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的普及,本文以混合式教学为研究主题,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采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思考以促进有效课堂的创建、教学模式的层次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云班课;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叶嫦(1984.01.26-),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高职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20年度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DP2021 XK006)。
前言
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特别是教育方式,促进了高等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高度融合信息化技术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了主要形式。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和传统教学相整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笔者尝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使用蓝墨云班课这一在线学习软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有成效,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大學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是一门全院性的必修基础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词汇量不足造成听说能力欠佳。教师台上激情飞扬,台下都是“低头族”学生,抵制不住智能手机的诱惑。即使是被教师点名回答,也是消极应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缺乏让课堂互动呈现出较差的效果,难以实现有效输出。而且大学英语的授课很多都是大班制,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根本没法掌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个性化教学无法顺利开展。
二、采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深度融合,它不是否定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广度和深度,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蓝墨云班课作为一款专门的教学辅助软件对于实现混合式教学,对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减轻教师管理班级压力,促进课堂互动教学。云班课的开设让教师可以随时对班课进行管理,只要通过智能终端。学生随时管理、资源随时共享、信息随时发布、讨论答疑随时参与、学习任务随时布置。头脑风暴、测试等教学活动让课堂互动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在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时,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
2.整合教学资源,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云班课的教学目标比一般的慕课更具体和更集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而整合多个教学资源,然后上传平台。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频率,从而让教学得到了延伸,可以将保存在智能手机里的学习内容逐步消化,这其实也减轻了课堂教师反复教学的枯燥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
3.实施翻转课堂,发挥因学情施教。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但是在云班课的辅助下,教师可以根据后台的数据统计,总结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并以此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更好地实现课前预习、课堂解决问题、课后巩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查漏补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
三、云班课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蓝墨云班课相比,后者功能更丰富。它的签到、头脑风暴、轻直播、答疑讨论等活动让交流方式呈现多样化:一对一、一对多甚至是多对多。学生的学习模式逐渐由被动学习变换成主动学习,推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以新生代英语基础教程2中第一单元的词汇模块为例分为三部分实施教学: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任务及扩展。
1.课前准备。本单元的词汇教学模块重点是亲属称谓的英语表达。教师在上课前三天在云班课后台上传了视频“family tree chart”以及中文的家谱图片,同时在通知区发布相应的任务要求:观看视频并对照图片预习相应亲属称谓的表达并且在中文图片写上英语表达并上传云班课。混合式教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充分的课前预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可以碎片化学习,预习后完成任务安排。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经验值也会同步增加,教师在后台很容易就能了解到学生有无预习以及掌握的情况。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疑难,可以通过站内私信等方式反馈给教师。这些疑难就转换为课堂的重难点。预习方式转变成探索型让学生在课前就发现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改变的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心态,还明确了学习目的,使得课堂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
2.课中教学。首先,是考勤,以往的考勤需要靠人工点名,费时费力,但是教师在云班课签到功能的帮助下,可以向学生发起限时签到、手势签到等。考勤结果后台会自动统计并记录在学生的个人评价档案里。其次,讲授和课堂活动。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呈现出两张中文家族谱图片,一张主角是男性,一张主角是女性。通过云班课的抢答功能邀请两位同学完成亲属称谓的英语表达,实现翻转课堂。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来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发言的学生在获取经验值的同时,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由于预习时很多同学对视频里出现的亲属称谓“first cousins once removed”表示疑问,所以以这个为题发起轻直播讨论,开展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中西方称谓不同的探讨。对于学生在轻直播上的见解,教师要及时点赞,并给予不同的经验值。这个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也能提高学习的参与度。
口语交际是《大学英语》课堂中最重要的内容,本单元设定的口语情景是:朋友来家里玩,请用家庭相册来介绍家人。学生被要求3-4人一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话。为了让每位同学都有效参与活动,可以在云班课后台选择不同的任务小组划分方式比如随机划分、线下划分或者使用成员小组方案。成果展示可以当堂完成,尤其在打分环节可以选择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课后任务及拓展。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作业,云班课的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化,可以布置朗读类的作业,以音频的形式提交,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本单元要求学生根据上传的show time视频,逐字逐句模仿语音语调并上传音频。教师直接在线点评并给出指导意见,弥补了课堂内时间不足而造成的练习不够的缺陷。未交或者作业质量不过关的同学,云班课后台都可以及时提醒,让他们完成提交。
课后拓展模块上传了资料《红楼梦》的部分英译句子供同学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有很多中国传统的亲属称谓,值得学生学习。比如,雨村是贾政的妹丈,妹丈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妹夫(brother-in-law)。这些传统的文化知识的灌输有助于弘扬中国文化,促成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四、教学思考
00后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数字原住民”,他们喜欢信息化的课堂授课方式,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也有部分问题是亟需我们思考解决的。
1.教師在后台创建教学任务时,三个方面一定要注意:明确的任务分组、准确的任务名字和具体的任务详情。对于线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需要一个逐渐的适应过程。在最初阶段,经常会出现学生不知道在线上学习干什么,所以信息一定要明确,如任务分组:第二单元、任务名字:面试英语句型训练、任务详情:请根据教师上传的面试视频内容进行英语配音并上传打卡音频,最迟于本周日前上交。信息的明确性可以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因为有部分学生认为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混合式英语学习,手机上安装的教学工具不统一,课程变化就要转换教学工具,已经变成了一种学习负担。
2.蓝墨云班课无法全面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监督,主要是通过云班课后台记录的基本学习行为,如作业完成情况、活动参与情况以及资源学习情况等。但是这种监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资源学习情况为例,禁止跳跃式学习的只有视频。学生没有拖延进度,完整学习了才能获得相应的经验值。但是其他的资源只要学生点击了就可以,有无完整的学习根本无法知晓,部分学生就会投机取巧去获取相应的经验值。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只能把这个作为参考依据。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努力让课程资源变得更有吸引力,从内因上让学生想学,爱学。
3.云班课下的课堂互动机制应该是混合式的。面对面互动形式单一是传统课堂一直存在的弊端,云班课下的课堂互动因为中介是屏幕,缺少表情、肢体,有时候就会把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者对内容的理解造成歧义,降低了本该高效的讨论效率,从而导致教师在讨论方向上失去掌舵地位。我们要实现这两种互动机制的混合:面对面情况下支持在线和在线情况下带动面对面。互动机制的确定取决于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学生的学习状态等。以学习内容的复杂性为例,简单的内容,学生容易掌握,我们就要考虑时间和效率;反之,复杂性越高,就要考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教师要不断“升级”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数字时代下,网络知识更新永远快于纸质教材。除了信息化课堂外,还要保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可以引入文化元素,以问题或短视频的形式把社会热点问题具体呈现给学生。变化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也体现在教学模式上。每位教师都要有“归零”的心态,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主体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届学生的思维、状态、接触的信息不同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不断学习。
5.教师要不断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尤其是学习过程评价。为了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习历程即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学习表现和取得的成绩。只有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学生求知和努力的过程上,才能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在云班课推送资源和设置活动时,种类不能太单一,数量要足。全方位和多角度的评价一定要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定都应该围绕课程总体目标有一个客观、明确的评价标准。
结语
基于云班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为更好地教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更好地学指明了方向。它不仅建构了有意义的场景,也让教学资源得到丰富,更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得到优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有些教师在实际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相应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基础,教学成效大打折扣。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定要做好混合式课堂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有层次地提升教学模式,最终实现无缝对接传统课堂与信息化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邓奕华.蓝墨云班课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智慧课堂效果探析——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6):11-14.
[2]陆丽婷.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8(17):79-80.
[3]汪德陆.基于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的蓝墨云班课App在教学运用中的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26):221-223.
[4]赵云.基于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