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文俊
杨镜钏是谁?这个并不为广大读者熟知的名字,“占据”了本期的重要版面。因为她离去了,她突然悄悄而去,震动了朋友圈,震动了她的学生和家长群。人们对她的匆匆离世猝不及防,扼腕痛惜,一片哀悼之声。2021年2月27日,在“新冠疫情”依然严重的美国波士顿,杨镜钏女士的追思会独家使用了某殡仪会所,从各方涌来的家长、学生和亲朋好友,冒着严寒、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分批进入会场,依依惜别亲爱的杨老师,追思会持续三小时之久。鲜花是静美的,琴声是哀婉温馨的,泪是热的,心是痛的。大幅照片上的杨老师笑吟吟地迎接大家的到来,好似又一次相聚……
杨老师之所以受到学生和家长们如此的热爱和敬仰,是因为她把一生无私奉献于钢琴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她是学生们的严师、慈母和益友,是美国麻州波士顿地区的钢琴名师,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一位美国同行发来唁信,称杨镜钏女士的离世“对于波士顿钢琴界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杨镜钏女士1940年3月生于中国上海,2021年2月病殁于美国波士顿,享年81岁。她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家中长女,又是独女,有五个弟弟。因为自幼乖巧可爱,聪明懂事,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在上海中西二小上学时,大家叫她“杨妹妹”。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她从小就是一位“学霸”级人物,不但功课好,钢琴也弹得好。在学校音乐课、圣诞节音乐会和上海国际礼拜堂的音乐礼拜上,总有杨妹妹的身影和琴声。1952年,杨妹妹升入上海著名的中西女中(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改名为杨镜钏,当时的她是上海市少年宫经常接待外宾的小钢琴家。1955年,杨镜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师从王晴华、马思荪教授,并入选苏联专家阿尔扎玛诺娃的专家班,是上音附中的尖子生。1959年进入上音钢琴系,师从李翠贞教授。在校五年,她业精于勤,善思考钻研,深刻领会李教授的教学理念和精髓,并深得其真传。1964年,杨镜钏从上音钢琴系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中央乐团独唱独奏家小组工作。她的演奏声音通透,技巧娴熟,品位纯正,不论是独奏还是伴奏,她都以高质量完成,获得一致好评。在乐团工作十七年,由于她为人善良真诚,踏实奋进,赢得乐团上下极好的口碑。“文革”后期,乐团一些子弟开始学琴了,亲和力极强的年轻的杨老师成了家长们的首选。从此,杨镜钏开启了她的钢琴教学生涯。由她启蒙的早期学生韦丹文、许宁、张小杰等,如今已是业界名师。
1981年,杨镜钏随夫前往美国,同时,开始全面专职的钢琴教学。她把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所学所得和李翠贞教授的教学精华在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进一步消化和发展。在四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杨老师的钢琴教学日臻成熟,逐渐开花结果。她以独特慧眼发现幼苗,用心浇灌,谆谆教诲,严格要求,以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准进行教学,结出累累硕果,培养出了世界级的青年钢琴家。近年在“第十五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获钢琴银奖的George Li(黎卓宇)、在2015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第四名及在2018年英国“利兹钢琴比赛”获第一名的Eric Lu(陆逸轩)都是从杨老师这里起步。杨老师用七八年时间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演奏技巧、音色听辨、艺术品位、音乐诠释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接触大量作品,并推送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加强艺术实践,最终帮助他们进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柯蒂斯音乐学院深造,真可谓呕心沥血。数年后,他们突出重围,成为国际顶级钢琴大赛的获奖者,为华人争了光,杨老师功不可没。杨老师班上还培养出了众多的佼佼者,他们是Derek Wang(汪振波)、Andrew Li(黎安宙)、Katherine Liu(刘宇馨)、Edwina Sun(孙天承)、Norman Lu(陆楷文)等,在各种级别的国际和美国国内比赛中名列前茅,引来众多评委和选手高度赞赏,并追问:“你的老师是谁?”孩子们都骄傲地回答:“我的老师是Dorothy Shi!”(注:杨老师在美国入乡随俗,冠夫姓)后来这些孩子分别进入新英格兰、柯蒂斯、茱莉亚、哈佛等名校深造,成为音乐或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杨老师每年都安排学生参加“麻州音乐教师联盟(MMTA)钢琴比赛”。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至2020年的十年中,杨老师的学生进入比赛的前三名,获奖人数超过百人(次)。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杨老师虽是以自由职业身份工作的钢琴教师,但她的教学水平和成果完全可比肩专业院校老师,当之无愧。
有着如此辉煌教学业绩的杨老师,始终低调不张扬,不吃老本,从不停止学习钻研的脚步。她常说“我们过去学得少,要教新东西,自己不学怎么行!”“上课要示范,不练琴怎么行!”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每天坚持练琴,听唱片,研究文献资料,扩大曲目范围。因此,她的视野永不落后,她的学生们总能接受到新理念、新思维,永远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新鲜感。在这里必须一提的是杨老师的夫君时其煌先生在背后对她的巨大支持。时先生从事医学生物技术研发,为支持妻子的事业,帮她找资料、查文献,家里设置了专业的视听室,两人同学习,共欣赏,其乐融融,时先生自己也成了古典音乐的鉴赏家。
斯人已去,音容宛在!杨老师是幸福的!杨老师活得值了!
杨老师的学生们也是幸福的!正如家长们的感言:“遇见真诚,遇见善良,遇见美好,这真是一生的幸事!”
笔者与杨镜钏女士是小学同学、大学同学、中央乐团十七年的同事,结下终生友谊。谨以此文纪念挚友。
镜钏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