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孟永霞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 天津 100142)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抗击疫情的战斗者,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健康正在遭受到巨大的威胁,长时间下来,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我们针对某部队三甲医院工作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进行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的筛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9 年1月23日-2020年2月20日某部队医院院区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的发热门诊、隔离感染病房、急诊室和儿科工作的临床诊疗一线医护工作者以及辅诊科室人员(包括检验、放射及防疫感控科人员),共计130人,其中女94人,男36人;平均年龄35.4±8.8岁;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已婚、离异99人,未婚31人。共发放问卷154份,回收150份,回收率97.4%,其中有效问卷130份,占全部问卷的84.4%。所有人员参与新冠临床一线工作至少一周以上。
1.2 资料收集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统一向受测对象发放问卷,由同一人向参与人解释清楚量表使用方法和要求,由参与人独立自主在 1 小时内完成表格,并统一收回。消毒后进行统计处理。SCL-90由Derogatis编制,是目前心理健康评估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之一,由90道题组成,共9个因子,分别为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分为五个等级,分数越低心理健康状态越好,单个因子大于等于2分或者总分大于等于160分为阳性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R 3.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计量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采用Levene检验判断满足方差齐性。 对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算术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通过Tukey’s H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组件比较,并通过Dunn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总体情况在新冠疫情期间,部队医院130人与中国常模结果比较:所有观察指标均低于中国成人常模数值,P<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130人的SCL-90阳性筛选结果显示,总分大于或等于160分的共3人,占比2.3%,结果中阳性项目出现频次最高的分别为强迫9人(占6.92%),敌对3人(占2.31%),躯体化2人(1.54%),人际2人(1.54%),抑郁2人(1.54%),焦虑2人(1.54%),精神性2人(1.54%),恐怖1人(0.77%),偏执1人(0.77%)。心理症状依次为:强迫(做事须反复检查);敌对 (容易烦恼和激动 );焦虑(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躯体化 (腰疼、头疼);抑郁(感到自己精力下降,过分担忧)、强迫(忘性大)。见表1。
表1 SCL-90测评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结果比较
2.2 不同性别、婚姻和年龄组人员相关指标比较临床一线医务人员SCL-90测评结果在男女性别和不同的婚姻状况比较:各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组比较:50岁以上人群精神因子得分显著高于18-30岁人群(P=0.002)、30-40岁人群(P=0.002)和40-50岁人群(P=0.01),其余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50岁以上年龄组例数较少,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4。
表2 不同性别在各项指标测评结果的比较
表3 不同婚姻状况在各项指标测评结果的比较
表4 不同年龄组在各指标测评结果的比较
2.3 不同岗位SCL-90测评结果比较临床诊疗科室(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急诊科、儿科)的SCL-90总分显著高于辅诊科室(P=0.015),躯体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辅诊科室(P=0.02),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辅诊科室(P=0.022),忧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辅诊科室(P=0.04),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辅诊科室(P=0.003),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辅诊科室(P=0.048)。见表5。
表5 不同岗位各项指标测评结果的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着公众的生命和健康,对于防疫一线医务人员人员来说,面临高风险传染性疾病的医疗工作极大地考验着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工作素养和工作作风。研究显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强传染性,对于“未知因素”造成的心理恐惧、疾病“高传染性”带来的恐慌、特殊工作流程及环境的“不熟悉”导致的工作及心理压力、高体力强度是形成的心理健康状况差的主要因素。该部队医院防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显示:各因子分与金华等〔1〕中国成人常模结果比较均低于中国成人常模数值,这与多数文献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护工作者总分、及各因子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分值)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数值〔2-3〕不同,反映作为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在对于各种应激处突事件中的心理素质较好,这与近几年军队全面提高新时代练兵备战水平能力,为战而训,聚焦打仗,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是分不开的。部队医院开展经常性的战地救护、军事医学等应激军事训练,在提高战伤救护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大大地提升心理应激能力,另外也可能与医院非收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未深入接触确诊病人的诊治有关。
从心理筛查量表结果分析,新冠疫情期间医院防疫一线医务人员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上各因子分均无显著差异,一线医务人员的阳性项目出现频次最高的为强迫因子,究其原因,强迫症状问题的凸显可能与职业特性及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有关,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待各种细节,都会强迫自己去反复检查确认,以确保医患安全。而传染病高度传染性的特点迫使医务人员谨小慎微,避免感染。其他的阳性症状如人际关系敏感、容易烦恼和激动、躯体化的腰疼、头疼等,问题则可能是医务人员面临高负荷的工作环境、职业压力和封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面对突发事件,出现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激发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正常心理表现〔4〕。通过对临床科室和辅诊科室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分析发现:临床科室人员总分、躯体、强迫、忧郁、焦虑、敌对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辅诊科室人员,COVID-19防疫一线医务人员要直接面对患者,有研究显示,临床护士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存在恐怖、焦虑等多种不良情绪反应〔5-6〕。提示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心理疏导是确保COVID-19防疫一线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要适时开展对一线人员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和心理疏导,教会如何自我开展工作压力释放,疏导紧张情绪、调节心理,进而达到预防心理应激性疾病的发生〔7〕。
通过调查,建议医院科室管理者应积极关注一线医务人员应激状态下心理状态,并根据需要对特定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指导,使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学会转化压力。同时建议要加强军事训练应激突发大事件后的心理调试,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及军事战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