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倩 施文瑶
摘 要:新时代党的教育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以微日记为主阵地,加强家校联系,因地制宜地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有效培育学生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责任担当;微日记;自我教育
一、独特优势
微日记,即基于真实生活的微型日记,形式上短小、多样,内容上灵动、活泼。用微日记培育责任担当,具有以下四点独特优势:
点燃童“趣”。微日记篇幅一般短小,内容基于真实。通过微日记,学生既能真挚地书写体悟,也能直接地吐露困惑。因此,微日记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亲近童“心”。微日记建构起学生与老师之间“点对点”的交流模式,使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的干扰,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对责任担当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体悟。
交互童“伴”。以往的德育,往往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道德灌输。通过微日记,学生与教师之间能进行平等、民主的心灵沟通,双向互动,互相促进,互相成就,共同培育责任担当。
启发童“真”。写作微日记,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师点评微日记,也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使学生将对责任担当的主观认识转化为思想动机、行为动机。
二、发展途径
知行合一——感知责任。知责是青少年履责的前提。教师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以情境逆转、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等途径,开展责任担当教育;再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比如,学习《小学生行为守则》、制订一周学习计划、帮父母做家务、制作爱国知识海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知责任与担当,并用微日记来记录自己的言行与感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为责任内化作铺垫。
双向互动——内化责任。点评微日记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共同感悟责任担当的过程。教师阅读点评学生微日记,能够不断提升和超越自己已有的教育方法;学生在老师启发下再次自我教育,对自己所应负有的责任担当形成更新更深的认识。
螺旋上升——铭刻责任。在学生已形成的责任担当意识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更深入更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比如:从学习《小学生行为守则》到个人习惯的改变;从知晓历史英雄到关注身边的模范人物……坚持“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发展途径,步步深入,螺旋前进,不断提升责任担当培育的实效。
三、三大成效
微日记能帮助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展“责任担当”教育,以小见大,巧妙温和地指引學生省悟对个人、家庭、国家所应负有的责任担当。
做个人发展的主人翁。由于父母工作忙,很多孩子面临着自主管理难的难题。微日记能够帮助老师察微知著,及时与存在问题的学生及其家长沟通,以正面激励为主,唤醒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其对自主发展的责任感。比如小耿同学在微日记中抱怨父母不负责任,不能在学习中帮助自己。教师认真分析小耿的问题,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来激发他对自主发展的责任心,鼓励他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困难,保持负责、进取的初心,做一名对自己成长负责任的好孩子。之后,小耿的学习责任心慢慢增强了,相应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有了改进。微日记搭建起了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利于鼓励孩子自我教育,最终实现孩子的自主发展责任意识的增强。
做家庭幸福的贡献者。学生面对亲长的宠爱,往往会形成只知索取不知责任的错误观念。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行动关心长辈,再通过微日记记录真实的体验,启发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感。具体实践中,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微日记中饱含对家人、对家庭的情感。比如有的学生写自己第一次帮奶奶梳头,想起小时候奶奶每天帮自己梳头的情景,从而意识到自己没有尽到孝顺长辈的责任这一问题;有的学生写爸爸胃疼时,自己心里想却又不好意思帮爸爸抚摸肚子缓解疼痛的惭愧……微日记,寓家庭责任感教育于生活实践,帮助学生从真实生活体验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省悟责任,鼓励学生主动为家庭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祖国复兴的接班人。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系列爱国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激发他们爱国情感,并在微日记中写下感悟,使学生知晓对祖国的责任担当,鼓励他们立志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比如国庆假期,教师要求每位学生以“献给我的祖国妈妈”为主题撰写一篇微日记,学生们积极参与,或阅读书籍,或收集影像资料,或参观纪念馆,书写下一篇篇真挚动人的微感悟。于是,我将学生们微日记中的感悟整理编辑成“微小报”,向全校师生推广,掀起一股赞美祖国的热潮,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祖国对民族所负有的责任担当。
总之,微日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德育工作中大放异彩,同时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也遵循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认识的发展规律,有效地培育了学生对个人、家庭、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这启示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唯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方能不辱使命,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温玉霜.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课程教学转型初探[J]. 教育观察,2019,8(0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