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使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校本探索

2021-07-20 04:01李勤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李勤华

摘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学校育人理念和学科发展特点,提出“打开认识原味世界的窗户,拥有直接国际对话的钥匙”的英语学科使命。为将英语学科使命转化为教学实践,学校整体建构了包括英语学科使命、學期课程纲要、单元学习方案、课时学习方案的转化体系,并就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评价、支持四大实践系统展开校本实践。

关键词:学科使命;学期课程纲要;单元学习方案;课时学习方案;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B-0020-05

在学校教育中,每一门学科都具有特有的育人价值,承载独有的教育使命。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学校育人理念和学科发展特点,进行了各学科学科使命的提炼,其中英语学科使命为“打开认识原味世界的窗户,拥有直接国际对话的钥匙”。我们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来能不需要转译地面对真实的国际社会、理解真实的多元文化,能在未来的全球交往中实现直接对话、进行文化交流;而小学英语教学的使命在于,帮助儿童打开一扇面向真实世界的窗户,找到一种可以直接交流的工具,为后续进一步的学习奠基。学校英语学科以这一学科使命为核心,找到了英语学科使命的校本实践路径。

一、英语学科使命提出的背景

(一)基于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学科使命必须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我们提倡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鼓励学生“积极对话”,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打通教材与生活,为学生打开朝向英语原味世界的“一扇窗户”,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为学生汲取世界文化精华、传播中华文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落实学校育人理念

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提出“以积极生长者造就积极生长者”的育人理念,各学科虽承担着和而不同的学科使命,但都指向这一育人理念。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沟通工具,与世界、文化、思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英语学习,能在价值、行动、状态三个维度丰盈英语素养、塑造积极形象,能不断地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经典对话,在对话中敞开自己,成为积极的英语学习者。

(三)适应英语学科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学科要教会学生不仅用英语学习世界文化的能力,还要在世界舞台上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英语学习的口子开得小一点,即打开一扇通往“原味世界”的窗户。在后续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再逐次推开一扇门、走出一座城、越过一座山,直至走进、融入世界。小学生尽管“小”,但在他们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就要让其认识“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在真实的英语世界中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点点地打开,一步步地走进,最终拥有与世界直接对话的钥匙。

二、英语学科使命的转化体系

学科使命需要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我们对“打开认识原味世界的窗户,拥有直接国际对话的钥匙”英语学科使命的实践转化体系进行了整体架构(如图1)。学科使命是学校英语学科教学的原点,围绕学科使命整体规划小学六年的英语教学,并依托学期课程纲要、单元学习方案、课时学习方案逐层落实,将学科使命转化为教学实践。

(一)学期课程纲要:学科使命的行动合约

学科使命的落实首先以学期课程纲要的校本实践为重要保障。英语教研组组织编制了6年12个学期的课程纲要,并利用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对下学期的课程纲要进行迭代升级,不断优化学期课程纲要体系。学期课程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一学期的英语教学做全面设计。课程背景主要基于英语课程标准、学校育人理念和学科发展趋势来分析;课程目标主要围绕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来制订;课程内容包括各单元主题、话题、任务,以及所使用的评价工具、课外配套阅读和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建设和学习活动安排;课程评价则包括学习表现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通过研制学期课程规划,我们将学科使命落实为一张师生可见的知识地图,让知识点面清晰连贯;落实为一个检测使命完成情况的评价导航系统,让教学不偏离航线。学期课程纲要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达成共识,就像师生共同确定的一份教与学的“合约”。师生只有清晰了解一学期的教学设计、知识体系和评价设置等,才能教得清楚、学得明白。因此,每个学期的第一课时,师生共同分享本学期的课程纲要,了解“合约”的主要内容,以方便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效履行“合约”。学期中和学期终时,师生双方通过课程评价来检验“合约”的履行情况。

(二)单元学习方案:学科使命的施工蓝图

单元学习方案是履行学期课程纲要这份英语学科使命合约的阶段性施工蓝图。单元学习方案从单元主题入手,设置单元学习的大情境,对标核心素养制订近、远期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组织教材、运用资源、发挥经验,采用“逆向设计”的思路设计单元学习的评价任务及评价工具。关于单元大情境,我们将单元主题情境设计成“原味世界”的缩影;在设定单元目标时,我们将“培养积极生长者”校本育人目标融入其中;在单元评价任务的设计上,我们告别知识碎片化,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课时,尽可能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直接”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拓宽国际视野,进行国际对话。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的单元学习方案(2020年秋学期设计)为例:

1.单元主题:One World,One Family。

2.单元目标:

目标一:学生能熟练掌握Unit 6的内容以及国家、职业、爱好等相关知识。

目标二:学生能理解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借助“信息卡”评价工具完成“My E-friend”信息收集、处理、表述等任务。(学生从6封难度不同的电子邮件中挑选一封适合自己水平的邮件进行阅读)

目标三:学生能深刻领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的主题思想,学会关爱他人,关心世界,并尽己所能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3.评价任务:借助信息卡,开展“My E-friend”信息收集、处理、表述的任务(检测单元目标一、二、三)。

4.评价工具:“信息卡”评价工具。

5.课时安排:

Period 1:Story time。

Period 2:Cartoon time & Fun time。

Period 3:Sound time & Culture time。

Period 4:Checkout time。

Period 5:Reading。

6.各课时学习方案:(略)

上述案例中的单元主题“One World,One Family”是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流行这一真实情境而设定的。单元目标则从单元知识的学习理解、迁移运用以及积极生长的品格培养等方面拟定。本单元的评价任务为一个大任务,是依据目标而设计的“My E-friend”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述的任务。用以检测三个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工具是信息卡评价工具,也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学习工具。

(三)课时学习方案:学科使命的实施工具

课时学习方案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学期课程纲要的规划意图与单元学习方案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课时中。课时学习方案以课时目标接轨单元目标,以课时任务分解单元任务,以课时学习评价与学习活动提升单元学习成效,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在40分钟的学习历程中,能不通过“英译中”这个中转媒介就可“直接”进行对话,并从中获得英语知识与能力,再通过自己对标评价标准进行反思从而将知识与能力内化为素养。以“My E-friend”的第四课时的学习方案(2020年秋学期设计)为例:

1.Period 4:Checkout time。

2.本课时学习目标:

目标一:能在关键词的提示下正确询问他人信息;听录音能完成“Monicas E-friend”信息判断与摘录任务。理解掌握关键词如age、hobby、city、family、friend、country、appearance、language等。

目標二:能正确朗读邮件(可根据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邮件),并根据信息卡提示从邮件中提取关键信息;能根据所提取的关键信息,写写、说说“我的网友”。

目标三:能给Wang Fang提出防疫建议,了解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深刻领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的主题思想。

3.本课时评价任务:

任务A:听并完成“Monicas E-friend”的信息卡记录任务(检测单元目标一)。

任务B:阅读并完成“My E-friend”信息收集、处理、表述等任务(检测单元目标二、三)。

(基于本单元的三个单元目标,结合当前特定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将本单元的评价任务设计为以“Monicas E-friend”的信息卡记录任务作为铺垫与范本,然后开展“My E-friend”信息收集、处理、表述任务,以检测学生用英语在真实情境中做事的水平。)

4.本课时反思:

(1)你能读懂邮件吗?

(2)你能抓住关键信息吗?

(3)你能借助关键词和关键信息来表达吗?

5.本课时学习过程:(略)

以上课时学习方案中的课时目标一和二主要对接单元目标二,课时目标三则对接单元目标三。三个目标围绕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制订,是从学期课程纲要、单元学习方案到课时学习方案的一致性规划。课时评价任务则是单元评价任务下的两个小任务。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与世界各地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成为网友,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下,开展“My E-friend”写与说的表达任务。学科使命统领下的课时学习方案特别强调学习反思,教师对照目标整理引导学生反思的框架。以上课时学习方案中的三个供学生反思的问题,对应目标而设定,帮助学生在反思中实现所学知识与技能向核心素养的转化。

三、英语学科使命的实践系统

经过多年实践,建构了英语课堂实践的四套系统,确保学科使命的顺利落实。下面以“My E-friend”第四课时的课堂实践为例加以阐述。

(一)学科使命指引下的目标系统

在教学中,目标尤为重要,因为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2]。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因为有学科使命指引下的目标系统,所以保证了教与学不会偏航。目标系统是从课程标准、学期课程纲要、单元学习方案到课时学习方案层层对接的,目标明确而具体,指向清晰而可测,驱动性能强而有效。

如在“My E-friend”第四课时的课堂上,教学全程是以目标来导航的。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然后学生在8个关键词的提示下,听两次录音完成“Monicas E-friend”信息判断与摘录任务,98%的学生能出色达成目标一。接着,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6封难度不同的邮件中挑选适合自己的邮件,完成“My E-friend”的信息提取、写写、说说的任务,完成目标二。在完成目标一和目标二的基础上,学生都能顺利达成目标三,不仅做好个人防护、监督他人防护,还能领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的主题思想。教师也清晰了解班级学生的总体能力分布情况。

每一个目标的达成都关系着下一目标的达成,以及单元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带着目标开展一节课的学习,目的明确,其他系统也自然被连带启动。

(二)学科使命展开中的教学系统

学科使命展开中的教学系统,聚焦英语教与学的指向性:指向直接对话,指向学科素养。学科使命中的“直接”表明小学生要掌握主动权,而非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系统中,我们能看到从关注教到聚焦学的英语学习场景。譬如,“My E-friend”第四课时的课堂学习活动如表1。

在这个教学系统中,教师只需要把任务布置清楚,让每一个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学到怎样”,就完成了“教”的职责。接着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指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并在旁边收集学的证据,给学生更多直接对话的机会。

(三)评估学科使命达成的评价系统

评价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指引[3]。课堂实践中,我们还建构了证明学科使命达成的评价系统。我们将评价嵌入教学中,让其导教导学导评,做到教学评一致,并引导学生及时对单元学习的结果与过程进行反思。我们以评价工具整合教与学,驱动学生的学习,因此评价系统就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动机。

如在“My E-friend”第四课时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评价要点,开展评价任务A的学习。评价结果显示,通过学习活动②“Listen and write”,86%的学生能抓住6条信息,8%的学生能抓住4~5条信息,6%的学生能抓住1~3条信息,出色地完成任务。在完成评价任务B时,学生对标学习活动①“Read the e-mail”的评价要点“读懂、读顺、读准”,从6封难度不同的电子邮件中挑选适合自己水平的一封进行阅读。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能主动挑战,尽可能选择高一个难度级别的邮件。这是评价系统的驱动性能产生的效果,说明评价系统不仅能驱动学科使命达成,还能驱动学科使命出色达成。

(四)保障学科使命达成的支持系统

除了以上三个系统以外,我们还有一个保障学科使命达成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主要包括英语课程资源和教师专业素养。我们建立了一个英语课程的资源库,收集了12个学期与教材配套的英语课外阅读资源、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课件资源、每个单元配套的评价工具等资源。

保障学科使命达成还需要教师具有全方位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学的设计力、实施力、研究力等。我校英语教师每月定期开展2次全员参与的课堂观察主题研究活动,以“六个一”的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即一主題、一方案、一工具、一量表、一反思、一报告。在3年多的实践中,学校涌现出如评价规则制订能手、课堂观察量表制订能手、评价工具开发能手、大单元内容组织能手、单元学习设计能手等具有较高课程素养的专业性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2]洛林·W. 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3.

[3]肖思汉,雷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8.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