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敬
(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镇卫生院,福建 南安 362302)
慢性前列腺炎在临床上是成年男性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显示我国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前列腺炎的可能性较高,而高发年龄区段为31~40岁。慢性前列腺炎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病症,其是由很多种病因导致的前列腺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前列腺炎主要由细菌性前列腺炎以及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这两部分[1-2]。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因为病原体感染,经常会出现反复的尿路感染症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由很多种比较复杂的因素引起一种病理变化的疾病,临床表现有:尿道产生刺激以及盆腔痛,有的患者还会伴有精神及心理症状的病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程比较缓慢,不容易快速治愈[3-4]。其发病比较慢,并且病情容易反复,治愈困难。给予患者全身用药,也无法达到前列腺的组织内的有效杀菌,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此,分析前列腺炎患者通过经会阴前列腺包膜下穿刺给药治疗的效果。观察对象选择在2017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前列腺炎患者100例,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选择2017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提供常规静脉注射治疗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提供经会阴前列腺包膜下穿刺给予药物注射治疗方式。对照组: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55岁,年龄均值(37.72±2.50)岁,病程1.3~7年,平均(3.52±0.10)年;观察组: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56岁,年龄均值(38.12±1.10)岁。病程1.5~6年,平均(3.70±0.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本项研究已送审伦理委员会,并得到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和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已婚;(2)参选患者已经经过医师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3)参选患者没有用过其他药物治疗。
(1)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疾病;(2)患者的认知具有一定的问题;(3)患者存在沟通上的障碍,或者有精神方面疾病。
对照组:提供常规静脉注射治疗。内容包括:把0.4g阿米卡星与250mL生理盐水溶入一起,向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患者服用氧氟沙星,0.2g/次,每天三次,治疗周期为三个月。
观察组:经会阴前列腺包膜下穿刺给予药物注射治疗方法用于50例观察组患者。内容包括:对患者的会阴部位置用活力碘进行消毒,在患者肛门和阴囊后边缘的正中间的中点旁0.5厘米的位置当作穿刺点,医生用左手插入患者的肛门内部触摸到前列腺的位置,用右手拿着七号针头含有2%的利多卡因注射器沿着左手碰到的前列腺的位置进针,迅速刺入患者的皮下组织,对行穿刺点进行麻醉,一边进针一边推药,针的尖部沿着左侧手的指腹部位沿着肠的前端向外穿刺到前列腺的包膜下,回抽没有血以后,再换上装敏感抗生素四毫升、装有一毫升的地塞米松以及2%的利多卡因一毫升的注射器,呈现一个扇形,在两侧的叶包膜下方进行注射,注射以后,要轻轻按摩前列腺。每隔一星期注射一次,四次一个疗程。
对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分:治愈:患者觉得症状有所消失,EPS镜检查白细胞小于 10/HP,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NIH-CPSI减少大于 15分;有效:患者觉得症状有所改善,或者有一半以上的症状消失,EPS镜检查白细胞大于10/HP,但是与治疗之前比较下降10/HP以上,细菌培养呈阴性或者阳性,NIH-CPSI减少5~15分;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显著改善,EPS镜检查白细胞没有显著的减少或者有所增加,细菌培养呈现阳性,NIH-CPSI减少小于5分。按照上述治愈以及有效的病例数计算出总有效率。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49(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统计比对组间慢性前列腺患者的治疗效果[n(%)]
慢性前列腺炎作为男性疾病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因为前列腺在生理上以及解剖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临床的治疗上,大多是利用口服药物、肌肉注射药物或者静脉滴注药物进行治疗[5-6]。这些都不容易凭借血液循环透过前列腺的上皮脂膜,在前列腺有效的分布,使治疗的作用没办法得到发挥,所以,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也非常不理想。在泌尿外科,很多医师认为这种疾病是比较难治愈的。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前列腺炎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细菌感染对于前列腺炎的发病来说至关重要,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前列腺炎的患者中,大约有90%~95%的患者在感染后其病原体都为革兰阴性菌,而其中大约有50%~80%的患者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医务人员在近年来针对大肠埃希菌与慢性前列腺炎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可以基本确认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前列腺炎发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由于患者的机体防御功能受到抑制或者现代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强,导致大部分患者的致病菌难以根除而长期存在。尿酸是机体细胞代谢以及分解核酸的重要产物,尿酸的相对分子量较小,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而其中98%左右的药物都会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当尿酸结晶也无法排出而长期存在于人体的组织中,就有可能导致人体组织出现局部的炎症反应。在男性日常生活中,某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尿道括约肌频繁的过度收缩或者痉挛这种现象会导致膀胱出口部位出现梗阻或者括约肌协同失调引发患者的前列腺,局部尿道压力增高,尿液会反流进入前列腺,而尿酸则会对前列腺产生极强的化学刺激,此时就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异常或者骨盆区域疼痛的状况。在近年来临床研究结果中显示,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水平与患者前列腺炎的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前列腺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则会导致前列腺出现炎症,所以医务人员认为尿液前列腺反流是引发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部分研究中发现,大约有50%以上的前列腺炎患者在发病前就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特征改变和精神心理障碍,而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出现失调的状况,这也是患者骨盆区域疼痛以及排尿功能失调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主要采用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选择一些敏感药物,治疗疗程在四到六个星期,对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选用别的敏感类型的抗生素,比如采用α-受体阻滞剂,能够使排尿的症状以及疼痛感有所改善。在近年来的诸多实验结果中显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前列腺炎发病的主要致病菌,但在近几年的文献研究中发现,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谱有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在近年来不断上升,从以往研究结果中提示的20%逐渐上升至40%,甚至部分地区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达到了80%以上,直接取代了革兰阴性菌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在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其次才是革兰阴性菌。故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认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原菌感染类型以及敏感药物做出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植物制剂以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都能对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以先服用抗生素两到四个星期,再根据其效果确定是否继续用抗生素进行治疗[7]。比如采用α-受体阻滞剂,能够使排尿的症状以及疼痛感有所改善,还可以推荐使用植物制剂以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都能对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目标和治疗目的是,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使患者的排尿症状有所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病情的好转情况作为判定疗效的准则。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混合治疗能够使协同效应增加。我们拿比较难治的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列腺液的细菌培养与药物过敏实验,选用一种抗生素,搭配地塞米松以及利多卡因混合液在经会阴前列腺包膜下方进行给药,地塞米松的作用是抑制组织增生、使炎症的渗出减少,软化组织、抗炎等,能够使药物渗透和扩散,能够使炎症组织瘢痕的形成得到抑制[8]。进而能够使慢性前列腺炎自身以及进行穿刺治疗以后出现的后遗症明显减少。混合使用利多卡因能够使局部神经起到封闭的作用,使包膜紧张引起的疼痛感减轻[9]。我们根据前列腺的生理特征,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时候,通过经会阴部向前列腺体内直接给药,使抗菌消炎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临床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关报道指出,前列腺局部穿刺给药的途径种类多,比如:经会阴、经直肠黏膜下、经前列腺周围、经耻骨上等。我院分析通过经会阴前列腺包膜下方进行药物给予,避免直接损伤到腺体,经过观察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的有效率比较高,复发率比较低,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比口服用药以及全身给药、肌肉注射药物效果理想[10]。而且这种方式应用起来便捷,穿刺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非常好,避免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药物注射所引发的出血、感染以及并发症的出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观察组病例患者都把药物准确的注入到前列腺的包膜下方,除了少数的患者在注射的时候感到轻微的疼痛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患者没有出现血精、感染、血尿等不良反应。这提示经会阴前列腺包膜下穿刺给予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患者治愈率高,见效快。
近年来人们对自身免疫与III型前列腺炎之间的关系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认为疼痛主要是通过损伤或者炎症组织产生的多种前列腺素以及组胺等致痛物质,对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产生刺激而形成的一种生理反应。疼痛会在局部导致患者的血管出现扩张,患者的血管通透性会增加,而内源性的质控物质的数量增多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所以给予患者抗炎镇痛治疗,能够有助于减弱中枢神经系统,传输疼痛信号以及中枢神经的敏感性,通过这种药物的应用能够缓解全身以及前列腺局部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性,这对患者的局部抗炎效果是良好的。环氧酶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还能够阻止白细胞的运动,能够减少患者炎症部位的疼痛物质堆积和释放减轻患者出现的组织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主要选择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等药物作为治疗药物,但医务人员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并未开展大型的长期研究,以小样本短时间为主,故而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研究,以保障用药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前列腺炎患者通过经会阴前列腺包膜下穿刺给予药物治疗的方法经济、见效比较快、治愈率比较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前列腺长期的疗效分析和观察以及其理论方面研究都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