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开展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载体

2021-07-14 03:27陈楠
传媒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

陈楠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民间话语等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内容,给社会舆情治理带来许多新挑战。政务新媒体是开展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网络议题设置、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情疏导等功能。本文认为,应以《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提升政务新媒体内容质量,创新政务新媒体服务方式,加强政务新媒体社群建设,发挥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舆情治理功能。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 社会舆情 舆情治理

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社会舆论境域下,政务新媒体成为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载体。针对政务新媒体发展中的“僵尸”账号多、无互动无服务、内容枯燥乏味、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政务新媒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功能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应以《意见》为依据,建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发挥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舆情治理功能。

一、政务新媒体是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是社会舆情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着社会舆情的传播方向、价值导向等。政务新媒体是政府部门传播主流舆论、宣传政策方针、开展政务服务的重要平台,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舆情疏导、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等功能,也是社会舆情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1.社会舆情传播离不开政务新媒体引导。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舆论传播环境中,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成为网民发表观点、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也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这些颠覆了自上而下、一对多、单向灌输的传统舆论传播模式,建构了多元互动、多对多、对话沟通的网络舆论传播模式;颠覆了官方媒体、知识精英的话语垄断,为底层民众、普通网民等提供了更多的话语表达机会。在“人人都能发声”的网络空间中,广大网民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主力军,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创造了“排山倒海”般的网络舆情,以情绪化话语、个性化表达等方式创造了乌龙混杂的网络次生舆论。比如,在王宝强离婚、新冠肺炎疫情、李子柒海外走红等网络热点、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网络空间中往往能产生现象级的舆论传播效果。但是民间舆论、网络次生舆情等并不都是客观、理性、公正的,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主观化、情绪化、碎片化、偶然性的,如果任由社会舆论自由发展,往往会给社会秩序建设、突发问题处理、社会和谐稳定等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学者凯斯·桑坦斯就说过,夹杂着众多民意的网络舆论空间注定是情绪化的、极端化的,在这个舆论空间中人们往往被一边倒的舆论所吸引,忽视了事实真相和问题本质等。也因此,网络舆情的应对需要政务新媒体的引导。

2.政务新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主体。在新媒体语境下社会舆论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官方媒体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果主流媒体、官方话语等不能认真倾听和有效引领民间舆论、网络次生舆论等,就可能被民间舆论和网络次生舆论所抛弃。很多政府官网内容更新不及时,话语表达方式陈旧,套话官话太多,导致很少有网民“光顾”,变成“僵尸”“睡眠”账号,陷入自导自演、自说自话的尴尬境遇,无法发挥政务新媒体的网络舆情治理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以《意见》为指导,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政务新媒体的网上履职能力,发挥政务新媒体在网络议题设置、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情疏导中的作用,建构群众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比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公安部官方微博等政务新媒体都积累了许多粉丝,成为引领社会舆论导向、促进社会舆论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着力于发展政务新媒体,政务新媒体也逐渐从“两微一端”发展为官方抖音、官方快手等多元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提升了政务新媒体在社会舆论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使政务新媒体成为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力量。比如,泰顺县官方抖音“泰顺30秒”,以“在‘泰顺30秒看泰顺,从‘泰順30秒看世界”为宣传语,打造了“时政+民生+旅游”的短视频平台,有效发挥了政务新媒体的网络舆论传播功能。

二、政务新媒体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意见》明确提出,由于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质量不高、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管服务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政务新媒体中的“僵尸”账号、“睡眠”账号、“雷人雷语”、“无互动无服务”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影响着政务新媒体舆情治理功能的实现,影响了政务新媒体的网络议题设置、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情疏导等作用的发挥。

1.信息质量不高,内容枯燥乏味。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舆情治理不再是自上而下、强制灌输、刚性管理的舆论管理,而是对话沟通、价值引导、柔性管理的舆情治理。在这种社会舆论治理中,社会大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官方话语的“他者”,而成为拥有了更多主动性和话语权的主体。如果政务新媒体不能以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原创内容等吸引受众,就很难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从总体上看政务新媒体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就,但仍面临着内容抽象难懂、官话套话连篇、政策解读不深刻、对热点问题回应不够等问题。比如,许多县市等基层政府的政务新媒体内容建设理念落后,甚至将政务新媒体平台当成炫耀政绩的平台,死板教条地将领导视察、领导讲话等搬到政务新媒体平台上,导致政务新媒体内容枯燥、形式雷同,直接影响了政务新媒体的网络传播效果。再如公安、市场监管等监管部门之间并未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政务信息传播中的“肠梗阻”现象明显,带来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服务能力不足,用户体验不佳。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舆论环境中,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舆论传播方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这就需要政务新媒体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围绕用户的阅读体验、心理感受、信息需要等开展社会舆论传播。但有些政务新媒体缺乏用户思维和服务意识,对用户的信息需要、阅读体验等“爱理不理”,对用户的信息反馈、意见建议等“置若罔闻”,甚至拒绝以平等的态度与网民沟通和对话,让网民们觉得“高攀不起”。此外,有些政务新媒体的运用模式僵化,发布网络信息要经过多级领导审批,不敢直接面对群众和回应群众,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反映的问题等往往是含糊其辞。比如,有些政务新媒体平台的态度生硬冷漠,对群众留言答非所问,常常与用户“绕口令”“捉迷藏”等,与网民“不互动无服务”。

3.“休眠”账号多,网络话语权小。在网络信息泛滥的新媒体时代,不仅快手、西瓜、头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在吸引流量,喜马拉雅、淘宝、京东、爱奇艺等网络平台也在争夺用户注意力。然而,用户的注意力却总是有限的,因此用户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网络资源。面对激烈的流量争夺战,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凭借大数据技术、智能算法、平台优势等吸引了大多数流量,而许多政务新媒体面临着关注度降低、点击率下降、话语权缺失等发展问题,给社会舆论治理带来较大挑战。此外,受传统媒体思维、官本位思想等因素影响,许多政务新媒体仍以高高在上的心态对待受众,不愿以“弯腰低头”的方式为用户服务。更甚者,有些政府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由于用户体验不佳、点击率不高导致被迫“休眠”,影响了政务新媒体的网络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以政务新媒体促进社会舆情治理的方法思路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舆情传播环境、方式、载体等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给社会舆情治理带来许多新挑战。为此应以《意见》为指导,推动政务新媒体创新发展,发挥政务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舆情疏导等作用,促进网络舆情与主流舆论同频共振。

1.加强信息监管,提升内容质量。《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信息监管,提升内容质量。一是要加强信息监管。正如人民日报所发表评论,政务新媒体不是“自家的菜园子”,不能随心所欲地“种菜”。所以,应以先审后发、严格审核的原则,加强对政务新媒体的信息监管,确保政务新媒体的内容质量。要以服务政务、干好“政”事等为基本要求,杜绝不着调的花边新闻、小道消息等在政务新媒体上发布。二是要将网络舆论引导作为政务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方向,以通俗易通、贴近生活的网络语言传播政务信息,引领网络舆论设置。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政务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政务新媒体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舆论导向,尊重事实真相和客观规律,要忧民之所忧、憎民之所憎,与广大网民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三是政务新媒体应将网络舆论传播与本部门的业务内容、职能定位等紧密结合起来,不能为了“蹭热点”、提高点击率等而“乱说话”,也不能因为公众质疑、社会舆论而“不发声”。要始终以关心民生、服务用户、弘扬主旋律等为基本原则,同时又要创新舆论传播方式,少用假大空的官话套话、枯燥的道德说教,多用网络流行语、网络表情包等,提高政务新媒体的内容新颖性。

2.优化掌上服务,打造传播品牌。《意见》提出,优化掌上服务,打造传播品牌。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舆情传播呈现出许多新变化,网络新媒体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普通网民、草根阶层等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主体,对话沟通、多元互动等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方式。所以政务新媒体应创新服务理念,优化用户体验,建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新媒体服务体系,推出更多“掌上办”的政务新媒体服务。比如,可以结合重大节日、主题日等策划话题和活动,探索政民互动的新方式;以微联动、随手拍、微直播等方式优化政务新媒体服务,提高政务新媒体的网络履职能力。此外,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舆论治理理念,从用户的信息需求、情感体验、心理需要等开展针对性的网络舆论传播,提高网络舆论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政务信息传播中,不仅要符合政府部门的官方身份定位,还要顺应网民的网络表达习惯,以通俗、幽默、亲民的传播政务信息;不仅要积极传播政务信息和党的政策,还应当善于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做广大网民的知心朋友。

在社会舆論治理中,政务新媒体应当树立品牌意识,依靠政府公信力打造网络舆论传播的品牌形象。应做强政务新媒体主账号,清理、关停或注销功能相近且利用率低的新媒体账号,建立整体联动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例如,为了提高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效果,邯郸市政府开展了政务新媒体月度热文排行榜,其中邯郸共青团、邯郸交巡警微发布、邯郸巴士位列2021年5月排行榜前三名。

3.培育网络社群,提高用户黏性。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时代环境中,社会舆论传播呈现出圈层化、社群化的发展趋势,网民更习惯于关注自己喜欢的网络平台,接受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念,比如,B站、快手、抖音等都以清晰的用户定位在商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功。《意见》提出,培育网络社群,提高用户黏性。所以应当创新政务新媒体服务方式,以用户画像的方式进行用户定位,建构网民广泛参与的政务新媒体社群,不断提高政务新媒体的用户黏性。比如,可以在政务新媒体平台上开设用户留言、内容评价、政策咨询、政务服务等板块,强化政务新媒体与广大网民的交流互动,提高网民对政务新媒体的依赖感和认同感。可以以用户信任为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出发点,重构政务新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开发更多用户黏性大、舆论影响力强的政务内容,不断提高政务新媒体的网络舆论影响力。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以《意见》为指导,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提升政务新媒体在社会舆情治理中的引领力。

作者系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黄楚新.新契机 新挑战 新实践——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态势[J].新闻论坛,2016(03).

[2]张爱军,秦小琪.网络时代“后真相”次生政治舆论的双重功能及其平衡策略[J].探索,2018(03).

[3]宋湘琴.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演变特点及其引导策略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08).

[4]陈天祥.借力政务新媒体“社群化”,重塑政府治理模式[J].人民论坛,2017(06).

【编辑:沈金萍】

猜你喜欢
政务新媒体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治理
在突发事件中政务新媒体的舆论引领研究
“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方政务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政务新媒体传播泛娱乐化倾向及应对策略分析
政务微信语体特征探析
“政务新媒体+”全功能应用拓展路径探析
浅谈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触点与发展方向