同,一些文化承载词汇在中英文中的意义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如自由主义(liberalism)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贬义词,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视集体主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在西方人眼中自由主义是个褒义词,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性、独特、个人独立,维护个人权利和自由。再如“白象”一词,在汉语中是褒义词,因为在东方人眼中大象是吉祥平安的象征,而“white elephant”一词在西方人眼中则是贬义词,因为在西方大象往往被视为大而笨重并且无用的东西。

3.语义联想

语义联想是指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同一词汇在中英文中引起的情感和联想是不同的。“滑铁卢”这个词汇源于希腊神话,比喻致命的弱点和缺点。“吃醋”这个词汇不仅指喝醋这一举动,更指一种不健康的嫉妒心理。那么当我们进行翻译时可否不丢失其内在含义而将其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

4.修辞审美观差异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种语言在发音、字形结构、造句谋篇上都有其各自特点。汉语特有的音韵美感、特有的字形结构在翻译中难以达到同等表达;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手法,双关、回文、镶字拆字等的使用在翻译中难以达到同等效果。还有作者的写作风格等难以完全翻译出来。然而英文中特有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中文翻译中也难以再现。如汉语中有四个声调,通常叫四声,即阴平、阳平、上聲、去声,不同的声调可传达不同的感情意向,而英语没有声调,因此这对于汉译英来说是一个障碍。然而,英文中的押头韵、尾韵等写作手法的再现对于汉语来说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5.观念文化差异

由于中欧文化差异、观念差异,我们对同一事物、事件的理解和观点是不同的。如,龙这个形象,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在欧美文化中龙是妖魔的、邪恶势力的象征。在中文中很多跟狗相关的词汇都含贬义意味,如,狗仗人势、狗血淋头、猪狗不如。然而,在英文中很多跟狗相关的词汇非但不是贬义词,而且是褒义词。如:You are a lucky dog,指的是:你是一个幸运儿。

6.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反映了民族心理和价值取向。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说“去哪?”或者“你吃了吗?”但在英文翻译中我们可改译为Hi,这样才符合欧美人打招呼的习惯。汉语中的方言等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如四川话“啥子”、贵州话“搞哪样”在英文中都翻译为what,这难免就丢失了其独特的语言特色。

三、结束语

正如许多人所说翻译是一个苦差事,既要翻译出文章内容,又体现其写作手法,保持其写作风格并非易事。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想要把翻译做得好是不容易的,就像练习很多曲子之后才会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我们不仅要加强两国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翻译基本知识,还要广泛吸收各方面知识,把握各国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尊重不同的文化,认真理解原文,把握原文进行创造性翻译,才能做好翻译

参考文献

[1]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陈龙文.化趋同与可译性限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5).

[3]陈伟莲.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J]南华大学学报,2005(4).

[4]陈志立.习语中的文化空缺与可译性探究[D].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5(1).

[5]李华田.论文化不可译性及其对策[]高等函数学报,2010(23).

[6]却正强.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学术问题研究,2010(2).

作者简介

祁德志(1995—),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硕士在读,英语笔译专业。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