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1-07-15 07:14张艳丽周旋李颖崔秀芹夏洪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调查组脑梗死满意度

张艳丽 周旋 李颖 崔秀芹 夏洪莲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的血液循环能力出现障碍,导致大脑出现缺血、缺氧,部分脑组组织出现坏死以及软化的情况,患者易出现行动能力的缺失,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疼、呕吐、昏迷等情况[1]。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目前方案为根据患者发病病因、机制、类型以及时间的不同进行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制定,有较高的个体化趋向,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措施。脑梗死无法治愈,患者有复发的风险,因此会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对治疗不利,需进行护理手段使患者情绪恢复稳定[2]。同时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就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展开调查,以下为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0 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各150 例。调查组男73 例,女77 例;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56.27±5.25)岁;病程0.7~4.8年,平均病程(2.73±1.25)年。对照组男74例,女76 例;年龄48~72 岁,平均年龄(56.41±5.20 岁;病程0.8~4.9 年,平均病程(2.59±1.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无严重基础疾病、无肝肾等功能不全、无认知障碍、无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急诊治疗措施,如抗凝、补液、供氧等,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患者护理前收集患者详细资料,即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饮食、运动,开展健康讲座,提供较舒适的康复环境。调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①在患者日常休息中,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姿势,避免长期处于仰卧位,平均每3 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并给予患者按摩措施,防止出现肌肉萎缩。②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脑梗死患者会出现诸如活动能力受限、言语功能受限等情况,且较长一段时间得不到有效地改善,因此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不仅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不配合医务人员,并且会导致病情出现恶化。遇到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因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去引导患者诉说负面情绪出现的源头,并进行帮助解决。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疾病讲解,对病因、出现较多的症状、治疗措施、护理措施进行说明。同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患者由于接触到部分不负责任的社交媒体发布的虚假信息,以及身边的人对疾病的过度渲染,容易出现不必要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对这些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大部分患者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改善[3]。④指导患者进行肢体方面的康复训练,脑梗死患者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以此引发一系列症状。患者需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措施,如无相关训练或训练效果不佳,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在训练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详细的评估,同时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可多进行主动训练,当患者的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病情较为稳定的时候,可适当逐渐加大被动训练的项目[4]。康复训练的项目主要包括:伸髋训练、进餐训练、坐起训练、握拳、抓拿、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当患者训练效果良好,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的时候,可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自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GC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GCS 评分数总分15 分,通过测量睁眼、语言、运动的情况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对比以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认知功能为标准,每项总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相应功能越完善。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为标准,根据患者填写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 分,根据分数情况可分为如下标准:①非常满意:分数≥80 分;②满意:分数在60~80 分;③不满意:分数≤60 分。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GCS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GC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S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调查组GCS 评分(13.92±1.72)分高于对照组的(10.56±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GCS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GCS 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b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调查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a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调查组非常满意93 例,满意48 例,不满意9 例。对照组非常满意64 例,满意58 例,不满意28 例。调查组患者满意度94.0%(141/150)高于对照组的81.3%(12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9,P<0.05)。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为多种诱发因素导致的颅内、颈部大动脉出现粥样硬化[5,6]。大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动脉出现闭塞、载体出现动脉病变阻塞支动脉。患者在早期时意识较为清醒,中期出现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到晚期易并发脑疝,危机生命[7-9]。患病的人群会由于疾病的症状以及治疗的较长周期而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其生活质量被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如何通过护理使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心理状态得到平稳,成为目前较受关注的问题[10]。早期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行动能力的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在患病早期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同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为其以后的康复做好了基础[11]。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两组GCS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调查组GCS 评分(13.92±1.72)分高于对照组的(10.56±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调查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组患者满意度94.0%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昏迷发生的可能,并且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调查组脑梗死满意度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最高检先于调查组入津,查什么?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真的记住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医院满意度调查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