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李 华 张金荣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职业教育中心)
我国高考实施“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其内核为“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导向直接推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各学科的德育建设。对历史学科蕴含的德育视角和素材进行挖掘,找到教学与考试的衔接点,是当前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和复习中,通过“分析育人价值的承载点——挖掘教学与考试的衔接点——突破核心价值的转化点——开发学生能力的成长点”这一思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有效达成素养教学任务。本文试以人民版教材为例,探讨历史学科的德育培养问题。
作为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在研究课程、分析历史学科德育视角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通过解读《课程标准》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承载点。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为例,笔者将专题主题蕴含的德育内涵进行了整理归类。如表1。
表1
为了解高考对学科德育的考查情况,笔者对2020 年全国卷Ⅱ中的历史试题进行了分析。如表2。
表2
经过分析可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承载点的学科德育,贯穿高中历史课程的理念、内容设置和评价过程。
高考通过运用新材料和设置新情境的方式,考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达成程度,基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高考考查要求,高考新材料一般取材于社会热点,如2019 年和2020 年全国卷Ⅱ的作文分别取材于五四运动100 周年和新冠肺炎疫情。历史学科中的新材料和新情境并非直接取材于现实,而是发掘与现实生活中热点有交集的史实作为教学与考试的衔接点。2020 年全国卷Ⅱ第25题的敦煌壁画与“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有关;第41 题的河流治理与习近平主席关注黄河流域生态有关;第42 题的欧洲联盟与英国脱欧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关;第45 题的王安石军事改革与中国当前的军事改革有关……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因此关注热点,进行“古今对话”是挖掘教学与考试衔接点的有效途径。
以人民版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为例,笔者采用了如下教学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社会热点,不仅涉及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和近现代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建设,也蕴含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笔者在导入环节创设了古今交汇的情境,即通过多媒体展示2020 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代表的发言。通过来自湖北省武汉市青和居社区的党总支书记桂小妹的事迹,彰显了基层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将这一古今交汇的情境引入本课,达成了本节课的德育主题:制度创新。
为凸显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之处,笔者从西周与秦朝的最高执政者集团是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国家政治结构是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
为便于学生理解,笔者整理了图1 和表3。
图1
表3
笔者引导学生从秦朝的制度理念(纠正春秋战国纷乱之弊端,巩固统一)、制度框架(中心为皇帝、“法令出一”)、制度保障(含有“公天下”色彩)、制度特点(等级化、职业化、专门化、分工明确)等方面形成认识,即秦朝政治体制已具有了“现代行政”的一些特点。秦朝的政治制度相对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有继承性、延续性,更有创新性。
为加深学生对秦朝政治制度深远影响的理解,笔者设置了如下教学思路。对比秦朝的制度创新与今天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关联,了解秦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道”的原因,带领学生体会秦朝管理的“因俗而治”,进而延伸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深入到“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同时,渗透核心价值观。
基层治理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也是必修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在2020 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天津卷第3 题和山东卷第28 题均涉及对基层自治的考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人教版必修一配套地图册《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表》,让学生观察县以下的乡和里等自治机构,进而拓展了中国古代基层自治的相关知识。
为深化学生对制度创新的理解,笔者通过设置问题:“秦朝政治制度中蕴含如此多的智慧,为什么却是短命的王朝?”“我们现在实行依法治国,即法治,秦朝推崇法家学说,厉行法治,同样是法治,古今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得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专制制度,今天的依法治国服务于人民的结论,借以达成德育目标。
如何将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通过制造冲突,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广泛参与,还可以诱发平等意识、营造和谐课堂生态。在《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中,笔者通过引入秦始皇勤政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与传说中暴虐的秦始皇形象一致吗?”从而渗透敬业这一核心价值;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与学生一同探讨了抗日战争的伟大之处和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是民族主义,日本侵华也是基于民族主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族主义?如何爱国?”;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呈现大量史料后引导学生思考“借助于西方宗教的反侵略运动是被反侵略还是反侵略”“太平天国是天国还是地狱”“太平天国失败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革命纲领的超前性”。思考这些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也在思考中接受了德育教育。
板书是教师逻辑思维的载体,既可呈现主干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历史时空的变化,也可体现历史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还能彰显历史课程蕴含的历史事理和价值取向。
笔者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的板书设计如图2。
图2
如图2 所示,笔者以维护国家主权为核心,通过军、民两条线勾画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路径,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形式、结果、失败原因和国人探索下的民族出路,从而渗透了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学科的德育课程开发,必然带来教学深度的增加,将语文、英语、地理、政治甚至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与历史学科相互渗透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人民版教材对北洋军阀时期的相关知识着墨不多,笔者在讲述相关知识时借助了语文课文《纪念刘和珍君》,使学生有了时空感,并通过学生对“幸福者与哀痛者”“真的勇士”的理解渗透了价值教育。在《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中,笔者将政治与历史学科交叉,通过引入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对秦始皇个人奋斗价值的肯定。在《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中,笔者借助电磁感应原理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理解。
学科德育作为理念,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见图3)。历史学科德育要落在实处,需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性,基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开发学生能力的成长点和提升点。
图3
2020 年山东省的高考历史试题已呈现出此端倪。第17 题以“行走的少年”为主题,通过小论文的考查形式渗透了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8 题以“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为切入点,通过史料分析的形式渗透了富强、改革、敬业等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第19 题,从咖啡馆文化史入手,要求学生以英国政治或经济领域内的大事为主题,编写一幕发生在17 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这些新的、灵活的考查形式,不仅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性,也从更深的程度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笔者认为,历史小论文是传统纸笔测试评价机制中考查学生能力的最佳形式。提出观点,体现了学生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陈述史实,体现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史料的选取,体现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过程;总结升华,是价值观的直接展示。
在新高考背景下,从选择性必修的角度和专题对知识进行整合的史料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途经。笔者在讲述《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时,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由明朝废丞相之后设立内阁和锦衣卫、宦官干政等,引导学生思考制度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将清朝军机处与唐朝三省六部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得出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与结论。
除此之外,基于历史学科特性的能力检测与培养方式还有:历史地图的绘制、历史展览的策划、历史剧的编排、历史标语或口号的撰写、史料的辨析、历史书籍目录的编排和思维导图的制作等实践活动。
笔者在讲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时,尝试让学生策划历史展馆。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了历史展馆的策划内容,包括前言、展厅和结语。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为题,根据教材和地图册相关史料设计展馆。图4 为学生设计的成果。
图4
学生的展馆设计渗透了设计理念(如红色的背景)和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统一经营的“公”到分散经营的“ 私”)。 不足之处在于展厅主题不够突出、对史料的运用不足。教师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进行了改进,见图5。
图5
学生通过策划展馆对搜集史料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历史史料有哪些?如何将现代技术与历史展览结合?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以学科德育为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教师需要在关注历史知识学习的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将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有机融合。笔者认为,教师教学时应抓住四个点,即研究课程,分析育人价值的承载点;关注热点,挖掘教学与考试的衔接点;精选策略,突破核心价值的转化点;突出特性,开发学生能力的成长点,对教材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定能提高复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