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7-15 07:14李泳祺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神经节血小板血栓

李泳祺

急性脑梗死是由脑内血液循环异常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功能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3]。脑梗死是由于颅内供血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内壁变窄,严重堵塞,导致局灶性颅内缺血。本研究选择本院脑梗死患者50 例,分析了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神经节苷脂方案对BI 指数、NIHSS 评分、血清学炎症因子(TNF-α、hs-CRP、IL-6)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 例。其中,对照组男14 例,女11 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6.51±3.85)岁。观察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61~79 岁,平均年龄(66.27±4.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服用0.1 g/次,1 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神经节苷脂60 mg/d,按照1 次/d 的标准连续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 个疗程,7 d 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I 指数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 评分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比较两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包括TNF-α、hs-CRP、IL-6。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基本痊愈:NIHSS 评分、血清学炎症因子改善幅度>90%;显效:NIHSS 评分、血清学炎症因子改善幅度在45%~90%;有效:NIHSS 评分、血清学炎症因子改善幅度在18%~45%;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牙龈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51±2.26)d,短于对照组的(16.56±3.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84,P=0.000<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BI 指数、NIHSS 评分及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BI 指数、NIHSS 评分、TNF-α、hs-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 指数、NIHSS 评分、TNF-α、hs-CRP、IL-6 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I 指数、NIHSS 评分及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I 指数、NIHSS 评分及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基本痊愈8 例,显效4 例,有效7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基本痊愈10 例,显效10 例,有效4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恶心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观察组出现恶心1 例,牙龈轻微出血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5,P=0.552>0.05)。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一旦患者出现血栓或血小板粥样硬化斑块聚集,就会导致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因此,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其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抗凝、甘露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同时,国内外一些专家提出使用扩容、抗感染、抗凝血药物防治脑梗死。然而,经过治疗后,很难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4-6]。因为它通常是由血栓或脊椎滑脱引起的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而血小板粘附和血脂水平在血栓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激活、粘附、运动、血栓形成和血栓运动的患者血小板功能紊乱,导致脑内微循环系统紊乱,导致局部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梗死。当血脂成分增加时,血管内壁厚度增加,血管弹性降低,从而增加血管内壁压力,堵塞血管,导致脑微循环障碍患者发生血管缺血性栓塞,从而导致脑梗死[7-10]。临床使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和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的药物,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脑部微循环的畅通,积极修复缺氧造成的脑细胞损伤。脑内神经细胞及其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可有效减少微循环障碍,缩小梗死面积,极大地缓解脑梗死症状。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药物。它能抑制环氧合酶,减少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向血栓素A2的转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是一种镇痛解热药,口服吸收效果好,对血小板聚集有不可逆转的抑制作用。它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合酶、抑制血栓素A2的产生、促进血液微循环而用于抗血栓治疗。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保护和修复功能的药物。神经节苷脂进入脑组织后,可以嵌入受损的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脂质过氧化、兴奋性氨基酸和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毒性效应的拮抗作用,使受损神经细胞和纤维迅速再生,从而改善受损神经细胞的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神经节苷脂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有利于控制机体炎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节血小板血栓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甲泼尼龙与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观察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