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琪, 王铁燕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北京 100048)
部队伤病员管理是军队行政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部队伤病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伤病员或多或少存在焦虑、消极,甚至出现烦躁的心理,有些病情重或需手术治疗,还会产生绝望和悲观,情绪变化大,不配合医生治疗,治疗依从性差〔1-4〕。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尤为重要〔5〕。传统管理往往仅关注病情进展情况但忽视了心理精神方面的需求,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影响病情康复。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部队病员强化管理方面研究,缺乏可靠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部队伤病员强化管理效果,为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某部队伤病员120例,根据不同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20~34岁,平均(27.38±6.52)岁;体质指数(18~24)kg/m2,平均(21.62±1.79)kg/m2;入伍时间1~6年,平均(3.21±1.02)年;伤员病情:轻症39例,中症21例。对照组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21~32岁,平均(26.74±5.45)岁;体质指数(19~24)kg/m2,平均(21.32±1.65)kg/m2;入伍时间1~5年,平均(3.14±0.89)年;伤员病情:轻症37例,中症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除精神病史、视听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及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对患者病情全面评估且进行相应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强化管理,成立部队伤病病员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军人伤员的医疗、行政管理工作,且于军人病区设立协理员,领导3名思想素质过硬的士官和1名行政干部,直接负责部队伤病员的日常行政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及按纲抓建的政治教育;加强基础管理,全程陪伴伤病员完成各项检查,且给予患者解释关于各项临床操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高伤病员的配合度及治疗依从性;对部队伤病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且向部队伤病员讲解相关管理制度及预防保健知识,加强巡视,耐心解答部队伤病员疑惑;丰富部队伤病员的业余活动,营造温馨的部队环境,减少外出引起的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进行政治教育管理。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变化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评价焦虑状态: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评分包含20个条目,分为4级评分法,1-4分,以评分≥50分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其中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价抑郁状态: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评分包含20个条目,分为4级评分法,1~4分,以评分≥53分示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其中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3.2观察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和日常活动能力(ADL)变化 自我管理水平包括43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评分0~172分,评分越高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强;ADL评分: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越好。
1.3.3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变化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主要评价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干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制定问卷调查量表,总分100分,以评分80~100分为满意,以评分60~79分为一般满意,以评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满意+不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后部队伤员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t观察组=29.629、30.201,t对照组=19.368、19.689,P<0.05);观察组干预后部队伤员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和ADL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后部队伤员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和ADL评分较干预前升高(t观察组=29.350、25.927,t对照组=10.175、13.397,P<0.05);观察组干预后部队伤员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后部队伤病员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升高(t观察组=34.947、32.868、27.520、30.200,t对照组=15.207、16.515、16.702、13.413,P<0.05);观察组干预后部队伤病员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分)
2.4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满意患者39例,一般满意患者18例,不满意患者3例,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干预后,满意患者25例,一般满意患者24例,不满意患者11例,总满意率为81.67%。观察〔1〕组干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4)。
表4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
2.5 强化管理不同临床特征干预总满意度比较强化管理中,不同性别、年龄、入伍时间和伤员病情干预总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5)。
表5 强化管理不同临床特征干预总满意度比较
3.1 部队伤病员情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部队任务明显增加,由此所造成的意外伤情日益增多。住院部队伤病员是部队管理和建设的一个特殊群体〔8-10〕。他们既是军队的成员,同时也是军队医院的伤病员。部队伤病员既有普通军人的心理特征,同时具有伤员的特殊心理;既需坚持军人的标准要求,又需给予革命人道主义的医疗服务;既要接受军队条令条例的约束,又同时受医院医疗规章制度的约束;既要接受原部队的管理,同时还需接受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管理〔11-13〕。
3.2 部队伤病员强化管理方法管理部队伤员时,必须确定以部队为辅以医院为主的原则,坚持部队人员为辅医务人员为主的要求。医院成立军队伤病员管理科,专门负责部队伤员优先就诊、非体系单位及时转诊等相关事项。每个科室选择一名联络员,由军队伤病员管理科将所有联络员成立为兵服务微信群,每日负责上报军人患者情况。军队伤病员科每周对军人患者进行床旁访视,确保对每个军人在住院期间进行一至两次的面对面地沟通,对军人患者在医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收集并解决,提高军人患者就诊体验。门诊设立军人诊区,住院部设立保健病房,单独收住部队患者,并保证军地不混住。对军人患者进行扫码满意度调查,建立不满意预警系统,及时随访、解决各种问题。定期召开体系部队座谈会,听取体系部队需求,了解沟通官兵思想状态。即可做到管理有标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管理工作就能长抓不懈,从而能够不断巩固和提高管理工作成效〔14-16〕。
3.3 强化管理结果在传统管理基础上进行强化管理,定期组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进行政治教育管理,可提高部队伤病员的管理效果。观察组干预后部队伤病病员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部队伤病员强化管理可减轻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观察组干预后部队伤病员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部队伤病员强化管理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干预后部队伤病员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部队伤病员强化管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干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部队伤病员强化管理可提高满意度;强化管理中,不同性别、年龄、入伍时间和伤员病情干预总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不同性别、年龄、入伍时间和伤员病情采取强化管理效果无明显差异。
3.4 强化管理结论及不足部队伤病员强化管理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日常活动能力,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认为本文存在一些不足,纳入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还需后续增加样本量及延长观察时间,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还需从不同角度方面完善和提高强化管理,加强管理小组业务水平,规范强化管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