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1-07-15 07:14蒋涛熊伟茗李洪唐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呋塞米脑水肿白蛋白

蒋涛 熊伟茗 李洪 唐海军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卒中的8%~30%[1],在我国的比例更高,为18.8%~47.6%[2]。尽管各国的医务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和预后没有明显的改善,其治疗方法也远落后于缺血性卒中[3,4],幸存者中50%~70%有瘫痪、失语、重残等后遗症[5],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也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常重要。本文采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7 月~2018 年6 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 例,其中男40 例,女32 例;年龄 34~83 岁;单纯性基底节区出血48 例,单纯性丘脑出血8 例,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室积血7 例,丘脑出血合并脑室出血9 例。纳入标准:①既往高血压病史;②高血压性幕上血肿,出血量30~70 ml,术中不同程度脑组织膨出,并丢弃骨瓣者;③治疗过程中无脑积水发生,未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④手术方式为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排除标准:①既往无高血压病史;②发病24 h 后手术者或二次手术者;③既往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④证实有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脑血管性疾病或瘤卒中导致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7 例)和对照组(35 例)。所有研究对象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经两江新区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止血、降压、营养支持、神经保护、防止并发症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于术后第1 天开始使用20%人血白蛋白10 g 缓慢静脉滴注,之后静脉推注呋塞米20 mg,每12 小时1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血生化指标 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

1.3.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发生情况。

1.3.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7 d、14 d 及28 d 采用NIHSS 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6]。

1.3.4 临床疗效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评定:疾病痊愈:评分减少91%~100%;显著改善:评分减少46%~90%;改善: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8%;恶化;神经功能无减少或增加。总有效率=(疾病痊愈+显著改善+改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生化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g/L)

表1 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g/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与本组术前对比,bP<0.05

表2 两组白蛋白水平对比(,g/L)

表2 两组白蛋白水平对比(,g/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与本组术前对比,b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NIHSS 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8 d,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NIHSS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NIHS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总有效率73.0%高于对照组的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其可引起多种继发病变,如脑水肿、脑缺血、细胞凋亡等[7],其中脑水肿是高血压脑出血后二次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及预后[8,9]。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脱水剂是控制的重要手段,包括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高渗盐等不同药物。甘露醇是较为常用的脱水药物,临床效果肯定,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升高血浆渗透压的方式,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大剂量长时间应用甘露醇常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以及“反跳现象”等不良反应。白蛋白作为常用药物,有多种重要生理作用,临床应用较多,《中国重症脑血管病指南(2015)》[10]和《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11]均推荐白蛋白用于减轻脑水肿,同时白蛋白还具有改善组织水肿以外的多效性作用实现脑保护作用,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呋塞米为常用利尿药,可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再吸收而利尿,治疗脑水肿疗效肯定。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机理如下:①纠正低白蛋白血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由于营养元素消耗、血浆稀释、营养补充不足、白蛋白分解速度加快等原因,临床中低白蛋白血症较为常见,有研究表明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2.5 g/L,死亡危险性增加24%~56%,因此需积极补充白蛋白[12];②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人血白蛋白能较持久的提高胶体渗透压,有效的将脑组织水分转移到血管内,与利尿剂合用可维持较长时间的脱水作用,且无反跳,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③改善血液循环:通过增加血容量,产生血液稀释作用,血液粘滞度降低,维护微血管通畅,提高局部脑灌注,有助于改善脑损伤区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血肿吸收;④减少甘露醇的用量:本研究使用人血白蛋白+呋塞米治疗,不但可以起到缓慢而持久的脱水与降颅压效果,而且可以不使用甘露醇或减少甘露醇的用量,以减轻甘露醇的副作用;⑤清除自由基:阻止其对脂质过氧化物的催化作用,封闭抗体,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害;⑥供给营养:白蛋白为机体提高大量的氨基酸储备,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⑦呋塞米可抑制钠离子进入损伤的脑组织,减慢脑脊液的形成,通过利尿提高了血液蛋白浓度,起到了渗透性脱水的作用。

夏磊等[13]使用白蛋白治疗脑出血,与甘油果糖组对比,结果提示白蛋白组血肿周围损伤区体积明显缩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血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减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郝彦超等[14]使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脑出血,发现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后较对照组血乳酸和C 反应蛋白(CRP)含量明显下降,死亡率降低。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术后7、14 d,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8 d,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人血白蛋白联合呋塞米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含量,NIHSS 评分显著改善,并发症减少,临床疗效较好,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药物。本研究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第1 天开始应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持续应用7 d,是因为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 h 达到高峰,维持3~7 d后逐渐消退,同时由于白蛋白属于生物制品,资源稀缺,价格较高,在最需要的时段使用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可以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猜你喜欢
呋塞米脑水肿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回神颗粒减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的疗效机制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