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21-07-17 19:16鲍云城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

鲍云城

摘  要:本研究使用《SCL-90》问卷,对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9级新生进行心理普测,了解了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心理健康的阳性检出率为15.95%;(2)在所有阳性症状中,“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最易出现;(3)男女在“敌对”因子除外的各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且男女生在“焦虑”和“恐怖”因子的阳性检出率方面呈现显著差异,女性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结论:大部分高职新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高职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男生。建议:加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针对不同类型个体开展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2-0036-03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力军为00后青年,他们群体的心理特质不同于2000年之前出生的大学生,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生,探寻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依托学校的心理测评系统,2019年10月中旬对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4873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SCL-90》量表,该量表由Derogatis编制,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1]。量表共计90道题目,由10个因子构成,分别是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忧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另外,此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分值越高,症状越明显。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研究。依托大学生心理测评及心理状况管理系统投放电子问卷进行研究。发放电子问卷4873份,回收有效电子问卷4019份,回收率为82.47%。其中,提交有效问卷的男、女生数分别为1678人、2341人。

二、结果

(一)整体健康状况统计

首先,将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之后,对被试群体进行阳性检出率统计。总分在160分以上、或者阳性项目在43项以上、或者任意一因子分在2分以上,考虑作为筛选阳性的标准[8]。本研究中,被调查者4019人,其中出现阳性症状的个数为641人,阳性检出率为15.95%,其中各因子的阳性检出率见表2。

注:每一个被调查者可能出现不止一种阳性症状,根据表3,发现在所有阳性症状中,“强迫症状”和“人机关系敏感”最容易出现,且大部分阳性个体在这两个因子的得分为2~4分。

(二)性别差异统计

首先,对于不同性别个体的因子平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研究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除了在“敌对”因子平均分上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余各因子平均分均存在性别水平的显著差异,p<0.01或p<0.005,且男生各因子平均分均低于女生各因子平均分。

之后,对于不同性别个体在不同因子上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在“焦虑”和“恐怖”因子的阳性检出率方面呈现显著差异,p<0.005,女性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

综上,虽然大部分高职新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但仍有部分高职新生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另一方面,高职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男生。

三、讨论

(一)整体健康状况

阳性检出率为15.95%,表明大部分高职新生的心理处于健康水平。也就是说,虽然我国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在逐步提升[2],但仍有部分高职生在刚入学时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所有阳性症状中,“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最易出现,说明高职新生阳性症状个体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因子上。在“强迫症状”方面,担心自己外貌和穿着打扮是否端庄、比较难做决定、忘性大的学生比较多;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觉得和别人相处时候,若别人看着自己或谈论自己会感觉不舒服、感情中容易受到伤害、和异性相处时不自然感到害羞的学生比较多。产生此种结果可能与其所在的年龄阶段有关。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个性心理正在逐步發展[3]。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交友普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迫切需要结交新朋友,希望能够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多疑敏感,进而会产生上述症状[9]。

(二)性别差异状况

女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平均分均高于男生,且男生与女生除了在“敌对”因子平均分上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余各因子平均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问题症状高于男生。这与边文颖的研究结果一致[4]。此外,女生在各个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上也均高于男生,且男女生在“焦虑”和“恐怖”因子的阳性检出率方面差异显著。这种差异可能与女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社会环境有关。首先,女生大多数心细、容易多愁善感,内心冲突往往比男生多,同时,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问题时女生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不适应[5];其次,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带给女生的心理困扰和适应问题较男生多,如男生逐渐增加的就业竞争优势,可能会导致女生承受的就业压力比男生多,容易造成女生更多负面的情绪体验和心理问题[6]。

四、建议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后的校园生活。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2)加强心理健康相关宣传;(3)丰富心理健康相关活动;(4)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等。

(二)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的个体,其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一样,因此,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增加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便更好地帮助高职新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31-35.

[2]辛素飞,王一鑫,林崇德.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1999—2016年[J].教育研究,2018(11):120-130.

[3]李菊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分析[D].海南大学,2015.

[4]边文颖.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49-52.

[5]张丁香,顾昭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35-737.

[6]李芬.大学生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排斥:社会性别视角的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07(5):59-6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
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改革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