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义
(新华社 贵州分社,贵州 贵阳 550004)
辛丑元月,《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函谈艺录》一书出版。一段时间,周笃文先生一直沉浸在往事之回忆中,他感慨地说:“伯老一生最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不仅仅是收藏,更是他为千年文化的传承,对中国韵文学会的成立可谓竭尽全力,直到生命的尽头。伯老认为诗意是一切古典艺术的灵魂,并愿一生为之奋斗。”
笔者在《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函谈艺录》一书中看到,仅有关韵文学会之事的信件就达10通之多,对研究中国韵文的发展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在周笃文先生的生命中有两座令他仰止的“高山”,即张伯驹先生和夏承焘先生。他说,自己能在诗词研究与创作上有些成就,离不开张、夏二老的指教。周笃文先生说:“伯老是在诗词创作上感化了我,而承焘师则在做学问上把我引向词学之宝库。”
周笃文先生在张、夏二老身边分别侍读11年和12年。为推动中国诗词事业的发展,作为参与者,他亲历了两位老人晚年为韵文学会的成立不遗余力地奔走操劳的整个过程。
韵文学会何以如此重要?从张伯驹先生的倡议书上便可知晓一位老人对文化的传承的使命感,他站在了历史与国家的高度。
成立中国韵文学会倡议书
张伯驹先生起草稿
自粉碎“四人帮”阴谋集团后,拨乱反正,政令一新,文学艺术重新恢复“双百”方针。我们一些爱好祖国遗产诗赋词曲的老年人,建议组织中国韵文学会作为继承发扬文化遗产之一学术团体。我国文学有散文、韵文两类,其韵文部分包括诗、骚、歌、赋、词曲,在韵律四声五音对仗上有其特殊艺术,为世界各国所罕见。从诗经离骚起已有3000年历史,其后名家辈出,竞秀争流。
可是近代以来一直缺乏重视,对培养人才不够,以致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现在能从事研究写作水平的,年龄大都在六七十岁以上,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挽救,势必造成中断和失传。这既不符合党对文化遗产的政策,也不适应国际上文化交流的形势。
1956年,章士钊、叶恭绰、张伯驹等人,曾一度倡为韵文学会之议,并且得到总理的首肯,将告成立,而反右事起,遂告中辍。于今事过20余年,旧人日已凋零,形势所迫不容延宕。我们倡议重新组织韵文学会,请国家予以支持。由老一辈作家及研究者带头执笔,发行季刊。以大中学校中青年教师及社会研究者为对象,提高其韵文水平,以保存发扬中国之文化遗产。
中国韵文学会是我国“文革”后成立的首个古典诗歌研究组织。早在1956年,张伯驹、章士钊、叶恭绰三位先生曾致书周恩来总理,对古典诗歌的创作和研究提出了看法,希望成立这方面的研究组织,得到了周总理的关怀和肯定。后因一些历史上的原因此建议未能实行。事隔20余年之后,当年的倡导者章士钊、叶恭绰先后谢世。伯老又重拾旧题,并于1980年11月与夏承焘、周汝昌先生联名上书当时文化部黄镇部长,力请成立韵文学会。
附张伯驹、夏承焘、周汝昌诸先生联名上书文化部黄镇部长原件。如图1:
图1 张伯驹、夏承焘、周汝昌诸先生联名上书
周笃文先生回忆,当时正值寒冬腊月,伯老带上“联名上书”扶筇独往,坐在文化部大门的石阶上等候接见。被时任文化部统战部长的王莲芬同志看到,大为感动,接下呈文。并亲送伯老回家,再三叮嘱伯老保重,此事让年轻人跑。
自此,韵文学会相关事宜主要由周笃文先生转呈及代为联系。
周笃文先生说,后来就交由他与冯统一先生办理相关事宜。
1981年初,伯老嘱周笃文先生以张、夏二老名义代拟致周巍峙部长函,催办韵文学会之事。
当年8月26日,伯老致函王任重、贺敬之部长,谈及韵文学会成立的困难,建议附属于全国文联或文化部艺术研究院诸事。
当年11月17日伯老函告周笃文先生:“文化部通知韵文学会须于12月内成立,请与统一速到我家面谈,持我信与文化部周部长接洽为要。”如图2、图3:
图2[2]
图3[2]
张伯驹:82岁,“文革”前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现任中央文史馆员,著名收藏家、书法家、词家,最近著有《洪宪纪事诗补注》一书,系袁世凯的表侄,民革成员。张伯驹夫人潘素:画家,现住北京后海南沿26号。夏承焘:80余岁,原杭州大学著名教授,词学专家,词学研究有成就,学术地位很高,海外名望大。夏承焘夫人:吴闻,原文汇报记者,现退休,能诗文,现住北京朝内大街97号。周汝昌: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红学专家。具体筹备发起人周笃文:在中医学院教古汉语,任医古文教研室主任。
倡议办韵文学会的主要发起人(签字)
张伯驹
夏承焘
周汝昌
萧钟美(萧劳,北大教授、书法协会成员,86岁)
徐邦达(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家)
赵朴初
王 力(北大教授)
邓广铭(北大历史系主任、宋史研究会主席)
钟敬文(北师大中文系主任、民间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启 功(北师大教授、书法家)
王汝弼(北师大教授)
陈迩冬(文学出版社编审)
黄苗子(美术理论家、政协委员、画家)
吴祖光
顾肇仓(文学出版社研究白居易专家、元曲专家)
陈友琴(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谷城
郭绍虞(原复旦大学副校长、文学批评史家)
吴文琪(复旦大学教授)
钱仲联(原复旦大学教授,退休居上海)
王遽常(复旦大学教授,书法家)
施蛰存(上海师大教授)
唐圭璋(南京师院教授、词学专家)
程千帆(南大教授)
钱南扬(南大教授)
王季思(中山大学教授、系主任、元曲专家)
容 庚(中山大学教授、金石文学专家)
周采泉(杭大诗家)
蔡义江(杭大副教授)
徐清平(杭州文史馆老诗人,近90岁)
任二北(原四川大学教授,敦煌文学专家,蒋南翔老师、乔木同志旧识)
傅璇琮(中华书局副总编)
陈贻焮(北大中文系教授)
陈祖美(文学评论副编审)
邓魁英(北师大中文系副教授)
周笃文(中医学院副教授)
图4为中国韵文学会部分发起人合影,左起为周笃文、张伯驹、夏承焘、任二北、潘素、萧钟美、王志渊、吴闻、黄君坦、徐邦达、周汝昌。
图4 中国韵文学会的部分发起人合影
张伯驹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见图5):
图5 张伯驹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1]
莲芬、小宁女史:
韵文学会事经询问中宣部已批示,不日即转文化部。又张大千世兄赴美,已在美使馆办妥并闻。
即颂
日祺
张伯驹拜
十一月六日
莲芬同志:
关于韵文会事,兹由周笃文、冯统一同志往晤面谈,专此。
即颂
刻祺
张伯驹拜
一月十一日
周笃文先生说,由于当时学会的挂靠和经费等问题久拖未决,为此,他当时还找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启功先生,希望能挂靠北师大。启功先生说:“我这个中文系主任,领个扫帚都要打报告,成立大会要来这么多名家,我哪接待得了?”
垂暮之年的伯老为韵文学会可谓费尽了心力。
周笃文先生说:“期间,文化部负责统战工作的王莲芬同志为韵文学会的成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笔者在王莲芬女士的《我是怎样做统战工作的》一书中看到,有相当篇幅写到成立韵文学会筹办过程中有关情况,如《成立中国韵文学会倡议书张伯驹先生起草稿》《报文化部黄镇部长等部领导同志倡议成立韵文学会发起人名单》《倡议办韵文学会的主要发起人(签字)》《周汝昌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张伯驹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周笃文先生致函王莲芬同志》《夏承焘先生夫妇致函莲芬同志》及湖南湘潭大学的信函等,附件如下:
1980年10月20日,周汝昌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见图6:
图6 周汝昌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1]
1981年3月31日,夏承焘夫妇致函王莲芬同志,为韵文学会之事在河南饭庄招饮周汝昌、贺敬之等,见图7:
图7 夏承焘夫妇致函王莲芬同志[1]
周笃文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见图8):
图8 周笃文先生致信王莲芬同志[1]
王莲芬女士在书中回忆:“由张伯驹及夏承焘、周汝昌于1980年联名向文化部部长黄镇、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写信申请,此事就找到我转呈及代为联系。由于当时成立这种学术组织的挂靠和经费等问题不易解决直拖了好几年,中间也是我几经努力,想方设法,在中宣部、文化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热心于此项工作的几位诗词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学会于1984年11月19日在湖南宣告成立。”
有些看起来不经意的因缘,其实就是成就事业的初心。韵文学会能在湖南成立与周笃文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出于对先师夏老敬重之本心,促成了众多的因缘聚合。
据时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陈云章先生之子陈家书先生回忆,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很多北京人离京到外地投亲靠友。当时在地震棚艰难度日的夏承焘夫妇也想离京去外地暂避,可是去哪里呢?这时,周笃文教授联系到远在长沙的陈云章先生。热心的云章先生立即四处奔波,广托朋友,为夏老找住处。
很巧,云章先生的世交李淑一先生之侄子李天任先生,正好住在离云章先生家不远处的高升门,那是淑老的旧宅,他乐意把房屋腾给夏老夫妇,自己搬到单位去住。
与此同时,长沙文史界的著名学者,如羊春秋、马积高、杜迈之、严怪愚、蔡季襄、彭靖、刘庆云等都在翘首企盼夏承焘先生的到来。云章先生高兴地致信周笃文教授。
夏老夫妇接到云章先生的信后,他们立即发了一封电报给云章先生:
思默先生:(注:云章先生字思默)
昨发电报:“晓川(注:周笃文先生字晓川)示尊函,焘定月内叩府,俟行再告车次。”今天已买到27日一次特快票,坐11车厢,28日10时许到长沙。专此奉报,并颂大安
夏承焘
吴闻
廿五 午
陈家书先生说,夏承焘先生三个月(1976年底至1977年初)的长沙之行,缘起避震,但却对湖南文化带来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这或许也是夏承焘先生、陈云章先生和周笃文先生当初都没想到的。正是因为这三个月,使得湖南的一群杰出学人和北京的国学巨匠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由此,中国韵文学会乃得以在湘潭大学成立,《中国韵文学刊》由湘潭大学主办。1984年11月中国韵文学会的成立大会也是在长沙召开的。
夏承焘先生为推动韵文学会的发展,还从自己的多年积蓄中拿出4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学会。这笔钱在当年的中国,绝对是一笔巨款。从此,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一个载体,中国的国学群英们有了一个“家”。今天,《中国韵文学刊》已成为湘潭大学和中国学术界一份核心刊物。
在王莲芬女士的《我是怎样做统战工作的》一书中,记录了湘潭大学为韵文学会成立进行的筹备工作及成立过程。如附件:
湖南湘潭大学教授彭靖致函王莲芬同志(见图9):
图9 彭靖教授致函王莲芬同志[1]
湘潭大学中国韵文学会筹备组致函王莲芬同志(见图10):
图10 湘潭大学中国韵文学会筹备组致函王莲芬同志[1]
湘潭大学关于中国韵文学会筹备情况及有关事项的报告(见图11):
图11 湘潭大学关于中国韵文学会筹备
王莲芬同志向文化部办公厅报告有关韵文学会情况(见图12):
图12 王莲芬同志向文化部办公厅报告[1]
中国韵文学会于1984年11月19日成立(见图13):
图13 文化部关于成立中国韵文学会有关批文[1]
贺敬之、林墨涵贺信见图14:
图14 贺敬之、林墨涵庆祝中国韵文学会成立的贺信[1]
周笃文先生动情地说:“1982年2月8日伯驹老人病倒入住北大医院,当我把敬之同志关于韵文学会将采取挂靠实体学术单位的想法告知伯老时,伯老已不能说话,仅颔首而已。虽伯老已不及见今日诗界之盛况,但伯老九泉之下可得慰藉。”
周笃文先生说,溯本寻源,人们不得不钦佩伯老锲而不舍之移山精神。由于伯老及夏老的努力,终于撬动了新诗独大的板结的吟坛,为传统诗词开出新机,并带来了井喷般的兴旺景象,带来了万花娇春的诗词盛况。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此公。如何评价张伯驹、夏承焘二位老先生?周笃文先生常用他们各自的两首词来解读二老的彼岸世界,如伯老的辞世之作《鹧鸪天》:
已转干支斗指寅,回头应自省吾身。莫辜出处人民义,可负身教父母恩! 儒释道,任天真,聪明正直即为神,长希一往升平世,物我同春共万旬。
周笃文先生说,这首词充分展现了老人炉火纯青的艺术才华与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物我同春共万旬”,这是他人生最向往的去处。所以伯老能万缘放下,放下得如此洒脱、超诣,可谓深沃道心、悲智双运之杰作。
而夏承焘先生作为一代词宗,他在1927年的创作的《浪淘沙·过七里泷》已在他的生命中定格,即:
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摇梦过江城。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 杯酒劝长庚,高咏谁听?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
周笃文先生作为夏承焘先生的弟子,在夏老晚年侍读12年,直到1987年5月的一天,在推着夏老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途中,夏老说:“笃文,我过老时你们不要哭,在我的耳边念我的《浪淘沙》词吧。”5月31日,夏老在夫人吴闻先生与周笃文先生的念诵中安详辞世。
周笃文先生说,这首词可谓是与夏老一生相伴的灵境。“万象挂空明”,“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夏老在这样空灵的境界里,来去无牵挂,但为了千年文脉不断,老人仍不遗余力。
周笃文先生今已八十有七,我们有幸在他这里还能听到二老精彩的故事。从他平和与谦虚的风范中,能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文脉相传。周先生常忆自己当年向张、夏二老等诸老辈抠衣求教的情景,他说他看到的都是高人,因而忘了自我。特别是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就会默想诸老辈从容谦抑的音容笑貌,以及处理问题的智慧。他将此称作“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