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聚焦于笑颜审美,本文站在微观个人视角提出“始于真,趋于善”的美能够真正予人真切的美感体验这一观点;同时认为,孩童的笑颜最能贴合这一审美标准。分别从个体间的情感互动、集体情感共通与人性之善的流露三方面阐释贴合原因、审美生发过程以及具体审美感受;结合个人下乡教育经历与真实审美体验,展现关于孩童笑颜的审美层次以及真善美融合下的审美力量。
◆关键词:笑;审美感受;情感共通;真善美
笑,是人类具有的基本表情,人们常用它表达平和或愉悦的心理状态。从生理科学角度看,笑颜以上颌牙切缘与下唇刚接触或不接触时最为理想;而在文艺里品味,又可以追溯到《蒙娜丽莎》神秘朦胧的惊世微笑。以宏观审美视角体会笑容魅力的探究已较为充实,而当笑颜聚焦到微观
个人视角时,什么样的笑颜能够直击真心、振动心灵呢?
一、个体间情感互动下有关孩童笑颜的审美体验
始于真,趋于善的笑,是能够予人美感的笑颜。美是真与善的统一,它介于真善所营造的空间中,自由地汲取融合两者的精妙之处,试图丰实生命的内涵,融合美善以使之更为立体通透。始于真,即保持“真”的初衷,削弱刻意性,以本真的生活状态、心理活动感受油然心生的笑。趋于善,则是将至未至的“善”。此“善”应站在微笑动作发出者的角度上理解:完满的“善”往往不再保有自然本真的状态,而是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自觉的善,抑或说有意而为之的施善。本观点并非表达完满的“善”不具备美感,而是试图追求层次更为丰富、内涵却更为纯粹的美。将至未至之“善”,规定了笑容将既保留明净的本真形态,又包含无意识向善的纯粹心理;当它为人们所发觉并接受时,便成为具备感人力量的审美元素。当然,这种力量往往是双向生产的,排除双方情感理解能力的差异,笑容的传递性或愉悦状态的感染力通常能够迅速达成情感对接,触发审美意识。
基于个人内心的审美体验虽切口较小,却以其真切细腻的真实体会高度发挥了审美活动中的“体验”作用。当置身于审美对象的活动场域中,并与审美对象产生行动上、心理上的互动时,人们往往能够获得直击心灵且年深日久的审美感受。回望迄今欣赏过的种种笑颜,最接近“始于真,趋于善”的当属孩童的笑容,准确的说:那年夏天,乡里孩童的笑。孩子们的笑容之美常常于无意间流露并传播,我在无意状态下接收后,逐渐收获有意的审美感受。
得益于暑期实践活动,我能够与六十余名素未谋面的孩子亲密互动;从手足无措到后来的“爱恨交错”,我已然在言语、表情、动作的交互过程中清晰地体悟到期间产生的情感流动互通;而这类情感动向,正是审美意识产生的重要前提:它是孩子与“新朋友”“新老师”关系链接与磨合的过程,反映出双方在互动中的直接感受。当情感共通达到一定程度时,孩子会放下本能的戒备或陌生感,产生互动倾向,尝试融入对方。一次课间,班里一位女孩穿过面前挤着的孩群,把手背在身后,站定在我眼前。她的眼神真挚中带着怯意,细声细语地问:“老师,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我笑着点头。看到我的笑容,她似乎有所放松,卸下防备般把手自然地覆到我的手背上:“地球上,真的有宇宙飞船吗?”一次充满童真色彩的互动,产出两抹笑容。一是孩子对我露出的微笑。她的笑是杂糅的,包含着犹豫、胆怯与紧张;但同时又是柔美的,美在小心翼翼背后细腻的心思,在那颗含蓄又脆弱的心灵,在疑问的背后那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真心。再而,孩子此刻的笑流露勇敢之美,即为了好奇心突破胆怯的自信力量,涌动着迸发式的内心张力。二是我对孩子的微笑,这一笑旨在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安全感,使之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她表达勇敢微笑背后的“真”,即真诚求索质朴问题,展现对宇宙的原始好奇。当孩子接收到积极暗示后,我便完成情感的传递,使得双方产生愉悦感或信任感,以进一步实现后续互动。同时,该互动唤醒了个人的审美意识,使我进入有意审美的状态,获得有关孩童微笑的更为真切的审美体验。
二、集体情感共通下有关孩童笑颜的审美体验
不同于五官直接感知,情感的产生与共通经历了一个相对脱离具体现实、主观加工个人感知的过程,成为审美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因而复有人文意味。前文展现的是个体之间情感交互所就的审美体验,而当笑颜的审美在集体情感空间中生发,则又是另一番意蕴。
那天中午,刚刚经历了一场拔河比赛,孩子们躁动的心尚未平复,其中的情感因素涵盖最多的便是胜利的喜悦感与集体目标达成的骄傲感。在积极情绪的刺激下,孩子们脸上都绽开灿烂的笑;当集体处于高度愉悦的状态时,笑声、笑颜将融汇成一种和谐美妙的氛围,萦绕在狭小的空间里,浸染每一位刚刚踏入,或偶然路过的人。我站在教室侧方,看到窗外路过的同伴探头进来并绽开心领神会的笑颜;看到刚刚跨进门的正班主任眼底满溢的笑;又忽而意识到,自己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开始就再无褪去,我不觉地受氛围影响,感受着孩子们的感受。这种情感共通的实现,往往基于共同的活动经历、特定互动空间以及近乎一致的目标信念。师生通过活动中的互动已然建立或加固了情感基础,再经由胜利成果的加持,双方的情感共通则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该状态下产生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强传递性:当笑容融成一种独特氛围时,接触者将在无意中被包裹,主观上加工个人的感知觉。本是嘈杂难耐的高分贝笑声,如今却悦耳动听;本是平平无奇的孩童笑容,如今却尽显生气蓬勃,刺激着脸部肌肉,驱动接触者融入其中,绽放来自集体愉悦感与个人情感对接成功后形成的独特笑容。可见,该场景下的笑容审美是集体共有的,笑容发出者、传递者与接收者产生共同愉悦,获得“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即拥有共同的身体经历,产生相类的情感共鸣后实现的撼动人心的深刻审美体验。此时,审美体验超越了笑颜本身,在其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情感体验空间,集体在其中自发地享受当下的幸福感。
三、自然举动与人性之善融合下有关孩童笑颜的审美体验
无论个体之间的笑容传递,而或是集体的笑容汇聚,都离不开情感,或说离不开“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形成富含人文关怀的心理场域。脱离情感共通视角看:若给定两张照片,一张是灰头土脸、掉光了牙的老太太咧嘴笑,一张是体态婀娜的女明星甜美地笑;令人擇最美者,想必最初都会指向后者;可当我们赋予前者以“救出废墟底的孙子后”之意义,则选择可能立即易变。可见,唤醒审美灵魂的不仅是笑容本身,还有笑容背后的力量,即人文情感的力量,换句话说,便是能够激发人类共鸣的“善”的力量。
“善”的最美体现又在于孩童的善,因其予人从心而生的纯净感与尚未完满的朴实感。烧烤活动之时,烈阳的烘烤加之炭火的浓烟使人被汗水浸透。我下蹲到烤架旁,帮着孩子们翻烤食材。突然脖颈后吹来一阵清凉,回头看,是班里的两个女孩正拿着拔河比赛赢得的手摇风扇给我扇风,脸上是温暖干净的笑颜。临走前一天,班里的孩子们塞来一沓沓信件和礼物,其中一封信里歪扭地写道:谢谢老师运动会时,自己热还给我们扇风。读罢,我不觉露出欣慰的微笑,脑海中的画面是孩子拿着手摇风扇时的笑颜。确是如此,孩童的真就在于本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被其清澈的双眼捕捉放大,铭记在心,并通过其认为最适切的方式回馈于你。该情境下的笑能跨越时空传递,使人复盘并进一步深化曾经的情感体验,甚至赋予它更为丰满的意蕴。当你的无意善举为人所感受,他人的善举被你接收,并在未来的某个节点中,两者产生因果联结时,“善”之美便通过笑容的链接得到了情感发掘与深化。回望时,忽觉孩子的笑容散发着人性中自然的清香,是一种带着治愈或洗涤作用的笑颜;褪去世俗杂质与社交中常见的刻意感,展露穿透性的本真力量。在孩子的世界里,对善这一概念的界定尚且模糊,因而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里更多是源自内心情感驱动下喜爱与关心的表达。这种状态下的笑容予人的审美体验能够脱离时空存在,即当下带来惊喜、感动与愉悦的同时,存留在接收者心灵中,当笑容再现或相关记忆点被激发时,审美感受将重返意识空间;甚至是经过时间流逝与现实经历沉淀后,该体验得到了深化或升华。笑容本真状态之“真”建立在笑容发出者视野之上,而当孩童笑颜的审美被融入“善”的元素后,它便在接收者的有意识审美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四、结语
因此,在看见孩童笑颜的那一刻,首先使人接收到的是直观的审美,即纯粹笑容直接的情绪冲击所携带的美感;而后,孩子眼底的真诚或不加掩饰的细腻情感将进一步促成下一阶段的审美活动,使人产生共情与尝试触碰纯净本真的冲动。若笑颜的影响力范围扩大至集体,则将通过空间内审美主体的情感横向传递交成极富感染力的心理场域;当孩童的笑颜被接收者赋予善的意义时,审美体验就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意义深化。该审美体验的完整形成需要建立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双向互动或情感共通之上,即孩童笑颜之纯美产生的前提是情感的联通与交融,需要孩子未经雕琢的至真至诚,也需要接收者的关注与用心体会。若带着发现美的眼睛看孩童的笑颜,你会发现自己的笑颜也同样动人。
参考文献
[1]邵佳龄,蔡中.微笑美学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05):45-47.
[2]尤西林.美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9.
作者简介
方梓薇(2000—),女,漢族,广东潮州人,汉语言文学本科,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