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莉,叶 芬,甘静文,郭月平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救治六区,广东 广州 51043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重性精神障碍,常发于青年或壮年时期,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均带来极大影响。该患者表现为阳性症状为主,如幻听、妄想、被洞悉感以及伴随症状的行为表现等,或以阴性症状症状为主,如亲情缺失、情感淡漠、缺乏社交兴趣、注意力下降等[1]。因此,该患者往往难以正常进行学习、就业,且其社会问题、法律问题也明显高于常人[2]。目前,该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加上其症状的复杂性,该病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点。较多研究者认为多巴胺紊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机制,原因在于使用多巴胺释放药物治疗,可引起精神病患者临床症状发作,而使用多巴胺阻断类药物治疗,可减少精神病患者临床症状[3-4]。传统“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显著疗效,但易导致内分泌紊乱,患者情绪、月经周期、乳腺组织等均会受到影响。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逐渐被用于临床,可避免传统药物引起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但该类药物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难以控制。氨磺必利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觉、认知障碍、谵妄等症状,但其对泌乳素水平影响较大。亦有研究表明[5],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阳性症状等方面均有改善效果。但目前关于上述药物对女性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氨磺必利与哌罗匹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哌罗匹隆组,各42例。氨磺必利组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8.46±4.59)岁;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2~131分,平均PANSS评分(92.29±10.12)分。哌罗匹隆组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8.55±4.78)岁;PANSS评分65~128分,平均PANSS评分(92.77±11.83)分。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纳入标准: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ICD-10)[6]中相关诊断;PANSS评分≥60分;均为首次发病;月经周期28天左右,来院日期与末次月经结束日期不超过5 d;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慢性躯体疾病、器质性疾病者;对酒精或药物依赖者;妊娠或哺乳期者;对氨磺必利、哌罗匹隆严重过敏者。
(1)临床效果。痊愈:PANSS评分下降≥75%;显著进步:PANSS评分下降50%~74%;进步:PANSS评分下降25%~49%;无效:PANSS评分下降<25%。有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2)内分泌指标:治疗前、治疗后,于患者月经结束后5 d内抽取血液样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催乳素(Prolactin,PRL)、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3)PANS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PANSS评分,包含阴性症状(7~49分)、阳性症状(7~49分)、一般精神病理(16~112分)3部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4)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月经不调、肌强直、体质量增加、失眠、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例数。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n(%)]
治疗前,两组PRL、FSH、LH、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RL水平显著升高,FSH、LH、P水平下降(P<0.05);治疗后,哌罗匹隆组PRL水平显著低于氨磺必利组,FSH、LH、P水平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内分泌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NSS中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PANSS评分对比
治疗期间,氨磺必利组出现4例月经不调、1例肌强直、3例体质量增加、3例失眠、1例肝功能异常,总发生率为28.57%(12/42);哌罗匹隆组出现2例月经不调、2例失眠,总发生率为9.52%(4/42),有统计学差异(χ2=4.941,P=0.026)。
PRL水平受下丘脑PRL抑制因子和刺激因子调控,其中多巴胺作用最强的抑制因子,当多巴胺减少时,引起PRL水平增高而导致高泌乳素血症发生[7]。PRL水平升高会影响LH、FSH分泌,导致LH和FSH高峰形成受限,扰乱月经周期;同时,PRL水平过高会导致黄体提前溶解,抑制P的合成[8]。
氨磺必利对多巴胺D2、D3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更易与边缘系统的D2、D3受体结合[9]。氨磺必利不与其他受体结合,作用受体单一,小剂量用药主要依靠结合突触前的D2、D3受体来促进多巴胺的传递,可改善阴性症状;大剂量用药可改善阳性症状[10]。本研究中,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哌罗匹隆组治疗后PRL水平较低,FSH、LH、P水平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氨磺必利与哌罗匹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相近,但哌罗匹隆对患者内分泌指标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在有效剂量下,哌罗匹隆可有效阻断D2受体,与D2受体、5-羟色胺受体结合,且与5-羟色胺受体结合较多,但在大剂量下,与两者结合能力相当[11]。研究发现,哌罗匹隆代谢产物可促进多巴胺转化为甘氨酸,对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具有改善效果,且仅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对椎体外系副作用小[12]。氨磺必利对D2受体、D3受体的高度选择性导致患者PRL水平更容易升高,而哌罗匹隆药理机制独特,可避免D2受体抑制PRL释放能力的减弱,不会导致PRL水平过高,因而对LH、FSH及P水平影响较小。另有研究显示,PRL还具有保护神经作用受兴奋毒性的影响作用,对神经再生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PRL在大脑中可能有多种作用,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需做好定期评估与监测,以降低治疗风险。
综上所述,女性精神分裂症疾病应用氨磺必利、哌罗匹隆治疗均具有一定疗效,但哌罗匹隆对内分泌系统不良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