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供肝与健康成人肝脏剪切波速度的对比研究

2021-07-15 06:55:54高农潘宜鹏武杜杜任秀昀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超声科北京0009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移植科北京0009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超声科三亚570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供肝供体肝细胞

高农,潘宜鹏,武杜杜,任秀昀(.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超声科,北京0009;.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移植科,北京 0009;.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超声科,三亚 570)

随着我国人体器官捐献条例的制定,脑死亡(brain death,BD)供体已成为供肝来源的主要途径。BD 后,机体器官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潜在捐献器官的损伤[1],BD 后的低血压、低血氧状态会导致肝脏组织灌注不足,而神经系统的崩溃和大量细胞因子的释放也引起肝组织受损[2-3]。受损供肝植入后会导致原发性肝脏无功、肝功能延迟恢复、或者难以逆转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BD 供肝的评估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成像技术,测量肝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对比分析BD 供肝与健康成人肝脏的不同,探讨评估BD 供肝的新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8 年3 月— 2018 年6 月我院器官移植中心评估的BD 供肝和健康成人肝脏各50 例。BD 供肝组:剔除掉了中重度脂肪肝、肝脏纤维化和供肝植入后原发肝无功以及严重并发症病例。年龄17 ~ 65 岁,平均年龄(43.2±15.5)岁。性别:男性39 例,女性11 例。原发疾病:脑出血(包括脑干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2 例,颅脑损伤21 例,脑梗死5 例,脑胶质细胞瘤、脑瘫伴蚕豆病各1 例。对照组:健康成年人50 例,年龄性别与脑死亡组基本匹配,无肝炎、肝硬化及其他肝病病史,无中重度脂肪肝,肝功能正常。

1.2 仪器及方法:采用Acuson S2000/S3000 超声仪,4V1/6C1 探头,探头频率1.5 ~6 MHz ,配备ARFI 成像技术,频率2.7 MHz。SWV 采集方法:探头置于右前肋间隙7 ~ 9 肋间,将测量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定位于肝脏右叶,探头压力适中,尽量避开肝内管道,测量深度保持在距离肝包膜下1 ~2 cm 之间,最大深度距离表皮<6 cm, 切换至ARFI 模式,给予一个脉冲波,局部肝组织产生横波传播,组织硬度以SWV 速度表示(m/s)。在同一位置重复进行SWV 测量,以10 次有效测量的平均值为最后测值。BD 供肝组:参数采集时间为供体实施获取前24 h 内,患者呼吸机支持,不能屏气配合,测量时选择呼吸间隙进行。对照组:常规空腹检查,患者轻微屏气配合。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伦理学:本研究为无创超声检查,所有检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结 果

2.1 BD 供肝组与健康成人对照组SWV 值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1.53±0.37) m/s、(1.14±0.06) m/s,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P =0.000)(图1,图2)。BD 供肝组的SWV 值相比对照组的SWV 分散,极大值为2.65 m/s,详细参数见表1。

图1 BD 供肝,男性,48 岁,脑干出血。器官获取前6 h ARFI 检查,肝包膜光滑清晰,ROI 深度4.0 cm,SWV 1.76 m/s。肝功:ALT 87 U/L、AST 82 U/L、TBiL25.3μmol/L、DBiL 17.4μmol/L。

图2 健康成人肝脏,男性,45 岁。肝包膜光滑清晰,ROI 深度4.0 cm,SWV 1.14 m/s。

表1 BD 供肝组与对照组SWV 的统计描述

2.2 BD 供肝的肝功能检查:供体肝功能评价指标选择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 胆 红 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 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50 例BD 供体,39 例(39/50,78%)出现一项或多项肝功能指标异常,ALT、AST、TBiL、DBiL 最大值分别为187 U/L、243 U/L、42.3 μmol/L、27.4 μmol/L。

2.3 BD 供肝的病理:13 例(13/50,26%)供肝病理未见明显异常,37 例(37/50,74%)供肝病理有轻微异常,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水肿、轻度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淤胆,未见肝细胞坏死(图3)。

图3 BD 供肝,男性,50 岁,颅脑损伤。肝细胞轻度水肿,HE 染色(4×10)。

2.4 BD 供肝受者早期肝功能恢复情况:BD 供肝受者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延迟11 例(11/50,22%),11 例供肝SWV 最小值1.75 m/s,最大值2.65 m/s,早期肝功能恢复正常39 例(39/50,78%),39 例 供 肝SWV 最 小 值0.95 m/s,最 大 值1.57 m/s。

3 讨 论

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红十字会于2010 年3 月制定了我国人体器官捐献标准[4],包括BD 和心脏死亡供体,BD 供肝为主要捐献来源。BD 后体内炎性因子和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出现“交感风暴”,肝脏血液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导致肝细胞胞浆内线粒体及内质网水肿、变性、肝细胞坏死[5],这些因素会加重供肝植入后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原发肝无功甚至受体死亡,从而降低移植物存活率。BD 供肝的这些病理上的改变很难经普通超声检查发现,只有经过肝脏穿刺活检才能发现,而BD 后潜在捐献供体的状态瞬息万变,在潜在捐献器官的抢救维持过程中,准确、便捷、快速、无创地评估BD 供肝的检查方法极其重要。

目前临床上对于BD供肝的评价方法十分有限,常以临床病史、肝穿活检、生化检查和影像评估为主。鉴于肝穿活检的有创性,常依靠检测患者转氨酶、胆红素等生化指标以及实时监测供体生命体征等方法,然而这些手段并不能切实有效地反映供体肝脏的损伤情况[6]。BD 捐献供体多数处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很多供者的肝脏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因此在选择BD 供肝时没有明确的血清转氨酶禁忌[7],评估时一般以初诊时的肝功能进行对照,轻微的肝功能异常对移植后的受者不会造成恶劣影响,接受供体时不会因为肝功能异常而拒绝使用此类器官。本组50 例BD 供肝中78%的患者出现一项或多项肝功能指标异常,而且都进行了捐献,且捐献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生化检查结果并不占据重要地位。

常用于供体评估的影像仪器有多层螺旋CT、MRI 及超声仪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便捷、可进行床旁检查等优点,成为潜在BD 供肝检查的首选方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普通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肝脏回声、有无占位性病变、脂肪肝程度及肝硬化程度、但受观察者主观影响,不能进行定量分析。

ARFI 成像技术是一种评估组织弹性硬度的新型无创技术,从生物力学角度反映了肝脏弹性应变情况,即肝脏质地硬度,并以SWV 值定量显示。应用SWV 诊断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也有研究探索性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潜在捐献者的肝脏硬度,并试图据此评价供肝质量[8],但该研究主要侧重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相关研究认为18.75%的捐献肝脏的肝脏硬度异常与肝脏脂肪变性相关,并与其组织学活检相对应[9-10]。本组研究数据剔除了中重度脂肪肝病例,结果显示, BD 供肝的SWV 值为(1.53±0.37) m/s,明显高于对照组(1.15±0.06) m/s。正常对照组的SWV 值 与Madhok 等[11]和 Karlas 等[12]学 者报道的健康成人肝脏右叶的SWV 值(1.197±0.25) m/s 和(1.15±0.17) m/s 相接近。

大多研究认为,肝硬化时肝脏硬度明显增高。一项关于乙型肝炎肝脏硬度的研究认为[13],肝硬化的SWV 临界值为1.74 m/s,研究结果显示SWV小于1.74 m/s 时,只有0.7%无肝硬化者误诊为肝硬化。Yoneda 等[14]关于肝脏纤维化的分级研究认为:SWV 0 级的中位数为1.040 m/s,1 级为1.120 m/s,2 级 为1.130 m/s,3 级 为1.780 m/s,4 级为2.180 m/s。本组病例的病理结果显示,74%的供肝病理有轻微异常,主要为肝细胞水肿、轻度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淤胆等改变,但所有病例未见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改变,因此,本组病例中供肝肝脏质地变硬与脂肪肝和肝纤维化没有关系。供肝质地变硬的因素应该与脑死亡本身所致的肝脏损伤相关,在DBD 评估时,供肝SWV 值比健康成人高,应该考虑到是由于脑死亡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所致,而不是供体肝脏本身存在肝纤维化。但尚需要大样本的年龄分层、病程时间及临床抢救维持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本组病例中78%的BD 供肝出现一项或多项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是影响肝脏硬度值的混杂因素。即使转氨酶轻度升高(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1 ~ 5 倍),患者的肝脏硬度值也高于转氨酶正常者[15]。Yoon 等[16]应用ARFI 技术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即在诊断中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ALT 升高组的诊断界值均高于ALT 正常组。应用ARFI 技术评估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水平。

本组BD 供肝受者术后有11 例早期肝功能恢复延迟,1 周后肝功能逐渐恢复,供肝SWV 最小值1.75 m/s,最大值 2.65 m/s,早期肝功能恢复正常39 例,供肝SWV 最小值0.95 m/s,最大值1.57 m/s。早期肝功能恢复延迟组供肝硬度普遍大于早期肝功能恢复正常组。由于本组研究剔除了中重度脂肪肝、肝脏纤维化BD 供肝,因此BD 供肝质地变硬与脑死亡本身所致的肝脏损伤相关,轻微肝脏损伤并不影响捐献。肝脏质地硬度的SWV 值升高到何种程度会影响到移植物功能恢复,以及SWV 值到何种程度供肝不能被捐献,尚需进一步积累病例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SWV 值可以定量反映BD 供肝硬度,在BD 供肝质量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辅助评估BD 供肝质量的超声新技术。鉴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纳入的病例较少,因此本研究结果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供肝供体肝细胞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7例HBsAg阳性供肝肝移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传染病信息(2021年6期)2021-02-12 01:52:32
供肝机械灌注保存后移植:临床一期实验
应用心脏死亡后供肝的小儿肝移植术后长期效果的分析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4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边缘供肝肝移植三例临床分析
高龄供体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