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巧丽,付 强,张 波,王娟英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 710038)
浸润性膀胱癌(Invasive bladder cancer,IBC)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生机理目前尚未明确,多认为与遗传、化学接触、吸烟等因素相关[1]。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为治疗IBC的常用微创手术方法,其创伤小,能够有效减少对尿道括约肌等组织的损伤,安全性高,同时还可有助于患者生存期的提高,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2]。LRC后需要进行尿流改道,以促进患者排尿等功能的恢复,但是尿流改道方法较多,包括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重建术等,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势、局限性等均有一定差异[3]。为了明确LRC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法对IBC的疗效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纳入IBC患者114例,对此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IBC患者114例,根据尿流改道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8例。其中A组男31例,女7例,年龄45~74岁,平均(60.36±9.83)岁,肿瘤分期T2期15例,T3期13例,T4期3例,肿瘤直径2.4~6.8 cm,平均(4.28±1.25)cm。B组男29例,女9例,年龄46~72岁,平均(61.08±9.72)岁,肿瘤分期T2期16例,T3期10例,T4期2例,肿瘤直径2.3~7.0 cm,平均(4.41±1.33)cm。C组男32例,女6例,年龄44~73岁,平均(61.79±10.12)岁,肿瘤分期T2期14例,T3期11例,T4期5例,肿瘤直径2.2~7.1 cm,平均(4.37±1.29)cm。三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病例纳入标准:均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IBC;行LRC治疗;资料完整;无肠道疾病;接受随访。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异常;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胃肠道手术史;中转开放性手术;伴肿瘤远处转移。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行LRC和盆腔淋巴结清扫。其中A组行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在下腹作一切口,在与回肠部相距约15 cm处,截取回肠20 cm后,缝合使肠道连续性得以恢复。随后将回肠近端关闭,植入双侧输尿管,并于患者腹直肌外缘平脐处造口,置入集尿袋。B组行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在下腹作一切口,在与回盲部距离约15 cm处,截取回肠段40 cm后,将小肠连续性恢复。对回肠段进行去管化处理,沿肠系膜纵行切开,W形连续缝合为新膀胱,将输尿管与新膀胱相吻合,将双J管置于输尿管,并进行尿道和新膀胱的吻合。C组行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重建术,在脐与耻骨联合之间作一切口,取乙状结肠20 cm,恢复结肠连续性。随后将乙状结肠去管化后,U形缝合为新膀胱,于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后,随后将乙状结肠与尿道、输尿管分别进行吻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②尿流动力学和控尿能力:治疗后6个月,使用加拿大LABORIE尿流动力学检测系统对B组和C组的膀胱充盈压、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排尿压进行检测。并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后3周患者的日间控尿能力和夜间控尿能力。③生活质量:使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4]对三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从生理功能、情感、心理状态、生理职能、疼痛、精力、社会关系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④并发症发生率:对三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三组围术期和随访期间排尿困难、尿路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1 三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三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 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B组的膀胱充盈压、排尿压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的膀胱容量、夜间控尿能力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的最大尿流率和日间控尿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3 三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三组的情感、心理状态、生理职能、疼痛、精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和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三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全膀胱切除术为IBC治疗的金标准,目前认为,与开放式手术相比,LRC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治疗IBC的推荐术式[5]。LRC术后通过新膀胱重建可有效恢复患者尿路结构的完整性、排尿和储尿功能,其中回肠新膀胱重建术为尿流改道的常用方法,其手术方法较为简单,但由于需要外接尿袋进行排尿,部分患者接受程度较低[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原位新膀胱重建术由于无需经腹壁造口,不影响IBC患者治疗后的人体形象,逐渐在临床中得以推广[7]。原位新膀胱术可选择的材料较多,包括回肠、胃、乙状结肠等,其中回肠和乙状结肠为使用率较高的新膀胱材料,但是关于不同材料在原位新膀胱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不同报道尚存在一定争议[8-9]。通过明确LRC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法治疗效果的差异,可为临床中IBC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和C组,治疗后C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B组。这可能是由于A组无需进行新膀胱的制备,使手术时间较短,B组和C组的术式较为复杂,需要制作新膀胱以及与尿道等的吻合,对技术要求高,因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均高于A组[10]。在乙状结肠原位膀胱重建术中,由于乙状结肠与后尿道的距离较短,使其与后尿道的吻合较为简单,进而使手术步骤得以简化,手术时间等指标均低于B组[11]。
本研究发现,B组的膀胱容量、膀胱充盈压、排尿压均明显优于C组,提示回肠原位新膀胱重建术下患者新膀胱的功能较好,这可能是由于C组浆肌层较厚,使张力大等因素相关,具体机制还仍需进一步研究[12]。本研究发现,回肠原位新膀胱重建术下的夜间控尿能力明显优于乙状结肠,这可能是由于与回肠相比,乙状结肠的顺应性较差,夜间尿液量的提高可使乙状结肠新膀胱的压力明显增加,且乙状结肠的蠕动频率偏高,进而使夜间控尿能力较低。有研究发现,通过适当的盆底肌和排尿训练,大部分IBC患者在治疗后的控尿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升[13]。此外,为了减少术式对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影响,LRC术中在对尿道进行切断操作时,应紧贴膀胱颈,以减少对尿道括约肌的损伤[14]。本研究发现,B组和C组在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和总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这可能是由于与B组和C组相比,A组需要腹壁造瘘,以及挂置尿袋进行排尿,进而可影响患者的排尿习惯,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等因素相关。
本研究发现,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三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研究发现,相对于乙状结肠,回肠缝制新膀胱的顺应性高,系膜蒂长度理想,能够明显减少膀胱张力和残尿量,降低输尿管狭窄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15]。也有研究认为,与乙状结肠相比,回肠中病原菌较少,因此可明显降低术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6]。但是本研究中三组的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手术操作经验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发现,三组患者均发生了代谢性酸中毒,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三组中均选择肠段作为新材料,肠道黏膜可由于尿液的停留,对其中的小分子物质产生吸收效果,进而导致了电解质紊乱[17-18]。有研究发现,通过适当降低新膀胱重建术中所取肠段长度,并开展排尿训练,可减少尿液停留时间,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风险[19-20]。
综上所述,LRC术后回肠原位新膀胱重建术治疗IBC,虽然术式复杂,手术时间长,但患者术后的夜间控尿能力和尿流动力学恢复较好,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可作为IBC患者LRC术后尿道改流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